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一流科技人才的竞争是企业市场竞争的焦点.企业在构建人才群体时应总体考虑人才的能力结构和力量配置两个方面,以求做到对人才的合理利用.对于急需人才应采取灵活的引进策略.除了对优秀人才提供优厚待遇以外,还要在企业内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有利于吸引人才、有利于激发人才潜能发挥的机制环境,尤其是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2.
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进人新世纪,国有大中型企业纷纷提出“人才兴企,人才强企”战略。全面实施人才兴企,人才强企,战略的关键,是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在经营人才上狠下功夫,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集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把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使人才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潜能,实现人才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劳动理论与实践》2013,(11):F0002-F0002
金堂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2012年,连续出台了3个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文件.在政策层面的支撑下,全县人才引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共引进各类人才344名,其中引进博士生、硕士生、副高级以上专业人才、紧缺专业人才等83名,是2011年的4.6倍.新建工业企业专家工作站2个,现代农业专家大院2个.2013年,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继续推进,目前已引进32人.人才总量的稳步增长,人才素质的逐步提高,人才环境的不断优化,体制机制的日趋完善,推进了城乡人才资源均衡配置,构筑起了人才支撑体系,为争创全省丘陵地区先进县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书架     
正《人才发展五星模型:全面提升企业人才竞争力》作者:忻榕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1定价:39元内容推荐本书介绍的人才发展五星模型,包括企业文化、团队建设、知识共享、绩效管理和组织发展五个方面。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衔接、紧密交织,构成了一个完整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这个过程远远超出了招聘和甄选的范畴,是公司留住人才、保证发展的关键。企业人才战略,不仅是企业追求利润的要求使然,更是对员工、利益相关者及整个社会负责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走人才强企之路.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战略选择。企业人才的出现、培养及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企业对人才识别标准、培养人才的途径、选拔使用人才的机制等客观环境条件。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企业不仅要为人才搭建事业平台.还要为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客观环境。  相似文献   

6.
陈宝丹 《劳动世界》2013,(12):89-89
随着近几年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快递行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物流人才各方面的要求也有了改变。本文分析了当前企业对物流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对于物流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奎一 《中国劳动》2013,(10):37-38
<正>技能人才作为企业生产建设的主力军,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这是落实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充分发挥优秀高技能人才作用,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时代呼唤。胜利油田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实践证明,此项工作切实可行,成效明显,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加强指导与协调随着2005年胜利油田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三支队伍的清晰划分和  相似文献   

8.
袁俏  崔惠静  李黎 《劳动世界》2013,(11):225-226
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优秀人才的推动。电力企业人才培训工作是培养人才、提升职工技能的手。推动企业人才培训体系的建立,形成三级培训网络,促使人才培训内部机制的形成,都是加快电力企业人才培训的手段。电力企业需要不断完善人才培训项目,促进企业培训成果转换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新兴产业发展中对技术技能人才采用学徒制、双元制、企业本位培训等模式加以开发;对于知识技能型人才可采用教学工厂和社区学院等模式加以补充;对于复合技能人才则引入能力本位模式等加以提升,从而推动技能人才培训现代化,更好地提升技能人才培训效益.  相似文献   

10.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现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骨干力量。目前,企业“技术工人短缺,高级技工难求”已成为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企业必须把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紧紧抓住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环节,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创新机制,营造环境,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1.
问:为什么说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答:首先.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小康大业,人才为本。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牢牢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关键在人才。必须把人才工作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大力开发人才资源,走人才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12.
人才的成长、人才作用的发挥.既取决于个人的内在素质.又取决于所处的客观环境。从近几年人才流失严重的企业来看,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没有合理的待遇:二是用人机制落后:三是没有和谐的环境。事实证明.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宽松的人才环境有着更为强烈的控制力和持久力.更有利于培养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13.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企业特别是边境欠发达地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黑河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短缺,特别是在新一轮人才竞争中更加处于被动和劣势。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构筑起企业人才竞争优势,是我们必须思考的战略命题。  相似文献   

14.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制约、决定企业生存发展和竞争成败的关键.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电力企业应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科学的人才观,全面实施“人才兴企业,人才强企”战略,着力打造一支具有高度事业心、责任感、团队精神和懂技术、会管理、能不断创新的一流人才队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加大人才教育培训力度人才是相对的,在某一方面是人才,在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外行:在某一时期是人才,在另一时期可能就不是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日新月异,新技术一日千里.这对电力企业员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企业要坚持与时俱进,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做到因人施教,着力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持续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使人才适应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正>成都市金堂县人社局通过做好人才引育留用,激发人才活力潜力,全面提升人才资源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环境、提高人才效能,为服务金堂县“十四五”规划和冲刺全国百强县目标贡献人社力量。今年以来,成都市金堂县人社局紧紧围绕成都市人社局制定的“1663工作部署”,确保人才赋能工作导向,贯彻落实一系列引得进、留得下、用得好的人才激励保障政策措施。人才资源情况分析专技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截至2022年,全县纳入统计的专技人才总量约1.5万人,较2016年增加0.3万人,其中事业单位1.11万人(在编0.85万人,编外0.26万人),企业及其他组织0.39万人。  相似文献   

16.
开放型经济是贸易、资本和人员可自由跨境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的经济形态。重庆市在西部地区处于核心战略地位,经济发展的开放程度不断提升,近年来,更是积极调整产业布局,引发了人才数量、结构、素质等需求的变化。调查发现,重庆市战略发展中面临的整体性人才问题和区域性人才问题并存,需要在政府引导下形成各区联动的人才机制,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重庆市的经验对整个西部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过程中认识和应对人才问题有着较大的代表性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从严治党的成果如何最终需要人民群众来给予评价,基层全面从严治党状况如何,人民群众有最直观的印象,所以基层管党治党成效如何可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完备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前提条件,专业化党内法规工作人才是管党治党的力量保证.基层党建工作者是党内法规的具体践行者,正所谓人才兴则事业兴,要继续巩固全面从严治党成果,打通党内法规在基层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应以时不我待的意识加强基层党内法规人才培养,为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8.
管理界的“80/20定律”认为,在企业效益中,80%的效益是由占员工总数20%的关键人才所创造的.因此,“20%人才”成为企业核心人才的代名词.作为HR,如何甄选识别这“20%人才”呢? 掌握“20%人才”的特点 首先,他们身上具备企业战略发展所急需的关键能力.这种关键能力可以引导、激发其他能力的生成,很有生产性价值.  相似文献   

19.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人才是关键。目前,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企业最稀有的资源。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努力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创新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创新人才,在  相似文献   

20.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许多企业通过削减用人计划或缩小经济规模确保顺利过冬;同时,应届毕业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对于薪资水平的要求也相应下调。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入复合型管理人才和更有实力的技术专才,有利于实现组织更新换代与后继力量的补充,正是企业进行战略性人力储备的最佳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