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陶铸同志在广州郊区参加劳动陶铸同志和贺龙同志一起接见部队文艺工作者纪念陶铸同志  相似文献   

2.
论家评判诗词,爱用是否情景交融衡量。这情景交融,实际上就是意境,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所谓“诗言志”①之类的话,其实只讲到主观情意的一个方面。唯“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②、“神与物游”③才符合创作实践。任何有成就的诗词大家,无不是触景生情,创作出情景交融的佳章的。王之涣因登鹳雀楼,才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情,从而,创作出被列入盛唐代表作的绝唱;崔颢因登黄鹤楼,才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之情,从而,创作出使诗仙李白折服的名篇④。陶铸同志的诗词,同样因触景而生情,创作出许多情景交融的杰作。  相似文献   

3.
研究辛亥革命时期的进步社会思潮,有必要对二十世纪初年先进的中国人所提出的国魂问题作一番考察。我所见到的当时比较集中地论述这个问题的文章有两篇。一是《国魂篇》,连续刊载于《浙江潮》杂志(1903年)第1、3、7期(癸卯正月至七月),包括“国魂之定义”、“论铸国魂之法”、“中国之国魂安在乎!祖国主义!”、“道德问题”诸节,但可惜未能终篇。另一是《国民新灵魂》,刊载于癸卯八月。作者署名壮游,文中自称金一,可知即吴江著名革命文学家金天翮,也就是宫崎滔天《三十三年落花梦》最早的中译者之一。他的热  相似文献   

4.
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同志在百忙中于6月6日下午到该院向全体师生讲授社会主义教育课第一讲。题目是:我国怎样取得彻底地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这一讲中,陶铸同志就没有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就不可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无产阶级专政和工农联盟是胜利的保证、和平改造资产阶级是正确的策略、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解决了从政治上和思想上消灭资产阶级问题、以及不断革命论等五个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陶铸同志在讲课中结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曾国藩在长期的治国理政实践中,以陶铸人才为己任,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选拔、培养与任用人才的理论和方法.具体包括“以身作则”的转移之道、“广收慎用”的访求之法、“勤教严绳”的培养之方、“量才器使”的任用之术,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其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6.
风格的研究是文学翻译研究的重要议题。风格具有可译性,但是要想在一部译作中复制出原作所有的特征绝非易事。翻译的最高境界是使译文的思想内容、文体风格乃至读者感受等诸多方面与原文完全相同。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应该只追求自己的风格,而应该兼顾作者的风格,以达到原作风格和译文风格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在风格评论和风格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人们从不同角度来说明某一组相反的风格,而且所用的风格术语有时也不尽一致。如有人提倡要培养朴实的风格,反对华丽的风格,认为华丽是“堆砌词藻”、“华而不实”;另外有人则与此不同,既提倡朴实的风格,也不反对华丽的风格,认为二者对立统一,各有千秋,但却反对朴实过了头的“鄙漏”和华丽过了头的“浮华”等等。象这种对风格类型的不同理解和风格好坏的不同褒贬直  相似文献   

8.
文章风格和言语风格(语言风格,下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局于不同的科学范畴,前者属于文章学,后者属于语言学严文章风格的内涵多于言语风格,言语风格的外延大于文章风格②。这些,学者们已经谈及。本文进一步从形成风格的因素──缩称“格素”──阐明文章风格、言语风格的内涵与外延,阐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风格的体系。一、格素简述(一)格素说格素有哪些,中外学者的看法是不很一致的,概括起来,有“侧重说”“并重说”两类。1.侧重说,就是侧重从某一方面因素来指称风格。此说又有两种情况:“重质说”“重形说”…  相似文献   

9.
谈文学风格     
每个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时都不能离开一定的创作方法,这正象每个作家进行创作不能离开生活一样。但创作方法究竟是有限的,而古今中外的作家是难以数计的。那么,会不会由于许多作家采用了同一种创作方法,他们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就失去了独创性,而成为千篇一律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在文学发展过程中,除了在许多作家之间存在有创作方法的共同规律性之外,在不同的作家中间还存在个体差异性,还存在文学风格的规律性。也正由于这样,不同的文学家表现出不同的文学风格。文苑中也才呈现出千姿百态、各放异彩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0.
前些时候,在《诗刊》和《广州日报》上读到陶铸同志的二十八首诗词。反覆吟哦,使人思绪难平。陶铸同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和诗人。从这些诗中的浩然正气、高尚情操,可以看到陶铸同志的无私胸怀和耿耿丹心。这是只有把毕生精力贡献给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到底的人才具有的精神面貌。陶铸同志对我国古典文学的丰富修养,娴熟的诗艺,显示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独特才华。读其诗,爱不释手;想见其为人,更增无限敬仰。这里写下读后所感,聊表余心于万一。  相似文献   

11.
风格探源     
“风格”本是晋宋以来士大夫阶级品评人物时常用的一个词汇。最早见于宋葛洪的《抱朴子,疾谬》篇。文中说:“以倾倚屈申者为妖妍标秀,以风格端庄者为田舍朴呆。”风格在此处是指人的风度品格。《晋书·庾亮传》写庾亮“亮美姿容,善谈论,性好老庄,风格峻整,动由礼节,闺门之内,不肃而成。”这都是形容人的风范品格。当时对风格的看法,是和晋宋以来九品论人的门阀制度有关系的。因为当时通常对人的才性,多从他的风度和品格去  相似文献   

12.
李对准的语言风格,杜田材同志在《李准语言风格述评》一文里,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概述和探讨。 一、自然流畅 这主要表现在作家的叙事艺术上。他的叙事,熟谙事情的内部肌理和外在气韵,常能找到一条顺势婉转的线索和俯仰得体的辞藻,“有行云流水之势,无描头画角之态。”读来娓娓动听。他认为,作家《黄河东流去》中关于述说黄河态势的一段文字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翻译界对文艺作品风格的翻译有着不少论说,尤其对风格是否可译的问题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风格是一个作家在其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因此,在翻译一部作品时,风格不能不译。本文拟从风格的可译性及其与风格的翻译相关的问题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郭子仪是唐朝中兴元勋,不仅身经百战,克敌平难,而且深明大义,顾全大局,严于律己。《旧唐书》载:大历二年,正当郭子仪率步骑三万抗拒吐番入侵,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刻,传来消息说,有人“盗发子仪父墓,捕盗未获”。因为内侍鱼朝恩素恶子仪,人们都怀疑是他指使人干的。由于郭子仪重兵在握,“议者虑其拘变,公卿忧之”。然而,当唐代宗李湛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理论有着鲜明的语言特色,他善于讲短话,言简意赅;他善于讲新话,独具创意;他善于讲真话,实事求是;他善于讲实话,脚踏实地。  相似文献   

16.
姚鼐,字姬传,是继方苞、刘大櫆之后,“桐城派”古文运动鼎足而三的另一位大师。《清史稿·文苑传》称,鼐“所为文高简深古”,“辞近于方,理深于刘”。这个评价大抵是公允的。姚鼐不独诗文创作风格卓荦,自成家数,且饶有理论勇气和美学眼光。在风格问题上,姚鼐在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和美学理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提出以“阳刚美”和“阴  相似文献   

17.
翻译中如何保持原作的风格是衡量译文好坏的一个重要尺度,也是译者知识结构、语言素养、翻译水平和才情的最好体现。保持原作的风格即指原作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作者个人的语言风格等。由于翻译受原作的局限,译文的基本体式和风格不能由译者随意加以改变或演染,因为,原著的思想内容不取决于译者,而取决于原作者。译文应取的基本体式也受到原文很大的限制,译者不可能不顾原著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随心所欲地抒情、叙事、议论,不可能做到“文必已出”。原作如果是通俗的口语体,不能译成文绉绉的书面体;原作如果是粗俗…  相似文献   

18.
一、从办公室的特点讲起——二、好学——三、相信群众——四、要求严格——五、指导具体——六、关心同志——七、朴素谦逊——八、孜孜不倦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与文明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历史。科学发明与社会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并驾齐驱的孪生兄弟,而人是科学创造与文明发展的主力。无数科学家的劳动开辟了人类前进的道路。从钻木取火的发现到人造卫星的制造,从微生物的发现到癌基因的探明,都是由无数科学家披荆斩棘,奋勇献身而取得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曾指出:“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103页)世间一切具体事物都是由极其复杂的若干不同层次、不同因子构成的统一体。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和方法是从事物的最小单位入手,深入解剖其内部构造,进而获得对该事物系统而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