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从其核心本质看,民主一定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一种国家形态或者结构。同时,民主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它是人类在自然界生存发展过程中,甚至在与自然、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在其著作中最全面地揭示了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社会和自然相互关系的诸问题。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态度是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即人类认识整个现实的一个最重要的观点。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曾经强调指出:“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着”。  相似文献   

3.
人类从制造出第一把劳动工具起,就使自己和自然界统一起来。人类利用劳动工具作用于自然界的劳动,就是人类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物质生产实践。人类就生存和活动于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统一之中。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是维系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物质生产实践过程中,人类在劳动对象身上打上人的生产实践的印记,使之原有自然形态和属性得到改造,从而成为“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这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因此,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4.
自从劳动把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之后,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矛盾关系。那么这种矛盾关系对于其他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恩格斯曾把人类同其他动物作了一个全面的对比,得出这样的结论,“动物仅仅利用外面的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以他所引起的改变来迫使自然界服务于他自己的目的,来支配自然界”。这一本质特征就是人类的自然观,特别是打上人类印记的人工自然和人工自然观;而动物却淹没于自然界的“海洋”中。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是我们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一个特色,就是说我们不但注意研究天然的自然、研究自然界的客观过程,而且注意研究人类如何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本文拟就对人工自然的产生、特点及其辩证发展过程,提出些粗浅看法以期引起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 人类的命运始终与自然界的存在、发展休戚相关。人为了适应并改造自然,使自身的价值和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掌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我们所说的自然,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自然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相对立的物质世界。它向来是各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研究对象。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界是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正确世界观探微王维航一世界观是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哲学问题。它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即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总观点和根本看法。世界观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第一,普遍性。每个正常的成年人都对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有着根本看法,人人都有世界观,世界观普...  相似文献   

7.
林学俊 《探求》2010,(1):22-26
人的生存方式决定着人关于自然的观念以及处理自然的方式。随着人类的生存方式由自然生存转向技术生存,功利主义成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价值导向,自然界不再是一个有生命、灵性的整体,而仅仅是资本获取最大利润的材料和手段,自然生态环境从此遭受严重破坏,人类社会发展陷入困境之中。人类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主动采取对自然亲和、友善的态度,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更高水平上重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8.
人类从自然界发展而来,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即没有自然界便没有人类本身及其发展。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人对自然界表现了一种能动性,——人在劳动实践中,能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动物只是被动地适应于自然界。还有一点,人类在同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不但通过生产劳动摄取自然界的无尽财富,为自身提供生存的物质材料,而且还把自然界作为精神活动的背景,作为艺术的描写对象,作为审美的对象。懂得美、追求美,是人性的重要内容之一。日月星辰,  相似文献   

9.
赵民 《社科纵横》2007,22(12):119-120
科学的实践观和科学的社会革命理论是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动规律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优秀继承者深入研究革命斗争实践,阐明和发展科学的社会革命理论的过程,正是确立、坚持、丰富和发展科学的实践观,形成、拓展和加深人类真理性认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20 0 0年是千年之交 ,世纪之交 ,十年之交。尽管从时间概念上说 ,所谓“千年之交”、“世纪之交”、“十年之交”云云乃人类有意识地设置而成 ,时间的发展是连续的 ,由 1 0 0 0年代进入 2 0 0 0年代 ,由 2 0世纪进入 2 1世纪 ,由 2 0世纪 90年代进入 2 1世纪 0 0年代 ,只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界变化的时间表述 ,在时间意义上并无转折性、阶段性可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际形势的变化、各地区及各国的发展是否因此而面临转折或进入新阶段 ,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一概而论。但时间毕竟是测量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发展变化速度的一把尺子 ,探求…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社会循环的理论依据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都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事物的发展总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更新的过程。事物不断发展、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良性循环的过程。一个社会的循环,也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根据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的原理:资本是不断运动的,它依次要经过购买、生产和售卖三个阶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历史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控制自然过程的新技术和影响自然过程的新方法层出不穷。这一切为人类创造自己的繁荣经济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提供了巨大的物质力量。然而,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成果运用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因素,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后果。如果我们把由于科技进步而产生的造福人类的成就称为科技发展的正效应,那么,科技发展的负效应就表现为一系列不利于或者有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消极影响。在现今世界,这种负效应的表现是多方面的。首先,军事科学的发展给人类造成了直接性的灾难…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指人们在克服愚昧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以及相应的能力。广义的文化是“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①其涵盖面十分广泛,又称“大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  相似文献   

14.
夏、商、周三代神权法思想嬗变于逸生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对于自然界的风雨晴晦,人类的生老病死,人们缺乏正确的认识,于是便用心造了各种神,认为在冥冥之中存在一种支配自然和人类的超自然、超人类的力量。这种迷信,作为一种自然宗教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  相似文献   

15.
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宗教信仰就是人类个体在面对巨大的自然界时那种弱小、无力的感觉,于是人们希望有一种自己之外的存在,能够时刻庇佑自己。而社会工作的国际定义是这样的:社会工作职业促进社会变迁与人类关系的融洽,加强和解放人类对福祉的追寻。社会工作借助人类行为与社会系统等理论帮助人类更好地与环境交流融合。它是基于人权与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而开展的。  相似文献   

16.
从道德发生机理的视角透视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支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斌  黄海 《唐都学刊》2006,22(2):40-43
道德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建立在人自身交往经验基础上的一种理性,它存在于人与人结成的一定关系的社会之中。传统道德理论所坚持的道德的主体应该并且只能是人类自身的观点,伴随着自然、人类社会和伦理认识的演进而趋于泛化,然而道德主体领域是有限度的。生态环境与理想状态的日益悖反,使我们不得不反思以往在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存在的种种问题,以期找到和谐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的支点。人与自然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殊异性决定道德不能简单地外推到自然界,所以,和谐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的支点不是道德直接演绎,而是人类对自然界理性开发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原始时代是人类的童年,象现代儿童一样,生活在人类童年时代的初民对自然界、对社会以及对他们自身的种种思考,自然还是十分幼稚的。不难设想,刚刚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原始人类,与其他高等动物是没有多大区别的。他们常常不能把自己和自然界分开,因此,也只能以自身的感觉器官的直接感知去认识世界。古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证明,人类始祖猿人思维的主要形式,既不是形象思维,也不是抽象思维,而是与动物思维极为相似的直观动作思维。 国内外许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人类初始阶段的思维特征做了探索性的研究。譬如当代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初民…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与"绿色生态自然观"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新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不是孤悬于人类社会之外的被动的客观存在,而是被人类社会历史所中介过的现实的自然,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与人类历史上不同的自然观是相互影响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大大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成为可能,一种新的自然观,即"绿色生态自然观"将在知识经济时代确立.  相似文献   

19.
亓占丰 《创新》2018,(3):57-65
针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特点和价值论三个基本解释的分析,从物本位的角度开展了关于价值本质、价值源泉和价值尺度的研究.从自然科学角度来看,人类价值体现在人类本身的存活,因此价值本质的定义可以扩展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阶段.提高效率是一种自发过程,价值源泉劳动的本质就是人类通过本能不断提高自身效率的过程.价值要计算死劳动,用劳动消耗来度量,劳动消耗可以按照一个国家恩格尔系数小于温饱线60%最后一年的人均食品消费计算.站在自然界的高度研究人类社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才具有更高的科学价值和更完善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当下生态主义思潮的强势影响下,一部分研究者往往把"庄子尚自然"中的"自然",误解为现代汉语中"自然"一词最俗常的涵义--作为自然物总和的"自然界".而分析表明:自然界的概念在庄书中并不存在,庄子是在本性而非自然界的意义上言说自然的,庄子尚自然的真正用意,在于获得庄子所预设的本真性情,而并非倡导人类过自然物的生活.在庄子所处的时代,人类力量还远没有强大到足以与自然界对峙的地步,与自然界的矛盾还没有显露.故而,自然界不可能成为庄子关注的对象,更谈不上突显为一个生态问题.以上误解,既人为地拔高了庄子思想,在价值取向上亦存在潜在误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