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罗蒂把欧陆后现代思潮理论和美国实用主义理论结合起来,对新实用主义进行了阐述,对未来文化形态进行描述,提出了所谓的“后哲学文化”理论,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以解释学取代认识论、以协同性诠释客观性、以弱理性替换强理性。罗蒂提出其政治信念:民主先于哲学、政治与经济平等、西方民主政治应该拒绝追寻基础等等。后哲学文化的效应早已超出哲学范围,渗透到社会、政治、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2.
近代哲学转向了认识论,在真理观上认为理性是保证自我与外部世界符合的的东西,要获得真理必须遵循合理性标准。新实用主义代表人物罗蒂对此持批评态度,他认为理性是自我创造出来的,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性,合理性标准也不能绝对保证知识的客观性,相反还有可能导致同一性逻辑和技术统治。但罗蒂并不主张取消理性,而是主张对理性弱化,认为理性只是一种命题态度和对知识共同体成员伦理性的要求,这同时反映罗蒂实用主义的真理观:直理是体现协同性并非追求客观性的东西,它是不断证明与重新编织的信念系统,它总是与具体的社会、历史情境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3.
罗蒂在解读尼采、弗洛伊德等哲学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自我”观,异常肯定地认为“我们是谁”应取代“人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而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罗蒂从人的社会化生存境遇出发,对西方理性道德哲学研究传统的分析反思、对“我们是谁”这一问题的关注,构成了他思考构建无形而上学基础的人类未来协同之新伦理学的基础性框架。  相似文献   

4.
女权主义是近代以来颇为重要的政治思潮,先后掀起两次浪潮。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罗蒂认为,女权主义是一种社会政治运动而不是哲学运动。作为社会政治运动,女权主义无需形而上学来证成,而需要通过改良逐渐改善妇女的社会地位。女权主义者无论是诉诸普遍理性还是意识形态批判或解构主义,都易于陷入哲学基础主义,使社会运动变成形而上学范畴。女权主义者应该发挥想象力,创造新的语言游戏和生活共同体,并在这一过程中重塑人们对女权的认知,制造新认同。不过,罗蒂的方案亦非完美无缺,他没有超越自由主义公私领域的界限,割裂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又赋予想象力以沉重负担,忽略了理性的批判功能。  相似文献   

5.
论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查·罗蒂(RichardRorty,1931-)以西方哲学传统及其变种:英美分析哲学和欧洲大陆哲学的激进批判者姿态出现在今日西方学术界.他是一位从那个传统中冲杀出来且将它予以重创的哲学家.罗蒂试图实现某种新的综合,试图改变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的整个形象.一方面,他宣告了西方哲学传统为人类精神活动寻求某个基础并进行等级划分的系统尝试的不妥当性和不必要性.另一方面,罗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文化:后哲学文化.罗蒂的思想在当今西方思想界正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考察了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内容包括,罗蒂创立后哲学文化的逻辑起点,创立这种文化将面对的诸多问题,以及这种文化现将给今日西方的某些哲学活动和其他学本活动可能产生的毁灭性影响。人们将看到,罗蒂对待西方传统文化的态度对于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人应如何处置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拒绝基础主义是罗蒂哲学的一个主要特征。罗蒂把实用主义和作为西方传统主流哲学的基础主义看作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坚持并希望扩展实用主义的思想和观点。他认为,当代西方哲学发展和演变的趋势,是向实用主义的思想和观点靠近。这在学理上证明了基础主义是站不住的。实用主义在哲学取向上以政治问题替代认识论问题,实现了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它拒绝寻求基础,包含着对于社会民主政治与哲学思考之间关系的认识。罗蒂对基础主义的拒绝,也是与他的政治信念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理查德·罗蒂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基于实用主义的立场对传统的人权理论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认为西方传统哲学对人性的预设,造就了西方的"人权基础主义",这种用理性科学的态度来处理人性问题,所造成的并不是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反而是一个争战不休的世界,若要塑造更具人权素养的世界,就要用感性代替理性,用关怀代替分析.罗蒂认为人权文化就是在现实差异下,通过共感同情逐步建构,而不是由形而上的抽象推演而得.从罗蒂的人权思想中,可以得到几点人权教育的启示:人权的认同必须从具体的文化脉络中体认,人权教育的核心是感性教育,文学艺术是培养感性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阐述了罗蒂的真理观、后哲学文化和种族中心主义,其核心思想是抛弃了传统客观主义真理观、知识观和哲学观,主张一种没有任何基础和本质的哲学观和文化观。从哲学上说,罗蒂的新实用主义可看作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形式的人本主义,它预示了人类文化聚合和统一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美国哲学家罗蒂的政治主张在中外学术界引起了大量争论。意见比较一致的是,罗蒂是哲学上的左派,其反传统知识论的立场非常彻底。对于罗蒂的政治主张“最低纲领的自由主义”到底隶属自由主义还是倒向了保守主义,大家看法不一。因为一方面罗蒂认为启蒙的政治谋划远未结束,另一方面,他又坚持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市场基础不可动摇,自由民主价值具有普遍价值。这种两面性使罗蒂的政治面孔变得模糊不清。揭开罗蒂的面纱,可以发现其激进的表述背后是保守主义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罗蒂哲学的基本立场并不是一味地“消解”、“破坏”,而是在“消解”的同时具有积极的“建设性”。消解系统哲学是为了建设教化哲学、后哲学文化;消解强理性是为了倡扬弱理性;消解非历史的真理是为了坚持彻底的历史主义立场;消解大写的人是为了呼唤出小写的人,让现实的人的生活具有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从罗蒂哲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后现代主义理论并不是完全消极的、无意义的,相反,它对于消解传统哲学和文化的虚假死根、对于开辟哲学和其它文化发展的新空间、对于现实世界的文化交往和人类积极的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和罗蒂两人的哲学都是希望哲学,即试图通过对社会的理性批判和对历史发展实质的再认识来为人类生活创造希望,其思想中都包含辩证法和社会变革理论.但社会历史的变迁使罗蒂仅仅在思想气质上而不是在社会变革的思想方针和行动方案上认同马克思.辩证法在马克思那里意味着发展的社会历史有其必然的前进方向,而在罗蒂这里,辩证法却是一种灵活的、随时可调整的、类似文学修辞的社会策略;基于各自对辩证法的不同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变革理论更强调远大的社会理想和为此进行革命,而罗蒂则更强调从现实出发对社会进行循序渐进的改革和完善,并为此而不断摸索和实验.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以来,现代西方哲学渐渐形成了解释学和分析哲学两大阵营,实用主义与分析哲学走向融合,实用主义从皮尔士发展到罗蒂、普特南等新实用主义者.分析考察伽达默尔与罗蒂在"对话与教化""前见与基础""真理与方法"等几个方面所理解的异同,罗蒂向解释学注入了实用主义的因素,因而超越了伽达默尔的传统形而上学旨趣的残余.  相似文献   

13.
罗蒂通过对传统媒介语言观的拒斥,阐述了他的语言偶然性思想,并进而论述了自由主义社会的偶然。罗蒂认为根基的铲除并不能过渡到对于价值的否定,只要我们抛弃传统的哲学和语言观,无需哲学奠基就能够捍卫这些价值。罗蒂给我们展示了在后现代语境下捍卫传统价值的超人智慧。  相似文献   

14.
罗蒂认为自笛卡尔开创,经过洛克补充,最后在康德那里日益完善的心灵镜式哲学是错误的,同样作为心灵之镜的替代课题——语言哲学也是荒谬的。文章从西方镜式哲学的形成及其发展谈起,阐述了罗蒂对这种“镜式哲学”给予的猛烈抨击,并对罗蒂提出的“无镜哲学”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作为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的理查德·罗蒂,在哲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罗蒂开创了自己的“无镜哲学”,倡导一种“教化哲学”,在他看来,哲学家不应该去设立一个绝对理想的社会作为人们努力的目标,而是应找出社会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加以解决,以减轻甚至消除人们所受的痛苦。哲学就应该为使人变得快乐、自由、没有教条而努力。罗蒂的哲学观表明了他追求人类幸福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他是对人类的未来充满希望的哲学家。  相似文献   

16.
罗蒂是当今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提出的有用的就是真理等一系列真理观,是颇受争议的。本文通过对罗蒂理论来源的追溯,来分析他的真理观以及进步问题。从中可以看出罗蒂是以消极的姿态来对待西方传统哲学和分析哲学,以积极的姿态来弘扬实用主义,以乐观的姿态来迎接后现代主义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7.
实用主义的真理学说发生了明显的从哲学到社会科学的转向,这在罗蒂那里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在罗蒂那里,首先,真理并不是实在的精确再现,而是被我们制造出来的描述,因此真理涉及的乃是在语言中所产生的社会实践问题。其次,这样一来,真理就成为在自由和开放的遭遇过程中最终被相信的东西。罗蒂在救赎的意义上将这个过程考虑为寻求新奇之物,而不是逃向永恒之物。第三,这样的真理指向更美好的人类未来,这种浪漫主义意义上的未来所诉诸的是想象力。最后,罗蒂指出,随着关于国家的国民浪漫的失去,美国已经不再是一个未来的国家了。透过真理观的转向这一视角,不仅罗蒂的哲学贡献获得了一种新的梳理和把握,而且哲学在当前的任务获得了真理层面上的揭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通过比较米歇尔·福柯和以赛亚·伯林处理癫狂、非理性、理性、消极自由、权力、强制等相似难题中表现的各自特点,说明当代思想家在反省自近代启蒙以来人类"他者事业"面临的艰难困境,进而讨论罗蒂、德里达、罗尔斯、德沃金等人在解答福柯-伯林难题时提供的不同解决方案,探讨在挽救"非理性"事业中采取与居于主导地位的"理性事业"相协调的温和而宽容的策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罗蒂是一位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运动有着不浅渊源的新实用主义者,他出生并生活在一个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家庭,幼年罗蒂的双亲与美国共产党人来往甚密。这对罗蒂的人生和思想产生了直接影响,虽然罗蒂最后没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徒,但他的哲学观却与马克思的哲学观存在家族相似性。罗蒂被人们认为是后现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倡导的微观领域的改革受到了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墨菲、拉克劳等人的重视和批判,梳理罗蒂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实用主义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20.
罗蒂的新实用主义哲学观的矛头,虽然直指分析哲学运动,但其实质却是批判自柏拉图以来的哲学传统:寻求超越意见的真实知识,发现现象背后的绝对实在。为了批判(大写的)哲学,罗蒂对新实用主义进行了整合,并提出了后哲学文化观。本文正是通过阐释罗蒂的基本思想,试图揭示出哲学应如何摆脱本质主义的理论困境,回归哲学的应然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