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顺川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Z1)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职院校新生入校后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对后续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这门课程的开设普遍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特殊性,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提出了改革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案,旨在提高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教材建设不仅是高职院校的基本建设之一,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计算机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深化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材改革,选用和编写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对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结合近几年在高职院校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经验,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表现为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理解能力差、学习兴趣不浓、动手能力不强,以致于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通过教学中采用项目化教学,使用网络工具软件和模拟软件加强实践课教学,并建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兴趣小组,让学生参与学校网络管理与维护等教学方式,就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兴趣、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出了较适用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谷铁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Z1)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随着 IT 业的进一步高速发展,计算机使用技能也进一步巩固了它在人类生活、学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职业教育为培养出适应生产、管理一线的行家能手,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给计算机基础留有了一席之地。因此,如何搞好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成了众多高职教育者的焦点问题。本文正是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目前我国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和亟须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谈的几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5.
6.
7.
针对现阶段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不合理等问题,本文就如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克柱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6):228-229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对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以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文章就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10.
文良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15-116
《西方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高职院校的特点都要求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应从实践课时比例的调整、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形式、考试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1.
丁玲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9,(3):115-117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普通文化课或被称为公共基础课而开设,目前该课程面临着尴尬境地,该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尚有不少探索空间。本文基于课程层面进行了思考,并从自身的实践出发,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2.
戴铭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笔者从高职院校多媒体技术专业人文理工交叉、技术艺术融合的特点出发,探讨了该专业目前艺术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课程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3.
石小云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2)
针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改革教学内容、改革考核制度等措施与办法,其措施和办法在实践中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AutoCAD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信群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8):66-68
AutoCAD课程是高职院校机械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为提高其教学质量,必须深化课程改革。本文在分析AutoCAD课程重要性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AutoCAD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并对AutoCAD课程的课外学习以及与职业资格考试的衔接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李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8-120
作为培养社会生产一线员工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礼仪素质与本科院校相比偏低,不能充分满足行业需求。要依据学生特点、专业特点及区域特点设置不同类别的礼仪课程以加强礼仪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王珍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164-165
对中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课程设置、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试形式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文中提到的一些改革措施在实际教学中有所应用 ,并且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等农林院校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不同,实施分级分层次教学可以较好地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真正意义上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农林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农林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需要解决师资素质、教学成本、教学管理和学生心理等主要问题。农林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需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升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科学选择或编写教材,认真规划设计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软硬件等设施投入,提高现代化教学管理水平;增强教师人文关怀意识,强化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内容与考试方法各环节中的教改思路。 相似文献
19.
高职计算机类课程上机实践环节教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机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计算机教育的重点,也是办出高职特色的一个方向。实际教学中,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在上机过程中的一些不规范现象,如上网、玩游戏等现象,表面上的原因可归结为教师对实践环节重要性缺乏认识,深层次的问题则是缺乏对高职计算机类课程上机实践教法的研究。本文从实际教学的角度,提出了计算机类课程上机实践环节教学的一点想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20.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丽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82-184
随着高职的发展,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基础已经由“零起点”变为“非零起点”。针对这一变化趋势,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高职计算机基础课课程设置现状及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基础,并提出了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