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两种方式,二者相互联系,各有优点。要摆正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关系,高度重视学生的内隐学习潜能。文章从内隐学习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将内隐学习理论引入到英语语法学习中,从而改进高校英语专业语法教学。  相似文献   

2.
输人强化和输出任务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入和输出一直是二语习得中研究的热点。输入强化和输出任务对促进语法习得有显著作用。英语语法教学中应采取输入流强化、文本强化以及语音强化等唤起意识和引发注意,并设计合理的外显式和内隐式输出任务促进学生的“语法内化”。  相似文献   

3.
内隐学习理论作为认知心理研究的成果,在教学领域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内隐学习的研究思路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将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相辅相成的协同效应引入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就是要积极创造有利于内隐学习的环境,要活化课堂语法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语法应用能力并注意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相结合;要引导学生广听、泛听,大量阅读和背诵,帮助他们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并通过创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建立正确的英语语感,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内隐学习是内隐认知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当今心理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该理论不再满足于外显认知对于学习过程的解释,而力求从刺激大脑神经反应间起中介作用的内部心理结构和机制来寻求学习的最佳途径。深入的研究该理论并有效地应用于教学之中,一定会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尤其是语法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内隐学习不仅是外显学习发展的基础,也是外显学习的成果得以整合加工、促进语言技能自动化的媒介。本文讨论了内隐学习的本质特性,内隐学习在外语认知上的意义与内隐学习对培养外语能力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深入研究和了解内隐学习的机制及其运作规律,不仅会对外语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也会对人类认知理论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方式。内隐学习是自动的,无意识进行的。外显学习是受明确意识支配的理性思维。依此理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认识到,在语法教学上,内隐学习是语法教学的有效补充,注意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适度转化。在语感培养上,扩大语言输入,多听、泛听以求建立真正的语感;大量阅读,以便感受和领悟语言;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建立正确的语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全面发展语感。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内隐-外显-内隐的顺序,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不同的学习材料,不同的学习水平,其内隐、外显学习策略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7.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方式。内隐学习是自动的,无意识进行的。外显学习是受明确意识支配的理性思维。依此理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认识到,在语法教学上,内隐学习是语法教学的有效补充,注意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适度转化。在语感培养上,扩大语言输入,多听、泛听以求建立真正的语感;大量阅读,以便感受和领悟语言;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建立正确的语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全面发展语感。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内隐-外显-内隐的顺序,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不同的学习材料,不同的学习水平,其内隐、外显学习策略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8.
构式语用观视阈下英语语法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张将构式语法和语用学理论整合形成构式语用观来指导英语语法教学,以弥补生成语法观下英语语法教学的不足。 首先对前人关于构式语法和语用学应用于英语语法教学中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指出研究空白,然后再基于共同的认知语言学 基础构建构式语用观理论框架,最后基于此框架,提出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建议,以期对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内隐学习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对当前内隐学习研究的理论与实验进行了、简要评述;对内隐学习的特征、实验设计的逻辑和各种研究方法及其不同理论的分野作了分析说明;最后,指出内隐学习对于理解人类认知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同时也指出揭示内隐学习的发生条件及其与外显学习在认知过程中的协同作用,乃是当前内隐学习研究的主要任务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内隐学习研究是当代认知心理学最关注的课题之一,深入了解学习心理过程与机制,对第二语言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分析了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差异和联系,并探讨了二者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协同效应与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内隐认知在言语“习得”中不仅具有存在性、普遍性 ,而且同外显认知一样还具有功能上的相对独立性 ;外显认知和内隐认知在认知中相互协同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2.
内隐认知理论充分肯定人的潜在知识积累的存在,启示我们语文教学不是教给学生绝然陌生的知识,而是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潜在的知识经验,以达到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正确理解。内隐学习是学习主体对学习过程缺乏明确意识,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信息加工的自动化过程。相对于教师主讲而言,学生的阅读体悟即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内隐知识启示我们重视模糊教学法,避免独断式教学;内隐认知指的是在认知过程中过去经验潜在地对学生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启示我们克服先入为主的消极影响,加强对原著的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着理论讲解与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严重脱节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学生语法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并就内隐学习对英语语法自动性习得的启示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内隐学习理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内隐学习学生能在语感、语篇布局和语言知识三个方面有质的飞跃。内隐学习理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教师应重视语言学习的内隐特征,充分注意学生无意识的内隐认知活动;强调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相结合,是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习中的内隐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学习是普遍的心理现象。汉语的意合性和具象性特点以及课标的教学目标的三维性决定了其必须与内隐学习相伴而行。教师应通过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环境;减少功利性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把内隐学习融进教学目标;在外显学习指导过程中渗透内隐学习,协调好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关系等策略,积极指导学生进行内隐学习。  相似文献   

16.
内隐理论研究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学习的研究发现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内隐学习的研究为我们构建外语学科的学习理论体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将结合认知心理学内隐学习理论的最新成果,探讨该理论在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语法教学、语感培养等方面的实践意义。内隐学习的研究思路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进行科学化的研究是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一直受到认知学习理论的影响,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个体获取信息的心理认知过程。然而,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往往是两种学习方式(即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共同作用的结果。情境认知理论能够同时兼顾学习者的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该理论认为,知识不仅存在于个体的内部心理表征,同时也存在于个体与社会、真实情境的交互过程之中。在真实情境的认知活动中,还要注意对关键知识的选择和把握。以思维经济原则为前提条件,才能达到“高效”且“省力”的效果。因此,基于情境认知理论与思维经济原则的“高效汉语情境认知学习策略”是促进学习者“高效”汉语学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社会认知研究方法的广泛使用,为揭示儿童攻击性的实质提供了新思路。现以儿童攻击性的外显和内隐社会认知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研究,分析该领域社会认知研究方法的演变,并提出儿童攻击性研究主题的可能走向。  相似文献   

19.
内隐学习与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学习作为外显学习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属于无意识认知活动范畴。在某些条件下,内隐学习能够显示外显学习所不具备的优势效应。人们通过内隐学习获得的是一种缄默知识,直觉是内隐学习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本文从道德知识、道德判断、道德智慧的形成三个方面,论述了内隐学习在道德教育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理论依据,以期通过重视内隐学习方式来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论内隐学习理论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隐学习是指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的过程。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可以相互转化,语文教学应关注和发挥无意识的内隐学习作用,促进内隐学习的显性化,不断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