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以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题,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创造和丰富的,自强奋斗与和谐兼容是民族精神中最可宝贵的品质,并以白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例予以阐述。作者认为,纵观当今世界风云,提出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2.
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传统文化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共同载体,其中有时代性的历史糟粕,更有民族精神的历史积淀。民族的复兴,是民族文化的转型与复兴。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只能建立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发挥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能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先进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 ,继承和弘扬了中华先进文化的基本精神 ,又吸收了来自西方的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努力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中华民族文化相结合 ,承继和弘扬了中华民族民为邦本、务实求是、持中贵和等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大力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 ,创造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新文化 ,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者。  相似文献   

4.
试论毛泽东的文化创新及其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创新者之一,他为此进行了一生艰辛的探索,同时也把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和人民群众在革命和建设中的成功经验融入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使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得到新的升华.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文化精神以五四精神为源头,历经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直至西柏坡精神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和鲜明时代特色的民族文化精神。新民主主义文化精神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成为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先进的体育文化精神提升民族凝聚力,是北京奥运会的文化目标。人文奥运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三大理念的核心,以其精神文化价值激发着民族凝聚力的更新与生成。人文奥运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主要体现在人文奥运理念对人的价值引导、行为规范、舆论支持和文化积累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提出要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 ,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建设先进文化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必须强化和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科学创新精神和创业奉献精神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江泽民关于“精神教育”的理念 ,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现阶段,发挥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精神支柱作用,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统领。其中,先进生产力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石,先进文化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只有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华民族精神相统一,才能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9.
人类文化的发展规律,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建构和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时俱进;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今所用;必须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积极吸收外国文化的先进成果,为我所用;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积极创新。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是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的历程中,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做出了重要贡献,表现在:领导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丰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求实精神;领导开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成长和丰富奠定了实践平台;领导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确立了目标、任务和方向;创立邓小平理论,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指南.邓小平的思想与业绩推进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他的思想与人格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