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高校女教师在工作-家务劳动双重压力下经常会出现职业倦怠问题。缓解工作-家庭冲突,达成二者平衡是组织和教师本人共同的期望。文章以黑龙区地区高校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女教师工作-家庭冲突情况,评估了职业倦怠的程度。从中发现近1/5有职业倦怠倾向的高危群体值得高度重视,采取措施防患未然。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大庆市石油企业133名一线男员工的调研,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工作-家庭冲突和主观幸福感的平均水平,并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出工作-家庭冲突中负向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进而给出提高员工主观幸福感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青年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体验到职业倦怠的教师对工作的积极性、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对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都具有消极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60名高校青年教师进行测查,考察了当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结果发现,工作-家庭冲突是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危险因素,而社会支持能够有效缓解工作-家庭冲突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是重要的保护性因素。基于本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建立分层次、合理化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薪酬系统,协助解决青年教师可能存在的工作-家庭冲突,并建立"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四位一体的支持性网络体系,将有助于缓解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提升青年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青年教师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高校存在着女教师大龄未婚的现象。高校工会作为教职工之家,需要把这一群体的问题纳入工作重点。通过调查访问四川四所高校参加相亲活动的90名教师发现,大龄未婚女教师性格相对较内向且个性独立,不喜欢集体活动;在择偶条件方面,较为看重对方的个性和品质;在婚恋观上,认为两情相悦是最重要的标准而非注重功利性,重视与伴侣在精神层面的交流;相亲动机与行为脱节。高校工会应从给予大龄未婚女教师心理支持与开展讲座、开展文体活动、利用工会平台牵线搭桥三方面入手,帮助她们解决择偶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女教师的人数规模、学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都获得了很大提高,为我国新时期人才培养工作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但人们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性别文化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性别角色期待,在一定程度上或一定状态下或隐或显地为高校女教师群体的职能发挥与职业发展带来了压力困扰。在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条件下,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主动学习以提升专业能力与综合知识水平,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利用网络扩大协作与支持范围等,都是高校女教师新时期缓解压力和促进职业发展的良好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黑龙江省日前召开的发展家庭服务业工作办公室主任会议上,与会代表都感到了新鲜。这种感觉来自会议日程的安排——先看他人好做法,再谈自己新目标。一天的会议,上午到哈尔滨市四家家庭服务业标杆企业现场参观调研,下午大家坐到一起集思广益确定推动全省家庭服务业发展可行措施。大家通过参照比对,心里都对本地的家庭服务业推动方向和遴选示范企业有了“谱儿”。  相似文献   

7.
解决高校高学历大龄女教师在婚恋方面的问题,对高校高学历单身青年女教师的全面发展、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以及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高校高学历大龄女职工婚恋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社会因素看,男强女弱的传统婚恋观念仍然大有市场,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价值观仍然根深蒂固。从高学历大龄女职工来看,自我评价良好、择偶标准偏高是其心理因素;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社会交往是其性格因素。高校工会对于研究解决高学历大龄女教师的婚恋问题负有重要职责:一要给与高学历大龄女教师工作上的支持和心理上的科学指导;二是利用工会平台,积极牵线搭桥做"红娘";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她们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相似文献   

8.
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且连续失业1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和残疾高校毕业生,一般被称作困难高校毕业生.他们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做好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关乎社会稳定,家庭和谐幸福.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9.
工作—家庭支持是企业为使员工更好地发挥其作为家庭成员角色的作用,缓解工作与家庭的冲突,所提供的各类正式、非正式管理措施的总称,包括工作—家庭文化、家庭友好型领导行为、家庭友好政策三种类型。实证研究成果表明,工作—家庭支持举措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工作绩效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正式、非正式的工作—家庭支持举措对员工工作影响的程度有一定差异。本文在对上述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体主动参与或被动卷入到工作场所。因此,发生在工作和家庭两个场所的行为如何相互影响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关注点。近年的研究中,学者们探寻了工作家庭冲突与促进的基本内涵、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本文旨在整理归纳前人研究成果,梳理工作家庭关系研究思路,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1.
保就业就是保民生。如何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工作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就业指导存在的不足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就业指导必须讲究针对性,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目前,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内容比较笼统,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数都是通过讲座、选修课或必修课等形式,开展一些普及性的就业教育和辅导。这些指导缺乏对特殊群体的研究分类和深入分析,导致指导缺乏针对性。因此,应该先深入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然后制定相应的就业指导策略,设计专门的内容并结合有效的方式,就业指导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周卓华 《劳动世界》2020,(11):20-21,23
全面二孩政策下,职业女性二孩生育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生育意愿受个体因素、家庭支持因素、社会公共服务供给因素、工作与家庭冲突因素、二孩生育成本因素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职业女性二孩生育意愿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国土资源厅、省农劳办牵头制订的《四川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四川省促进城市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就业工作方案》、《四川省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方案》、《四川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认真执行。  相似文献   

14.
<正>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工作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落脚点,更是以人为本、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体现。目前,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而传统行业岗位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所减少,尤其是三线城市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多数高校毕业生将就业目标聚焦到编制内,导致出现一些高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因此,当下亟需政府、企业、高校、家庭、高校毕业生五方联动,通过建立平稳有序的就业环境吸引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市场建设。构建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意义助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5.
省劳动保障厅、省教育厅、省人事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农劳办制定的促进高校毕业生、灾区群众、城市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等5类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转发,请认真执行。  相似文献   

16.
助力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已经不仅是普通的家庭和教育问题,而成为一种关注度较高的社会问题。由于社会环境因素、学校环境因素、个人主观因素等原因,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容易产生自卑、焦虑、虚荣、愧疚、敏感多疑等心理问题。因此,高校不仅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物质"扶贫",更要为他们的心理"减负"。如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心理援助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幸福和谐校园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正蒲江县就业局采取积极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取得明显成效。2014年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9%,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县就业局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的宣传,新编制和印发蒲江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方面宣传资料3000份,提升了高校毕业生的政策知晓度。同时,制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根据高校毕业生的户籍所在地,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回访工作下沉到乡镇、村(社区),就近提供服务。在县人力资源市场还设立高校毕业生报到接收窗口,做好高校毕业生报到、入户、档案等相关工作。目前,2014届高校毕业生通过报到系统注册667人,已接收447  相似文献   

18.
张铭  汪海彬  刘欢  郑翔 《劳动世界》2020,(11):40-41
高校辅导员是一门高负荷的情绪劳动工作的职业,其情绪劳动不仅影响着个人身心健康、工作效率、家庭和谐,还影响到学生管理工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研究主要对高校辅导员的情绪劳动的产生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从而让他们在学生工作中能采取合适的情绪劳动,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和个人生活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9.
人社部发[2013]43 号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35号)要求,从2013年起,对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发放对象。在毕业年度内有就业意愿并积极求职的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高校毕业生。  相似文献   

20.
高校单身女教职工由于主客观等方面原因,形成了大龄单身的事实。她们承受着社会、家庭和自身的多重压力,影响到身心健康和工作积极性,存在很多负面效应。高校党政工以及社会各方面都应当重视高校单身女职工的婚恋问题,多方协作,采取多种措施,切实解决影响到高校和谐发展的单身女职工婚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