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近年来,各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为中心,在不断规范和完善省级调剂金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工作的开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精神,加快实现省级统筹步伐,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制定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标准》。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盛碧荷 《劳动者》2004,(10):38-39
我国企业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始终与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相伴随,其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是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问题。早在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要积极创造条件,由目前的市县级统筹逐步过渡到省级统筹。”1998年,《国务院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8)28号】又明确提出“加快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要求“1998年年底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实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调剂机制。”时至今日,省级统筹的提出已13个  相似文献   

3.
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04年度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有关问题的通知》(川府函[2004]99号)件精神,现对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确保参保人权益,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原则。全国统筹有何重大意义?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有何深刻含义?我国在2010年就已基本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但除北京、陕西、黑龙江等极少数地区实行养老保险基金统收统支之外,绝大多数地区的省级统筹是采取省  相似文献   

5.
日前,劳动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力争两年内实现,将推进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工作,为跨省统筹做准备。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是指养老保险由省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进程的加快,养老保险统筹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化进程的一大障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各级政府之间责任和利益分配的不协调。本文以委托代理模型为基础,通过对省级统筹中,各级政府利益的博弈以及省级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分析,认为在统筹制度设计过程中要合理分配各级政府的责任,兼顾市县政府的利益。同时分析浙江省在推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中各级政府间的激励约束,并提出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7.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04年度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有关问题的通知》(川府函[2004]99号)要求,今年省将选择1至2个市进行以加强分级负担责任.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试点。内江、德阳两市在统一缴费比例、统一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市级统筹调剂制度和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8.
岳舜怡 《劳动世界》2017,(29):16-17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在文献搜集、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认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应当在制度结构体系、统筹结构、设计公平性以及群体的缴费能力等方面进行制度完善,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初衷.  相似文献   

9.
部委传真     
劳动保障部:两年左右实现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省级统筹劳动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我国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并积极推进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为将来养老保险在更大范围内的统筹做准备。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1.
我省国有企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自1992年起步运行以来,在缓解地区之间退休费用畸轻畸重矛盾,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企业改制力度的加大和民营、私营、个体经济的日益发展,原来参加统筹的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和职工的身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劳动者的流动量也日益加大,如继续沿用现行的省级统筹办法,则既不利于省级统筹自身的正常运行,也不利于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壮大,因此,需在现有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巴蜀短波     
巴中规范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 巴中市人民政府近日发出《关于做好2004年度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工作的通知》,对省级统筹范围、项目和标准、缴费费率、缴费基数、统筹调剂、基金监督管理等有关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通知》规定,从2004年1月1日起,凡因单位少报、漏报、瞒报职工工资总额而给职工造成的损失,一律由用人单位承担。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养老保险政策规定,加大扩面和征缴工作力度,加强对基金的管理监督,认真履行职责,严格编制统筹计划,确保社保基金安全完整。 杜敦  相似文献   

13.
我省现行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范围只局限在国有企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将通过改、转、租、并、卖、破、股份合作制等各种形式,改革严权,转换机制,使以国有企业身份参加省级统筹的格局被打破。改制后,参加省级统筹国有企业个数和职工人数在萎缩,"两增两减"情况日益突出,如不研究对策,确定措施,完善办法,必将影响省级统筹的正常运转。一、企业改制对省级统筹的影响(一)、改制企业"两增两减"情况严重,参保职工减少,社会风险社会分担的能力下降。改制的企业为了减员增效,对职工进行优化组合.择优竞争上岗;劳动者为择业谋生,则从原来国有企业向外大量流动,使隐性失业显性化。下岗、失业人员迅速增加,相应参保职工人数减少。上报社保局的工资总额  相似文献   

14.
日前,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劳动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我国的社保制度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还要继续完善。社保卡能否全国联网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今明两年全国实现养老保险的省内一卡通田成平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的社会保障统筹层次比较低,并没有实现全国统筹或省级统筹。  相似文献   

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厅(局):近年来,各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为中心,在不断规范和完善省级调剂金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工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政府日前出台了《广东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方案》,提出了"分步实施"的工作计划,即先实行调剂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省级统筹,逐步过渡,最终实现统收统支的省级统筹。按照方案部署,全省性养老保险政策由省人民政府或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各地级以上市养老保险有关政策由市级政府或市级劳动保障部门制定,报省劳动保障部门同意后全市统一执行。  相似文献   

17.
推动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深化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对于提高人民基本生活水平,整体推动我国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为省级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为成都市级统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征收资金由税务部门每月逐级上解到四川省基金收入户;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征收资金由税务部门每月上解到当地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  相似文献   

18.
现将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转移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78号文)转发给你们,并请与以下意见一并按照执行。一、职工在省级统筹范围内调动工作,只办理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不转移。二、职工跨省级统筹范围流动时,应办理养老保险关系和养老保险基金的转移。基金转移额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中累计个人缴费部分。当年缴费不足12个月的个人缴费额,调出地区(部门)只转本金不计利息,职工调转后,由调入地区(部门)对调转当年个人全  相似文献   

19.
我省自实施国有企业职工退休费用省级统筹(以下简称省级统筹)以来,较好地保证了广大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为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目前仍有少数企业和地区在省级统筹中只强调局部利益,不顾全省大局,拖欠、截留和挪用养老保险基金,影响了省级统筹的正常运转和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为制止上述问题的继续发生和蔓延,维护广大职工的基本权益,稳定社会,促进我省经济发展,现就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职工退休费用省级统筹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统一思想,顾全大局。实行国有企业职工退休  相似文献   

20.
盛碧荷 《劳动者》2004,(11):26-27
作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提高基金统筹层次,达到省级统筹,甚至最终达到全国性的资金调剂,这是基金运作和基金管理改革的目标。离开这个目标,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这一养老保险的最终宗旨就有可能动摇。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省级统筹这一目标13年尤其是1998年以后的6年来难以实现,工作进度甚慢?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既有近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