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舜帝--儒家道德理想的人格化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儒家心目中 ,舜帝是一个完美的“圣人” ,“修齐治平”在舜帝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舜帝成了儒家道德理想的人格化身。儒家通过这种“圣人”的再造 ,希图为后世塑造一个活生生的践履道德的楷模 ,树立一个可供后人效仿的践履道德之榜样。  相似文献   

2.
舜文化初探     
所谓舜文化,就是我国始祖“五帝”之一舜帝所创造的文化。舜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发动之功。八十年代初期,全国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萧克将军来宁远九嶷山考察时,曾指示要加强对舜文化的研究,并鼓励成立舜文化研究会,他愿意为会长。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机构至今未能成立。但舜文化研究的热潮目前已在舜帝的藏精之所九嶷山下悄然掀起。本文仅就舜文化作一初探,以期抛砖引玉。一、舜文化的产生任何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和当时的历史环境。舜文化的产生也一样。舜所生活的社…  相似文献   

3.
舜之为帝论     
周甲辰 《文史哲》2008,(1):88-92
在先秦儒家对舜之为帝故事的解读中,蕴涵着对超越人性、人情的极端道德的崇尚,蕴涵着"圣人为王"的理念。儒家"言必称尧舜",目的是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其结果却是引发了道德的异化和人格的畸形。  相似文献   

4.
舜之齐家论     
作为中华道德文明的创始人,舜在处理家庭关系时始终坚持亲亲为上、忍让为先、孝悌为本,其治家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直接源自于舜,中华民族重视家庭生活与人情关系,特别能忍耐等民族化性格亦与舜齐家传统有关。  相似文献   

5.
帝禹是儒家最为推崇的古代圣王之一。作者主要以《尚书》、儒家诸子及其他文献来重构儒家话语体系中大禹形象及其内涵,借以探讨儒家的思想渊源。帝禹功德伟大,平治水土,功齐天地,是神人一体、天人合一的圣王。禹受禅为天子,治理天下,为政以德,教刑并用,君臣共治,勤苦俭约。大禹是儒家道统传承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儒家道德精神和人格典范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史记》:“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九疑朝舜,便成为历代皇朝的重要祭祀被代代传递下来.虽然舜帝在九疑山生活了多久无法考证,但这里弥漫的浓郁的舜文化气息,是中国任何一个地方也不能比拟的.受舜帝及舜文化的强烈熏陶,九疑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风,概括起来讲,主要有四个方面:逊让、仁孝、重教、笃祀.  相似文献   

7.
我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提出的一系列治国安邦之道,蕴涵着深邃的中国模式管理哲学思想。其中最具影响的儒家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的核心,对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辩证地分析和反思我国先秦时期儒家的行政哲学思想,阐释了以儒家为代表的行政哲学的内涵及其对构建我国当代行政文化的借鉴意义。认为在我国当前的政治文明建设中,一方面,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汲取我国传统行政哲学思想的精华,以丰富和发展当代行政哲学;另一方面,必须扬弃中国传统行政哲学中那些不合时宜的成分,即批判地继承我国传统的管理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8.
舜帝在“五帝”中以“孝德”著称。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帝的父亲瞽叟是个盲者。多年来,大多从此说。本文从四个侧面提出质疑,认为舜父瞽叟可能不是盲者,而是职掌祭祀的一位乐师。  相似文献   

9.
学者们近年来对待尧、舜史迹的态度已慢慢趋于一致 ,即认为尧、舜并不像过去认为的那样仅是上古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儒家先哲们将其作为太平盛世的理想的君王形象 ,也决不是出于伪托。但是 ,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历史定位 ,并不就意味着从此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个历史问题。因为人们从先秦儒家的著作中所记载的零星材料来看 ,是无法毫无怀疑地将尧舜从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移位到历史人物的行列中去 ,此处的疑窦还很大 ,材料矛盾重重。因此 ,在目前就需要学者们利用现有的资料 ,对来自各方面的 (包括史传、传说、神话等 )有关大舜的事迹做一番细致的…  相似文献   

10.
李会富 《理论界》2015,(3):74-77
"圣贤气象"是宋明理学家对古代圣贤气质形象的描述,是他们为学用功的境界追求。它以儒家的"希贤希圣"为思想渊源,以中国传统"气象"学说为理论依据,以天地气象为理想状态,从言辞容貌、气质形象等多个角度对儒家的历代圣贤作出了既生动丰满、活灵活现,又空灵透彻、超凡脱俗的阐释。辨析理学语境中的"圣贤气象",对准确理解宋明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天人合一、内外合一、真善美合一三个方面阐释了孔孟道论的内涵与特征,认为孔孟之道以天命为形而上学根据,是真善美的合一,通过个体成己成物的修养过程内化为儒家的理想人格,从而达到天人合一、内外合一。孔孟道论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形成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说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般人很容易想到以孔孟为代表的儒文化。但儒文化的源头何在,恐怕是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儒文化的母体应是我国人文始祖舜帝所创造的舜文化,换句话说,儒文化是从舜文化繁衍发展而来的。关于这一点,我认为至少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印证。(一)中国素称礼义之邦。作为道德规范总和及儒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礼古已有之。舜文化的一个核心范畴也是礼。虞舜极重礼,遵礼巡狩,修正吉、凶、宾、军、嘉五种礼仪,遵从三年丧期之礼,设立执掌五伦敦化的司徒和掌管祭祀礼仪的秩宗等。孔子《为政》曾说过“殷因于夏…  相似文献   

13.
按照当代某些学者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觉醒时期。由于中国以农业为基础的新石器时期延续时间很长,宗族社会的组织结构发展得十分充分和牢.固.中国社会很早就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宗族政治制度和伦理秩序。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连年争战和由此引起的经济制度的变革,传统的宗法政治制度和伦理秩序受到了冲击;文化觉醒正由此伴随着诸子百家这些卓然超群的思想家而生。他们以反思先世先圣之名,饱蘸激情,殚精竭思,企望彰明和指引中国文化的未来方向。不言而喻,这次文化觉醒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实际人格、儒、道、墨、法尤其是儒家关于人格方面的思想和理想人格模式,影响和促成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14.
作为五帝时代舜帝认知行为的概括,舜文化已经成为我国自古以来一面有凤来仪的道德旗帜.舜文化的性质、价值和意义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文明传统,展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舜文化的精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用濡染舜文化的社会主义棱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思潮,并通过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实现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优化.  相似文献   

15.
召公的事迹和思想主要记载并反映在《诗经》、《尚书》等儒家文献中。这些文献所记载的召公形象倾注了孔子及儒家的精神内涵,所反映的召公思想对孔子及后世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康熙四十二年秋冬之际,康熙帝巡幸西安,以往被看作是经营和抚定蒙藏边疆之举,从西巡的主要内容来看,一是考察吏治民风,属于对内行政,也是儒家治国理念中强调的,借以表达对儒家治国政治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是练兵阅军,强调军队的战斗力,表明重视骑射的清朝国策。康熙帝通过密切君主与臣民关系、祭奠山川与名人树立了认同儒家文化与中国历史的勤政爱民的圣君形象。无论是西巡的内容还是表达的意义,都在展示以儒家政治文化治国的象征性,阐释着统治的正统性与合法性。  相似文献   

17.
<孟子>中记述的舜的两个案例都呈现出"不惜损害百姓权益、为亲友牟取私利"的特点,因此理应以腐败相论.杨泽波先生将其判为美德,是以儒家的偏私性亲亲尊尊观念否定了儒家的普泛性仁者爱人观念.  相似文献   

18.
《文史哲》2020,(1):2+169-170
<正>中心组建的背景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系以教育部制定的"2011计划"为依据,以山东大学为牵头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高校为核心协同单位组建而成,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挥自身传统积淀和学术优势,积极致力于儒家文明的研究、阐释、挖掘与推广,整合国内外儒学研究资源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心注重借鉴  相似文献   

19.
肖群忠 《齐鲁学刊》2000,4(4):94-99
以接续儒家道统为己任 ,力图弘扬发展儒学的新儒家 ,自然对儒学的核心观念与德目———孝也未曾忽视。新儒家三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梁漱溟、马浮、冯友兰 ;唐君毅、谢幼伟 ;杜维明、成中英等对孝道精神均有阐发 ,且各有其不同特点 ,但都肯定了孝在中国伦理中的首德和始德地位 ,视孝为中国文化的特点和核心 ,阐发了孝对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产生的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而且结合当代现实与西方文化“权责伦理”的背景 ,对孝予以现代性的创造发展  相似文献   

20.
帝喾考     
帝喾考叶林生古代传说中的帝喾仿佛是一个难解的谜:他露面甚晚,却成了周人奉之唯谨的祖神;他“事迹”甚少,竟跻身于五帝之列,位在尧舜之上。其真相如何,本文略作考证。(一)帝喾“履历”考为弄清帝喾本相,我们先对其“生平”略作考察。先秦古籍中,帝喾出现较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