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修本草》的体例源自《本草经集注》而又有变动。其分类将《本草经集注》的草木、虫兽二部离析为草部、木部、兽禽部、虫鱼四部,药物的部居或排列顺序以及三品属性亦略有变动。宋代《开宝本草》、《嘉本草》虽对《新修本草》又续有调整,但均有标记注明,惟《证类本草》对药序变动最大。在辑复《新修本草》或《本草经集注》、《神农本草经》时,不可依《证类本草》所出药序排序。《新修本草》药物条目中的叙述体例,亦依据《本草经集注》,但在毒性、生境与产地项有变动,将《本草经集注》中原《神农本草经》朱字改作墨字。其性味、异名依旧朱书在前,墨书在后,依此体例可校《证类本草》中源自朱墨舛讹之误者。  相似文献   

2.
《本草经集注》原有三卷本和七卷本两种,《新修本草》是以七卷本为底本修撰的。以出土《本草经集注》残卷与《新修本草》相校,可知《新修本草》所据《本草经集注》底本,有与他种《本草经集注》传本不同处。  相似文献   

3.
综合历史文献对《新修本草》编撰者进行初步考察,以加深令人对《新修本草》编撰背景的认识,并为进一步研究《新修本草》提供某些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敦煌《新修本草》共包括6个残卷,分别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日本杏雨书屋、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及英国大英图书馆等。其中中国国家图书馆藏BD12242与日本藏羽40残卷可拼缀,大英图书馆藏S.4534与S.9434可拼缀,实为4个残卷。数量虽少,而价值极大。尤其是P.3714卷十残卷,以朱墨杂书的形式写成,是目前最接近《新修本草》原貌的残卷,为后人辑佚该书提供了较重要的参考依据。既往研究中已取得丰硕成果,集中于文本整理等方面,但对于敦煌残卷与其他《新修本草》写本残卷的比较,以及敦煌残卷辑佚价值的挖掘等方面尚嫌不足,仍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新修本草》卷数的记载有五十三、五十四、五十五卷之不同。诸家卷数记载不同的原因在于是否计入《药图》和《图经》目录。可能不同卷数的版本出现于不同年代,五十三卷为最早的版本,五十四卷、五十五卷乃后起者。由于传播中造成的差异,不同卷数的版本,其文字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魏晋之后神农系《本草经》元典地位式微,本草学界多家并存,直至南朝的陶弘景,神农家才再次被推拱到医学界的核心地带。陶弘景一面通过神农家有效整合时代新说,另一面又保持神仙之说。他是以《神农本草经》旗号表述一家之言。至唐代,朝廷医官在政府的支持下重修陶的旧作,是为《新修本草》。《新修本草》在绘图、勘误、补充若干条文、扬弃神仙说的层面超越原先。《新修本草》借着国家推广开来,神农家的权威地位终得确立。  相似文献   

7.
《本草备要》为明末清初新安医家汪昂代表著作之一,该书被认为是"清代流行最广的普及性本草学著作",其编撰推阐药性理论,注重道地药材和炮制方法,结合临床,简要实用。  相似文献   

8.
《药名之海》是藏医本草中的四大杰作之一,是藏医学者必备的医学典籍。关于《药名之海》相关的研究论文,近几年学术界鲜有发表。本文运用文献对比分析、演绎推理的方式尝试对藏医本草典籍《药名之海》的命名、章节内容、著述年代与学术特征及它对后续本草典籍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如下观点:《药名之海》是由藏医大师噶玛·攘迥多吉编著于公元1319年,其内容由公元12世纪从印度传入西藏的阿育吠陀医学理论等古印度医学和西藏古老的藏医本草精髓部分汇集而成,对后续藏医本草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影响了藏医巨著《晶珠本草》,还影响了蒙医学发展,为我国民族医药的文化交流和发展都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华本草》编纂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大科研项目,该书以文献整理为基础,在本草发展史、本草文献以及中药资源与品种、栽培与养殖、加工与炮制、生药鉴定、药学成分、药理作用、药性理论、临床应用、制剂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因而是一部集科学性、先进性、权威性、实用性于一体的中医药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0.
介绍在《中华本草》编审工作中化学成分的命名原则以及几种常用方法 :植物学名定名法、衍生定名法和音译法 ,并对每种方法作了较详细的说明 ,为规范化的标准定名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