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职场中又出现了个新鲜词——闪辞。闪辞一族往往干不了两三个月,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辞职或者被辞退。2010年,85后、90后闪辞后维权的案例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2.
过去这一年,是“90后”新人大批进入职场发展的“元年”,仅短短一年,“90后”已然成为职场上的跳槽“重灾区”,不少人已跳槽三次甚至更多。很多“90后”,简历上好几份工作经历罗列得一清二楚,非但没有察觉其中的问题,反而自认为体验丰富、经验多样。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总结,相关专家团队总结出“90后”跳槽中的三大致命错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90后步入职场舞台,越来越多的用人企业和职场管理层也开始关注90后们在职场和择业观上的变化。对于90后,外界常有“自我”“叛逆”“个性张扬”“脆弱”“频繁跳槽”等评价,让90后在职场中一度处于争议的漩涡中心。  相似文献   

4.
正年终"跳槽热"绝不是员工一时冲动形成的,作为用工单位,若想员工相对稳定,还是必须从提高员工满意度着手、从平时的点滴工作做起,形成良好的人才吸引和培养机制,才是留人的关键。每年年初岁末,职场总会刮起一股跳槽风,继闪婚、裸婚现象之后,职场上又频频出现闪辞、裸跳、频跳等现象。社会普遍存在的的浮躁气息以及追求更优越的岗位,总会使得职场人士加入这股跳槽风中,希望能够抓住这个时机,谋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企业核心员工和高级人才的流失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让各大企业的HR每到年终也为如何留住人才犯愁。  相似文献   

5.
正过去这一年,是"90后"新人大批进入职场发展的"元年",仅短短一年,"90后"已然成为职场上的跳槽"重灾区",不少人已跳槽三次甚至更多。很多"90后",简历上好几份工作经历罗列得一清二楚,非但没有察觉其中的问题,反而自认为体验丰富、经验多样。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总结,相关专家团队总结出"90后"跳槽中的三大致命错误。误区一:换工作,是为了体验生活镜头回放:小张的专业是计算机,但他一直不喜  相似文献   

6.
“80后”、“90后”被称为职场最难管的一群人,有人说他们是“游牧族”,常常跳槽;有人说他们是“草莓族”,一碰即烂……作为80后的他们,不论是价值观或工作观,都出现明显的裂变. 就连每天与年轻人打交道的美国迪士尼公司都难以招架,2008年召回全球高级主管,在加州总部举行领导者训练,因为,这些年轻人的离职率太高了.台湾华特迪士尼电影事业部总经理傅明明表示,这些人面试时问的问题很怪,例如,“你们公司有没有做绿色环保,有没有回馈社会”等.  相似文献   

7.
杨黎明 《劳动世界》2016,(19):44-45
“跳槽”,原本是职场中的常见现象,这在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都是或多或少会经历的事.例如在一个单位干久了,想通过换一家单位来换一种生活方式,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可近年来,我们常见到众多频繁跳槽之人,尤其是一些刚毕业的80后、90后,甚至半年之内,可以连换三四份工作.  相似文献   

8.
在职场里活跃着这么一群特殊的人,他们不讲究跳槽中的规律,也不参考什么"淡季旺季"的因素,工作想换就换,说走就走。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56.1%的职场人士第一份工作不满一年,能在第一个工作岗位干三年的,还不到10%。事实上,一年中连跳三、四次的职场人士并不少见。盲目就业、职业没目标、想获得高薪  相似文献   

9.
黎淑贞 《劳动世界》2016,(19):42-43
最近,一部《欢乐颂》火爆荧屏,剧中的“五美”不仅传播了时尚的穿衣搭配和甜蜜的恋爱心得,还演绎了职场的生存法则.尤其是以邱莹莹等为代表的90后职场“菜鸟”,一时间成为时下热议的话题. 说话直接做事任性 眼下,90后新人纷纷进入职场.与70后、80后找工作求稳定、谋高薪不同,90后普遍认为工作不只是满足生计这么简单,能够满足兴趣、实现人生意义才更重要.不过,像《欢乐颂》中邱莹莹那样心直口快的90后职场新人不在少数,他们大多娇生惯养,步入职场一段时间后依然弄不清职场原则.  相似文献   

10.
跳槽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职场人大多无法避免跳槽,不过在跳槽之际,给出怎样的跳槽理由不仅直接关系着与老东家的“情分”,同时也是新东家录用你的重要依据。日前,资深猎头在网络上发布了一张特别的排行榜,以“烂番茄指数”来标注HR最不认同的5大跳槽理由,其中,“对上份工作不感兴趣”或“职业兴趣不符”以5颗星的烂番茄指数荣登最烂榜首。  相似文献   

11.
据调查,目前很多行业纷纷进入招聘和跳槽旺季。在这场人才大战中,移动互联网等行业爆热,不少人为求“高薪高挑战”纷纷跳槽到这些行业,而房地产等传统行业仍处于相对低迷期。
  不过招聘专家提醒,一个人选择什么工作以及是否跳槽,不要赶集式地盲目跟风,而应该考虑自己的专业、工作经历、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行业和工作岗位,否则将是削足适履、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2.
业界动态     
甘肃就业援助月助7476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日前,甘肃省2015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结束。活动期间,全省人社部门共帮助7476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帮助12913名就业困难人员享受优惠政策。
  在就业援助月活动中,甘肃省人社部门以帮扶到人、岗位到手、政策到位、服务到家为目标,积极推动“五送一落实”: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送温暖,落实社会保险补贴。
  2010年至2015年,甘肃省人社部门累计帮助19.9万名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再就业。  相似文献   

13.
华龙 《劳动世界》2016,(25):48-48
作为初入职场的新人,很容易把学生时代的习惯带到职场中,从而因为某些细小的失礼行为而给自己带来很多困扰,影响了自己的前途。资深就业老师表示:“不懂职场礼节很多时候会减缓自身职业道路发展,建议职场新人在不断掌握新的工作技能的同时,也提前了解一些职场礼节,为自己的职场道路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4.
如今,职场中又出现了个新鲜词--"闪辞"."闪辞"一族往往干不了两三个月,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因为"辞职"或者"被辞退".2010年,"85后"、"90后""闪辞"后维权的案例数不胜数.据不完全统计,"85后"、"90后"发生的劳动争议占总数的三成,特别是临近年关维权持续升温.据透露,近期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的50%以上都是"85后"、"90后".  相似文献   

15.
2014年,东丰县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全县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多措并举,对症下药,组织实施了“五动”战略、“一提”计划,推动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佳绩。
  “五动”:一是产业园区“驱动”战略。近年来,东丰县加快农村产业园区建设,把产业园区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驱动轮。目前,东丰镇太合甜瓜产业园、拉拉河镇聚鲜园蔬菜种植基地已形成规模;各类产业、创业园区联动,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6.
近日,国务院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等政策措施。
  四项措施保障农民工就业创业
  会议指出,农民工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适应“新四化”同步发展要求,以人为本、改革创新,进一步做好农民工服务工作,有利于造就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劳动新军,促进扩大消费的新群体,参与城市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新市民,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宜宾市翠屏区近年来创新机制、搭建平台、强化服务、促进就业,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年年全面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2002年到今年6月,城镇新增就业26773人,再就业12864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143人;劳务转移和输出22.4万人;再就业培训13562人,培训后就业率达到60%以上;培训农民工4.2万人,连续3年获得宜宾市就业再就业工作评比第一名,2004年荣获“全省再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管理。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21个部门为成员的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把手”亲自抓就业再就业工作。制…  相似文献   

18.
卞文志 《劳动世界》2016,(22):44-45
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进行了这样一项调查,研究人员向各大公司投递了伪造的简历,简历内容基本相仿,唯一的区别在于候选人是否已经为人父母。结果发现:“职场妈妈”投递简历后收到的回复率为45.9%,无子女的职场女性简历投递后收到的回复率为78.3%;有子女的男性简历投递后回复率是72.4%,无子女的男性简历投递回复率是86.1%。报告认为男性是否有子女对求职“几乎不存在影响”,但对女性影响很大。由麦肯锡公司近期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也显示:当一位女性增加了“母亲”的身份后,人们就会潜意识地认为其工作能力下降,会在职业道路上分心,因此她们获得的机会更少。与此同时,来自康奈尔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同样显示:目前,社会上有很多雇主,都对“职场妈妈”抱有一定的歧视倾向。  相似文献   

19.
<正>就业工作就业形势总体平稳。1—3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24万人,同比减少20万人。一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同比和环比均小幅下降。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印发了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了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第二届部分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第四届中央企业面向西藏、青海、新疆高校  相似文献   

20.
开展“智汇天府”等高校毕业生线上线下招聘活动60场次,组织2万余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动态发布招聘岗位90万余个,累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10万余人……这是近5年来,内江市人才交流中心交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成绩单。这份扎实的“成绩单”背后是内江市人才交流中心始终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首位,以“入企参观+双线搭台”为促进就业做“乘法”,以“巧抓政策机遇+问需产业发展”为引才平台做“加法”,以“24小时承诺制+打包办”为办事流程做“减法”形成的独具内江特色的“温暖人社”生动实践,并取得显著的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