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作家莫泊桑(1850—1893)共写有三百余篇中短篇小说。这些中短篇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内容,独特而高深的艺术造诣,使莫泊桑成为短篇艺术的奇才高手,被他同时代的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法郎士推重为“短篇小说之王”。无独有偶,东方也有一位小说作家很与莫泊桑相似,他就是印度的普列姆昌德(1880——1936)。普列姆昌德共写了三百余篇短篇小说。并以他的实践把印地语短篇小说的创作推向高峰。他的短篇小说题材涉猎广泛。艺术表现多样,这使他在印度同样享有“短篇小说之王”的美称。莫泊桑和普列姆昌德分属西方近代和东方现代的作家,两人生活的时代,所处的社会条件都极不相同。但他们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却极为相似。他们的文学实践也多有相通之处。特别是,他们同以短篇小说的创作给批判现实主义文库增添了瑰丽的珠宝,这使我们有兴趣对他们进行比较研究。本文试图以两人短篇小说外在的相似性入手,探究其内在的相通与相异。  相似文献   

2.
<正> 在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创作的三百余篇短篇小说里,一八八三年发表的《珠宝》是引人注目的篇目之一。它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方面颇具深度,加以构思的巧妙、冷静的描写和意外的结局,鲜明地体现出莫泊桑短篇创作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短篇小说的杰作,都因篇篇新颖,独出心裁,给人留下久经难忘的印象。莫泊桑的一些短篇就是如此。他的短篇创作共约三百五十多篇,其中脍炙人口的也不下百余篇。由于篇篇新颖,各具特点,找出几条能概括各篇特点的共同规律,是非常困难的。然而,既然都是短篇小说,也就可以按其近似之处,分类排队,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基.德.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一生》和短篇小说《保罗的夫人》中主人公的爱情遭遇来管窥莫泊桑本人的爱情观,继而得出莫泊桑宿命论的爱情观:他是幻想美好爱情的,但他对爱情所持的态度却又是悲观的;他是不相信爱情的,无论是否建立在婚姻上,因为在他眼里爱情就像一场虚无飘渺的游戏。  相似文献   

5.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把契诃夫同莫泊桑作过比较,说明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的贡献和地位.他说:“法国人有三个作家:司汤达尔、巴尔扎克、福楼拜;还可以加上一个莫泊桑,可是契诃夫比他更好.”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在广袤的世界文学领域里,作为现实主义的艺术大师和短篇小说的圣手巨匠,鲁迅是和莫泊桑、契诃夫等人一样当之无愧地名列前茅的.他们各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使短篇小说这一文学样  相似文献   

6.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期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创作了300多篇短篇,6部长篇小说,3本游记以及大量的杂记和评论。 其中有一组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作品尤其令人注目。在这些作品中,莫泊桑以极大的热情书写了爱国主义的崇高主题,有力地控诉了普鲁士入侵者野蛮残暴的行径,无情地谴责了法国政府及其军队的腐败无能,用独特的歌喉唱出了人民反对侵略、要求和平的强烈心声。这组普法战争题材的短篇小说,以1880年发表的《羊脂球》为发端,计约15篇左右。它们虽非篇篇精萃,字字珠玑,但从整体着眼,依然异彩纷呈。本文试图从整体上把握这组作品,探讨它们在艺术创作上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讨论了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短篇名作《人妖之母》在艺术上的“得”与“失”。《人妖之母》之“得”在于其选材、人物形象、风格方面的成功;而其“失”则在主题的分裂,即“金钱的恶果”与“虚荣的恶果”两个主题的出现破坏了作品的整一性,也有悖于短篇小说创作的一般规律。这是莫泊桑以创作中的“败笔”为我们提供的教益。  相似文献   

8.
莫泊桑与契诃夫、欧·亨利齐名,并称为世界著名的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莫泊桑出生于1850年8月5日。早在他进入鲁昂中学学习时,就尝试诗歌和戏剧的创作。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诗人和剧作家路易·布耶先生,布耶就鼓励他写诗。同时,他也认识了当时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居斯塔夫·福楼拜先生。认识福楼拜先生,可以说是他一生转折的开始。从此,莫泊桑就踏上了短篇小说创作的征程,开始了他一生中新的一天。事实证明,福楼拜不仅是一位天才作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导师。正是这位小说大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才把莫泊桑引向了小…  相似文献   

9.
论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妓女形象邓楠妓女形象是莫泊桑所刻画的女性形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莫泊桑的小说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莫泊桑摒弃社会俗众的偏见,对妓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得出了与世人不同的见解和结论,这使他的妓女形象独具特色,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莫...  相似文献   

10.
蒲松龄与莫泊桑作为中西短篇小说之王与巨匠,都是高产作家,然其创作之源不同,蒲松龄靠的是想象的天份,而莫泊桑的生活经历与创作实践的联系则格外密切;他们都非常关注女性,然而他们笔下的女性世界迥然不同,一为"花妖狐魅",一为人间女子;他们都写了一些有关"如此父亲"及其"孽果"———弃儿、私生子的短篇佳作,他们的命运又如何?  相似文献   

11.
法国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珠宝》当置于作者最好的短篇之列。小说不露雕琢痕迹的客观真实描写和意味深长的讽刺 ,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19世纪后期法国的社会风貌 ,也为读者参与作品的再创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和深入思考的余地。  相似文献   

12.
《项链》原名《首饰》,发表于1884年初。它是“短篇小说之王”、十九世纪后半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盖·德·莫泊桑脍炙人口的短篇名著之一。从发表到现在,虽有九十七个年头了,但在世界文学艺术的宝库中,仍然象一颗莹灿的艺术明珠,放射出绚丽夺目的艺术光彩。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1850—1893),从一八八○年到一八九○年的十年间,创作了数量相当可观的作品,先后发表了三百五十多部中、短篇小说,六部长篇小说,三部游记,一卷诗集,还有几篇杂著。他的主要成就是中、短篇小说,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他被同时代的法国批评家朱尔·勒梅特尔称为“在一个并非完美无缺的流派中,几乎是一位无可指责的作家。”莫泊桑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莫泊桑以“短篇小说之王”蜚声世界文坛.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自己的创作生涯,前十年是他的初炼阶段.对于法国社会,这是个极其严竣的历史时期:普法战争、巴黎公社、第三共和……在刀剑的铿锵、鲜血的流淌中,大资产阶级粉墨登场,金钱成了至高无上的国王.莫泊桑指控社会罪恶,描写“可怕的真实”,奠定了文学创作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倾向.(也有部分的自然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5.
约翰·契弗(1912—19.82)在美国当代作家中是个名家,曾多次获奖。他的作品从1958年起开始流传到其他各国,到目前已译成十五种以上的文字。他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写了五个长篇和一百个短篇。1978年在美国出版的《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是契弗本人从历年短篇中精选而成,共得六十一篇。此书的出版,在美国被认为是文学界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6.
约翰·契弗(1912—1982)在美国当代作家中是个名家,曾多次获奖。他的作品从1958年起开始流传到其他各国,到目前已译成十五种以上的文字。他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写了五个长篇和一百个短篇。1978年在美国出版的《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是契弗本人从历年短篇中精选而成,共得六十一篇。此书的出版,在美国被认为是文学界的一件大事。契弗有美国的契诃夫之称,他的短篇确有特色。看来寻常的事,他顺手拈来,不着痕迹,就成一篇故事。他熟悉中产阶级,写他们的生活,也写他们的精神世界。物质上该有的,他们都不缺:别墅、汽车、游泳池等等。你会发现他的人物在海滨避暑,在山上滑雪,在鸡尾  相似文献   

17.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堪称一绝,在叙事上独具特色。与其他现实主义作家不同,莫泊桑喜欢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他笔下的叙述者"我"并非都是全知全能,大部分叙述者权利有限。更为独特的是,他在这类作品中首创的叙述分层的手法,使得人物成一种对话关系。他对叙述者权利的限制使得作品意义留有空白。叙述语调的中立要求读者积极参与作品意义的建构,这极大增强了短篇小说的可读性,也使他的作品带有现代主义的气息。  相似文献   

18.
莫泊桑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以短篇小说著称于世。他于一八五○年八月五日生于法国诺曼尔第一个破落的富绅之家。母亲很有文学教养,父亲是经纪人,舅父是当时有名的小说家和诗人。幼年的莫泊桑就开始接触文学作品,十三岁便能写诗,进入卢昴中学后开始编写剧本。他热爱海滨农村,喜欢与农夫、猎人交往,听他们讲故事,说笑话,并参与他们的活动。这段乡村生活,对莫泊桑以后的文学活动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莫泊桑短篇小说中女性群像系列──平民妇女,分析了他的著名短篇小说中的平民女性形象,概括了她们所具有的个性特征以及所反映的社会意义,从一个侧面总结了莫泊桑小说的历史价值和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莫泊桑笔下的女性形象是他所塑造的人物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按角色分为身处底层的爱国者形象,被损害者的形象,具有资产阶级不良品质的形象,贵族阶级幻灭者的形象,具有优秀品质的劳动人民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