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1年是换届之年,省、市、县、乡四级党委将按照党章规定进行换届。换届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试金石。领导干部的进退留转本是组织上考虑的事儿,并不是个人的工作职责,而恰恰有一部分同志,在换届大考面前心猿意马,心慌意乱,晕考怯考,甚至一门心思准  相似文献   

2.
换届工作涉及一大批领导干部的进退留转,历来被看做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党性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的一次重大考验。领导干部是换届的当事人,能否正确对待进退留转,关系到换届风气和党的形象,考验着领导干部的党性觉悟和胸襟气度。当前,换届风气总体上是好的,  相似文献   

3.
观点速读     
李源潮: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进退留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日前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2011年春季开学典礼上指出,领导干部是换届的当事人,能否正确对待进退留转,考  相似文献   

4.
正换届既是党和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各级领导干部政治生涯中的"大考"。正确对待进退留转,考验着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胸襟气度,直接关系换届风气、换届成败、党的形象。领导干部的进退留转,较为引人关注。进,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退,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需要;留,是保持领导班子稳定和工作连续性的需要;转,是优化干  相似文献   

5.
目前,地方党委换届工作正在陆续展开。这次换届,中央的要求高,改革的力度大,涉及许多干部的进退留转。面对换届,绝大多数干部能够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保持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但是,也有少数干部心浮气躁,产生了一些不正常的心态和行为,如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正常工作的开展。能不能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能不能经受住换届的考验,这是当前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严肃问题。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  杨筱环 《领导文萃》2014,(19):108-109
正我在厦门任了三年副市长,其中后一段时间负责常务工作,在改革开放和推动特区建设方面做一些工作。省委看到我在厦门有一些开拓精神,也有一些这方面的经验,决定调我任宁德地委书记。贾庆林同志那时是省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他找我谈话,说:"省委想让你到宁德去冲一下,改变那里的面貌。宁德地区基础差,发展慢,开什么会议都坐最后一排,因为总排老九嘛。福建省有九个地市,没有实力,说话气不粗。你去之后,要采取一  相似文献   

7.
2006年是地方各级党委的集中换届年。换届意味着领导职位的变动、人员的调整,意味着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同时,也意味着一大批干部要经受进退留转的考验。面对这些,绝大多数领导干部能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正确对待进退留转,保持着淡泊平和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但是,也有少数干部对进退留转缺乏正确的态度,他们干工作不是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而是过多地考虑个人的利害得失,遇到干部调整、换届等关键时刻,他们更是惴惴不安,无心工作,甚至跑官要官,搞非组织活动,生怕错过升迁机会。这些干部之所以会有错误的态度,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正每逢地方换届,总会有一些同志走上领导岗位,有一些同志调动工作岗位,也有一些同志因身体、年龄等原因离开领导岗位,退居"二线"。多数领导干部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能够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但现实中,也有少数干部,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职务变动,退居"二线"后心态失衡,出现消极、抵触情绪,甚至违反组织纪律。  相似文献   

9.
目前正在进行的地方党委换届工作,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这个关键时期,能不能正确对待名、权、位,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党性的一次现实考验。党员领导干部要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用良好的心态去理解职位,正确对待自己的进退留转,在换届中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正确处理个人能力素质与机遇的关系,有“始终坚持德才双修”的心态。一个人走上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一是靠个人的能力素质,二是靠机遇。能力素质是主观因素,个人通过努力可以达到,我们常说的政绩正是能力素质的外在表现。换届,可以说是一种机遇,而这种机遇是一种客观条…  相似文献   

10.
从今年开始,省、市、县、乡四级领导班子将自下而上集中进行换届,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现在,换届工作正在各地陆续展开,将涉及十几万领导干部的进退留转。作为换届当事人的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  相似文献   

11.
正集中换届,干部有进位也有退位,有转岗也有留岗,进退留转都很正常,也很自然,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党中央历来对换届工作高度重视,对组织人事纪律要求严格。干部退位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需要,特别是主动让贤退位,也是对党的事业的贡献。领导干部受党教育培养多年,面对进退留转,应该有正确态度,能够正确对待。但是,过去换届,总有一些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经不起考验,过不了名利关,甚至发生违法违纪的问题。最近,看到一些怪现象:换届工作紧锣密鼓、如火如荼,但一些即将到龄的退位干部却一反常态,比平时任何时  相似文献   

12.
李文辉 《领导文萃》2005,(3):127-132
1953年,我任共青团甘肃省委副书记、团中央候补委员;1963年,我任团省委书记,共青团九大上,我当选为团中央常委。这前后两次任职时间加在一起不过4年,中间又因工作调动隔了几年。但所幸的是,我在共青团工作期间,团中央第—书记都是胡耀邦同志,离开共青团后,我仍多次见到耀邦同志,聆听他的教导,感受他的人格魅力与政治家风范。1976耀邦同志凝神倾听,很少插话,然后,像是针对我谈的情况,也许是另有所指,他略带沉思地缓缓说:“一个党的干部,要在看到很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更要看到一种转机,要做这种转机的推动者,党的干部应当做这样的人。”1976…  相似文献   

13.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何正确看待个人进退留转问题,笔者想送四句话与大家共勉. 第一句话,职务是有限的,职责是无限的,要始终保持有为的心态.这些年来,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领导岗位精减了,领导职数减少了,干部职务提升的难度越来越大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绝大多数同志都能正确对待,始终保持淡泊宁静的良好心态,但也有一些同志把升官晋级看得过重,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和负担,个别的甚至稳不住神、沉不住气,情绪低迷,心态消极.有的把自己估计过高,把机会看得很大,一旦不能如愿,就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有的攀比心理过重,对与谁比、比什么、怎么比的问题把握得不好,越比越惆怅,越比越气馁;还有的心胸不够宽阔,看到别人进步心里就不平衡,说三道四,怪话连篇.这些都是不良心态,应当引起重视并加以纠正.无论是普通岗位还是领导岗位,无论在基层工作还是在机关工作,无论在部队工作还是地方工作,只要有本事、有能力、有素质,就一定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来.  相似文献   

14.
《决策探索》2011,(7):81-81
大家要正确对待人事进退留转,每一任都是在上一任的基础上接过接力棒.一届接着一届干,并与时俱进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5.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个领导者,不管他职位多高、任职时间多长,总有离任的时候.可以说,离任是每个领导者都必须经历的一道坎,更是检验每一个领导者的试金石.离任时感到失落在情理之中,是人人都有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关键在于能否用良好的心态去理解职位,正确对待自己的进退留转.  相似文献   

16.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个领导者,不管他职位多高、任职时间多长,总有离任的时候。可以说,离任是每个领导者都必须经历的一道坎,更是检验每一个领导者的试金石。离任时感到失落在情理之中,是人人都有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关键在于能否用良好的心态去理解职位,正确对待自己的进退留转。笔者  相似文献   

17.
正跟耀邦同志接触,感觉是很平等的。他是和你交心的。你在跟他的交往中,不必有任何顾虑,不用留着个心眼儿这次中央这样隆重纪念耀邦,我是非常赞成的。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中对耀邦的评价很高,我很赞成,也很感动。我对耀邦是很有感情的,在某种程度上,我的后半生是他决  相似文献   

18.
<正>换届选举既是进退留转的抉择,也是人生态度的考验,特别是面对自我预期与最终结果的落差、偏差,更反映了一个领导干部的心态、心理与胸襟。其实,人生得失如双手捧沙,倘若学会改变、适应和放弃,必能捧得满满的。换届后,一些领导干部出现失意、失落很正常,关键在于尽快调整心态、调适心理,不  相似文献   

19.
领导干部面对换届要“知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换届无疑是最牵动基层领导干部的一件大事。面对换届,绝大多数干部能够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但也有少数人心理的天平开始倾斜,对进退留转想得过多,分心走神、心浮气躁,思想行动游离,四处活动找路子,甚至通过暗箱操作,采取不法手段,企求换届时修成正果。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在山沟沟转了十年,才真正了解了农民。今天要带领农民奔小康,关键在乡镇领导能否像老一辈革命家学习,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了解农民。为此,我们根据延平区区委书记刘明、区委副书记李志让的推荐,专程走访了南平市延平区南山镇党委书记郑新茂。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搞好农村的工作,哪怕是农民出身还要深入了解农民。目前,大量年轻干部下基层从事领导工作,更需要全心全意深入群众,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