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译者的翻译动机在翻译中贯穿始终。译者出于什么动机进行翻译活动,直接影响译者对原文文本的选择、翻译方式的采用以及译者翻译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2.
针对五四时期鲁迅先生的翻译实践活动,从译者惯习和翻译规范的视角开展研究。译者惯习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译者惯习与翻译规范相互影响,不可分割。译者惯习能够促进翻译规范的形成,反过来又能塑造译者惯习。鲁迅先生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翻译实践活动既体现出译者惯习有体现出翻译规范。  相似文献   

3.
翻译受到译者所处历史文化语境的影响;译者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贯穿翻译的全过程。首先,翻译选材同样受译者所处历史文化语境的制约。其次,译者对翻译策略的取舍同样受译者所处历史文化语境的制约。以近代以来中国文学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为例,论述了历史文化语境对翻译的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4.
翻译理论的根本问题之一是如何描述和解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现有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基础上,对传统翻译观中译者角色确定表示质疑,并提出"译者自我定位"概念,其基本定义为,译者在动态过程中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位置和角色,从而尝试重新确定文学翻译译者的地位。旨在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什么是文学翻译译者适合位置?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自我定位?为解决该问题,作者试图对影响译者自我定位的主要因素以及译者自我定位在实际翻译过程的体现做出详细分析,并提出文学翻译译者三个基本的定位:文化传播者,文学再创作者,和协调者,从而为"译为所有"找到依据.  相似文献   

5.
译者作为个体的人和社会的人,同时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属性,为了满足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而进行翻译。因此,译者的翻译行为既具有泽者的个人特点,也反映了译者所处时代的社会需求。社会因素影响译者的翻译行为,对译者的选材、翻译策略、翻译目的等具有决定性作用,而泽者的个人心理行为也会通过翻译行为影响社会。所以评价译者的翻译行为要充分考虑以下三点:译作的可接受性及其影响力、译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及要求、译者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6.
源于笛卡尔身心二元论视阈,各翻译学派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或缺失或片面。即便有翻译学派凸显译者主体性研究,仍囿于“离身”视角。译者主体的具身观以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为依据,使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内涵和本质得以体现与细化。译者作为具身主体,在与翻译生态环境的互动耦合中生成翻译认知并进行翻译实践;生成性使译者形成独特的生命姿态,译者处于不断生成的状态,翻译也由此呈现不确定性、关系性、偶然性和差异性;“技术”对翻译的介入使译者的“身体”技能得到延展,译者具身实践的方式更多样,译者实践能力得以提升,从而丰富传统意义上的译者角色。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时代的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所采取的策略来探索儿童文学翻译中的翻译规范,主要发现:(1)不同时代的译者采取相似的翻译策略遵循了相同的翻译规范,这是由特定文本类型本身及其目标读者的内在特点决定的;(2)不同时代译者通过不同的翻译策略遵循了不同的翻译规范,这主要受到不同译者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因素及其主流翻译期待规范的影响,也受到译者本人对潜在翻译规范不同理解及选择的影响;(3)几个不同的翻译规范总是同时制约着译者的翻译行为,在翻译规范互相抵触之时,译者需自己决定对翻译规范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在翻译史中,翻译的主要角色译者长期以来备受忽略,译者的主体性更是根本不在讨论范围之内;然而,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地位开始得到承认,译者的主体性研究也逐渐提上了日程。本文将探讨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林译小说"的独特性,并尝试从译者的翻译目的和主观审美趣味分析译者主体性和林纾所从事的文学翻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纵观中国翻译史上的三次翻译高潮,都有大译者彪炳后世,形成了中国翻译史上独特的"大译者"现象。所谓"大",一为社会地位高,二为主体性强,三为影响力大。本文结合中国翻译史上三次翻译高潮,从译者的社会地位、翻译决策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和翻译活动参与社会文化建构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国翻译史上独特的大译者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为弥补关联翻译观与生态翻译观对比研究的空缺,从译者主体性角度阐释了译者在两种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在关联翻译观视阈下,为了寻找最佳关联,译者需要发挥主体性;在生态翻译观视阈下,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译者要发挥主体性进行多维度的选择与适应。研究发现:在关联翻译观和生态翻译观视阈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都会受到限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生态翻译观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限制因素要比关联翻译观视域下的限制因素更加宽泛。  相似文献   

11.
译者主体性体现在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对原文的创造性叛逆以及对读者期待视野的关照。翻译研究的伦理回归为翻译活动中的译者主体性提供了有力的阐释。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其实体现了译者对翻译伦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翻译生态学和翻译伦理学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这使得两种理论在对译者定位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体现在两种理论论述的都是职业译者,都认为译者受翻译环境的制约,都认为译者处于翻译活动的中心,译文是译者权衡选择的产物。不同之处体现在两种理论从不同视角论述职业译者,此外,在译者受翻译环境制约的程度、译者与翻译"诸者"的关系以及译文的产出方式上两种理论也持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翻译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众说纷纭而又结论未定的问题。翻译理论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翻译中对译者的态度、对译者身份的界定以及对译者主体性的认识也不尽相同。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文化转向给译者研究以及译者主体研究带来了新的局面。本文拟就翻译中译者地位和主体性研究作一历史回顾,以此探讨译者在翻译发展和翻译理论演变过程中的身份变化和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在翻译研究领域里,对翻译比喻的探讨已屡见不鲜,但是,从译者比喻这一分支来研究翻译仍是一个新话题。不同于翻译定义的平铺直叙,译者比喻采用了比喻这一修辞手法,鲜活地刻画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形象。因此,从历时的角度,对中西方翻译研究中出现的译者比喻进行梳理以及对其隐含的译者主体性思想进行探讨,是揭示古今翻译活动中译者社会地位变迁的有效手段。借用这一手段,译者的社会地位在中西翻译史中的三次重要演变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15.
文学翻译一直是国内外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国间文化传播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文学翻译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从最初只强调原文作者及目标语读者在翻译实践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到意识到译者地位的过程,一言以蔽之,即译者从"隐身"到"显身"的过程。译者的显身,是指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不断得到认可和强调,主要指译者的主体性作用,包括译者主观能动性和受动性。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的确会影响译作的类型,应该强调译者的地位,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译者主体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颠覆了传统的翻译观,极力彰显译者的主体性,它强调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叛逆,从而从理论上提高了译者的地位.在实践中,女性主义译者通过对原作的操纵,从而使译者显形.但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过于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导致了对读者的忽视.  相似文献   

17.
译者是沟通两种文化的桥梁,对翻译的研究,避不开对翻译主体--译者的研究.从事翻译的工作者,是永恒的学习者,翻译工作本身要求译者具备高超的素质.本文作者通过参加"第二十二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对译者的素质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本文以"‘韩素音'翻译"的英译汉和汉译英的两个本文翻译为基础,讨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具备的素质,并提出如何培养和提高译者的翻译基本功.  相似文献   

18.
翻译研究离不开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 ,因此对译者的研究 ,包括他的翻译目的、翻译方法和自身的素质是我国翻译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着重探讨了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王佐良的翻译思想的一个方面 ,即他的译者观 ,说明王佐良先生的译者观对我国的翻译理论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译者缺失话语权是不争的事实.主要体现在译者对翻译作品的选材缺乏主动权,翻译方法受到主流思想的束缚以及翻译理论研究缺乏创新等方面.这可以归因于翻译作品原文化的强势、原作者的强势、国内外翻译理论的强势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势.论述了译者话语权的重要性,分析了译者话语权缺失的原因,探讨如何在翻译领域建立译者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关于译者在翻译中主体意识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突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然而,作者、译者和读者均为翻译主体,都在积极地参与翻译活动,译本实际上是他们共同的成果。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强调消解传统翻译忠实观,突出译者的中心地位,并将读者也纳入解读译文、影响译者翻译活动的范畴。这些新的观念开拓了理论研究者和翻译实践者的视野,拓宽了理论研究的领域。为确保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翻译研究应该从主体性研究走向主体间性研究,通过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平等对话,达到翻译活动中三个主体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