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2012年1月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工作在上海开展,目前“营改增”已走过三个年头,改革张力也逐渐为大众所认知。“营改增”不仅是结构性减税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布局。结合目前我国三次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发展不均衡的实际情况,分析“营改增”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试点的经验证明“营改增”的继续推进能为服务业升级提供持续动力。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推动“营改增”继续为服务业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学     
我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建于1978年5月,原是高教研究室,1984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改所。这是全国第一所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的专门研究机构,也是我国最早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和目前唯一的博士点。1988年7月,经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高等教育学重点学科点。  相似文献   

3.
作为对十七年(1949-1966)戏改中人民占领舞台背后所蕴涵意识形态的传达和演绎,新编历史剧独占鳌头时期(1958-1960)的清官戏创作呈现出模式化。通过对《海瑞罢官》、《谢瑶环》剧本雷同点的解读,可以窥见新编历史剧黄金时代的创作特点,及其迅速退出戏改舞台的本质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4.
1887年,由于潘存提出了琼州建省的建议,两广总督派张之洞临视海南,并同岑春煊提议将海南改设行省,但因应者寥寥以及张之洞调职而没有结果。民国成立后,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直关心着海南建省这一被前人提出来的建议。 1912年9月10日,孙中山会晤广东知名人土梁士治,主张海南建省。随后,他与梁士诒、陈治安等三十六人联名上书国会,建议琼州改省。在《琼州改设行省理由书》一文中,孙中山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从巩固海防,不致使琼岛为外人所侵占出发,科学地分析了海南改省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俞正燮是清代著名的考据学家,他坚持“误者当改,不同者不当改”的校勘原则,秉持理校为主的校勘方法,其校勘学成就被世人所推崇.  相似文献   

6.
播州杨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播州肇建于唐贞观中:九年初置日郎州,十一年废,十三年复置更名。(《唐书·地理志》)准以《元和郡县志》所载八到,其地约有今绥阳、遵义二县。唐末为杨保所据。宋大观二年即其酋豪所献之地,分建为播州及遵义军。州军全境西北包有今赤水、习水及桐梓县之南部,远较唐界为广。东北以娄山支脉接珍、承诸州,绌于唐界。南宋季年复西展有今仁怀县地。元明时播州有广狭二义,前者概括播州司(初曰安抚,改曰宣抚,又改宣慰)所领诸处而言,后者但以播州宣慰及附郭长官之辖地为限。明万历二十八年讨平杨应龙,改土归  相似文献   

7.
马丁·路德是德意志民族的伟大儿子 ,由他所发动的改教运动构成了德国现代文明的起点。路德对神学思想突破和改教事业发展 ,对德国神学、教牧、语言、伦理、哲学和政治诸文化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 ,这些影响结晶为他所铸就的一种典型的德国人性格  相似文献   

8.
根据《居延新简集释(一)(二)》所公布的红外线图版和释文,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共校读7条简文,改释11字。主要是将EPT5:76B中未释字改释为“居”;EPT6:67中未释字改释为“舉”,“多前”改释为“各有”;EPT40:124中未释字改释为“半”;EPT44:68B中连续三个未释字改释为“将军军”;EPT48:51A中未释字改释为“之”;EPT49:34B中未释字改释为“圭”;EPT50:245B中未释字改释为“月”。  相似文献   

9.
据揭发,小戏《审椅子》原是安徽省芜湖市文艺工作者创作和编排的小歌剧,并且远在一九七三年就呱呱坠地,问之于世了。一九七三年经原作者多次修改加工,被该省列入参加全国戏剧调演的重点剧目之一。但它的遭遇并不佳。在同年落到了白骨精、戏霸江青控制的某剧团之手。芜湖方面派人询问,被拒之门外;寄去改本征求意见,改本照收,对所问之事却置之不理。事隔不久,在紧锣密鼓声中,经过白骨精精心策  相似文献   

10.
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中的互改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项研究中,笔者对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写作试验,同时利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学生互改的效果.结果显示互改能被大部分学生所接受,并且学生能从文章形式、内容和结构上对同伴的作文提出修改意见;此外,互改还可以提高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读者意识.  相似文献   

11.
《郐风.隰有苌楚》主旨,古今有多种阐释,本文从接受史的角度,对产生于历代的具有代表性的解读进行遴列,并力图从各具代表性解读的立论理据得失入手予以探讨,努力通过《郐风.隰有苌楚》一诗诗旨接受的解读来窥《诗经》作品接受的一斑。  相似文献   

12.
《九歌·国殇》一篇之作者、作时及创作主旨,传统认为乃屈原为纪念楚国历年战争中为国牺牲之将士所作。但从《国殇》与《九歌》它篇风格之迥异及其语词绝不类于屈原所作《楚辞》它篇来看,《国殇》不仅非屈原之所作且也非《楚辞》之所属。而从《国殇》与《诗经.秦风.无衣》风格及《汉书》等文献所述秦人风尚之比较来看,《国殇》之风最近秦人。而考之《史记》等相关文献,《国殇》最有可能为秦人纪念在长平之战中死去的国中少年所作,其时间当是长平之战后即公元前260年后这一时间段。  相似文献   

13.
《汉书·艺文志》为何不录《楚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探讨《汉书.艺文志》为何没有著录《楚辞》入手,梳理了《楚辞》一书的结集过程,探讨了《别录》与《楚辞》二书完成时间的先后,认为刘向写《别录》在先,结集《楚辞》在后,所以《别录》中没有收录《楚辞》,班固因袭《七略》既成体例,故不录入。  相似文献   

14.
楚音之源为南音 ,产生于南楚独特的文化土壤之中 ,混融其它音乐文化要素 ,却不失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性。楚音以悲为美的审美特性 ,与楚地之巫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与楚人没有受到儒家实践理性的彻底洗礼 ,较少精神束缚有关 ,鲜明地透射出楚人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5.
“楚不用吴起而削乱”是韩非子对吴起变法的评价 ,学者们也都认同 ,然而 ,《战国策》、《史记》却认为吴起变法是成功的 ,并且 ,近年来楚地日益丰富的考古成果也证明 ,楚国在吴起变法以后并没有削乱 ,而是保持着上升的发展趋势 ,因此 ,不能说“楚不用吴起而削乱”。  相似文献   

16.
旋形图式和旋形装饰是楚器物装饰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是由楚人创造的、普遍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样式,是对原始旋纹的继承和发展。透过形态看观念,楚旋形图式既内含着楚文化的宇宙哲学观念,又因表征楚风楚俗而隐含了楚人的宗教信仰。作为较早出现的结构样式,它对秦汉以及后世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客家文化是一体多元的 ,它吸收了筑陂灌田、排俗、擂茶、食俗、尚巫、崇凤、“腊日”、九九重阳节、竹枝词、崇屈爱国等楚文化因素。客家文化受到楚文化的影响和融入 ,是历史的必然。正因为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 ,吸收融合了楚文化和其它文化 ,才酿成客家文化具有特有的魅力、丰厚的内涵 ,而屹立于世 ,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缩影  相似文献   

18.
楚国重要出土文献上博楚简《鬼神之明》以鬼神的明知能力为主进行记载,说明楚人对鬼神存在的信服及其教化百姓、巩 固政治的作用,并以此主张统治者身体力行。同时分析鬼神有所明,以德选才,以误惩之及其重赏善罚暴等思想,表现出鬼神 思想对楚国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楚国科技与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国辉煌的科技成就 ,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促进了楚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直接影响到楚文化的各个层面。楚国科技成果体现出华夏民族文化中被两千多年的历史沉积物所掩盖的一种文化传统 ,这就是楚人积极进取 ,兼融并蓄 ,锐意创新 ,充满生命活力的文化精神。楚人的科学理论思维充满了玄虚的色彩 ,天人合一、万物同构同感是其对自然认识的基本出发点。这对于当今的我们和谐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仍不失其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包山楚简鲁阳公城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荆门包山2号楚墓出土竹简的纪年,有“鲁阳公以楚师後城郑之岁”一条。鲁阳公是楚惠王时始封的县公,文献称鲁阳文君或文子。楚悼王八年,郑国政局动乱,他曾有意代郑,受墨子劝阻。这时楚国为防备韩国南下,与郑站在一边,鲁阳公又与韩交战,“城郑”之事即发生于此时。包山2号墓葬于楚怀王时,鲁阳公城郑之岁乃是追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