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巴蜀短波     
巴中"四学四看"、认真贯彻两个《条例》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颁发后,巴中市劳动保障局党组及时做出部署,在全系统掀起以开展"四学四看"为内容的学习贯彻两个《条例》热潮。一是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看班子成员的先进性。局党组作出贯彻《条例》的九项规定,要求领导干部带头接受监督,在贯彻执行条例中起好表率作用。二是坚持统一组织重点学,看贯彻落实条例的紧迫性。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140余  相似文献   

2.
学习?教育     
泸州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泸州市人社局近日制发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的通知》,切实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人社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地落实.  相似文献   

3.
今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施行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廉政准则》),这对于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派驻劳动保障部门的纪检监察干部,应该切实增强“五种意识”,围绕本地区劳动保障实际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好《廉政准则》,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当前面对农民工工资支付出现的新问题制定的一套具有规范化、权威性和有效性的法律保障机制。从农民工工资支付法治化保障机制的制度特点来看,《条例》的主体责任更加明确化,处罚方式强调规范化,监管过程具备严密化,监管主体呈现多元化。《条例》采取全程协同监管手段消除“灰色治理”的“梗阻”,用“法律红线”落实并明确各方的法律主体责任,以细化规定的方式打通工资支付的“绿色通道”,从而能够保障《条例》的有效落实。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民工的切身利益,《条例》主要从实践逻辑层面上落实法治化保障措施:明确不同监管主体在监督检查领域中的职能定位,对用人单位实行严格的资格认定与法律责任制,在监管领域中始终关注劳有所得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5.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当前面对农民工工资支付出现的新问题制定的一套具有规范化、权威性和有效性的法律保障机制。从农民工工资支付法治化保障机制的制度特点来看,《条例》的主体责任更加明确化,处罚方式强调规范化,监管过程具备严密化,监管主体呈现多元化。《条例》采取全程协同监管手段消除“灰色治理”的“梗阻”,用“法律红线”落实并明确各方的法律主体责任,以细化规定的方式打通工资支付的“绿色通道”,从而能够保障《条例》的有效落实。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民工的切身利益,《条例》主要从实践逻辑层面上落实法治化保障措施:明确不同监管主体在监督检查领域中的职能定位,对用人单位实行严格的资格认定与法律责任制,在监管领域中始终关注劳有所得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6.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矿山职业病的防治工作。1987年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近年来又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等一系例法律、法规。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保矿山职工的人身健康,根据当前矿山职业危害严重的实际情况,对加强矿山工业卫生监察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各级劳动行政部门的安全卫生监察机构要切实履行对矿山职业危害的监察职责,加大矿山工业卫生的监察力度,督促矿山企业依法建立健全各项有关规章制度,要明确矿山企业负责人(包括矿务局、矿山公司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尘肺病以及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有直接责任。要督促矿山企业完善各项粉尘防治措施,使本单位的粉尘作业场所达到国家或行业卫生标准,对一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遂宁市社保局紧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着力巩固思想防线、强化权力监督、改进工作作风,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积极打造一支组织信赖、社会好评、群众满意的社保队伍。注重规范,强化纪律约束坚持关口前移,强化制度建设和执行,形成了用制度规  相似文献   

8.
从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出台和实施到2006年《公务员法》的颁布,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了比较规范、科学和有效的公务员监督体制,来约束公务员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正确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但在公务员监督制度的各个具体环节都还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需要继续完善和改进,其重点是应加快促进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公务员全面职业道德体系的建立,以及公务员惩戒制度的配套法规建设和机构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9.
<正>《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已经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第4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总理李克强二○一四年四月二十五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  相似文献   

10.
杨玉凤 《劳动世界》2013,(9):157-157
选人用人公信度,就是广大党员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认可程度,它既反映被选拔任用干部在广大党员群众中的公认程度,也体现广大党员群众对党组织选人用人的信任程度。中央办公厅和中组部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和《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建立了事前报告、事后评议、离任审计、责任追究“四位一体”的干部监督链,对于完成选人用人重大政治任务,防止用人失察失误,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近日,四川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分级分层建立重点项目根治欠薪“挂联包片”制度,对国省重点项目根治欠薪工作由厅(局)领导挂帅、处(科、股、队)干部挂联、社会监督员包片,进行“点对点”指导、监督,督促重点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政策法规,确保落地落实根治欠薪制度,进一步压紧压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有关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根治欠薪工作。  相似文献   

12.
《劳动法》施行以来,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认真履行劳动监察职责,积极开展常规巡视检查、举报专查和专项大检查等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监察活动,在保障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劳动监察工作人员少、力量弱与劳动监察面广、任务重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劳动监察工作方法也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全面掌握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的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经研究,决定建立劳动用工年检工作制度,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建立劳动用工年检工作制度是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劳动监察执法的一项有效形式。通过开展劳动用工年检工作,变被动接受检查为主动自查,可以督促用人单位自觉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规  相似文献   

13.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14年4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1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9月1日起施行。(2014年4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13次会议通过)法释〔2014〕9号为正确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工伤保险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结合行政审判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一条人民法院审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在认定是否存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本人主要责  相似文献   

14.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2号《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已经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第4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总理李克强二〇一四年四月二十五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  相似文献   

15.
修订后《工伤保险条例》实施以来,对于控制和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维护职工人身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因第三人责任造成的工伤赔付方面,由于相关制度衔接配套不够等原因,致使部分因第三人责任造成的工伤职工不能及时、合理得到补偿,尤其是因第三人责任交通事故引发的伤害,工伤保险待遇应如何支付的问题,值得重视和思考.第三人责任工伤赔付难在哪随着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加,职工外出和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大大增加.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的实施意见》规定:“职工上下班途中受到交通机动车事故伤害,或者履行工作职责和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按《条例》规定认定为工伤和视同工伤的,如第三人责任赔偿的相关待遇已经达到工伤保险相关待遇标准的,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相关待遇:如第三人责任赔偿低于工伤保险相关待遇,或因其他原因使工伤职工未获得赔偿的,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按照规定补足工伤保险相关待遇.”但现实中,第三人责任事故的工伤职工要想真正落实工伤保险待遇则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6.
来信照登     
拜读了《中国劳动》2005年第10期有问有答栏目的第一问:此案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是否应该受理?笔者认为浙江省潘哲峰同志的观点值得商椎。第一,此案从劳动法的角度看就是竞业限制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应该受理。根据《劳动法》第22条“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第102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第5条“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  相似文献   

17.
<正>国务院令第652号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第40次常务会议通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第三条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事业单  相似文献   

18.
2004 年 12 月 1 日,《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 423 号,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出台。与 1993 年的《劳动监察规定》(劳部发[1993]167 号,以下简称《规定》)相比,它更明确地规定了劳动保障监察的内容,加强了劳动保障监察的处罚力度。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劳动保障监察对劳动者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利的维权手段。所以《条例》的出台应该说是更有利于保护劳动者权利的。 我国现存的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仲裁这两种争议处理体制,其受案范围的规定都过于宽泛,甚至有些地方重合。受案重合问题在《条例》出台后仍没有得到解决。这样的“双重保护”能否起到加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作用?从下面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制度上的“ 双重保护”,也可能反而令劳动者和争议处理机构都感到无所适从,陷入双重困境。  相似文献   

19.
信息     
成都市温江区:以案为鉴筑牢医保基金“防火墙”为抓细抓实医保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推动医疗领域专项治理群众身边“可视”“有感”腐败和作风问题工作走深走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保命钱”,近日,成都市温江区医保局组织召开医疗领域开展专项治理群众身边“可视”“有感”腐败和作风问题工作会暨2022年党风廉政专题会。会议集中学习了党风廉政有关精神、《成都市温江区关于医疗领域开展专项治理群众身边“可视”“有感”腐败和作风问题工作方案》等,集中观看了5部创意短视频,通报了2021年基金内部专项审计情况。  相似文献   

20.
《劳动者》2005,(3):37-37
工伤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职工权益,促进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包括工伤保险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2004年全省工伤保险工作紧紧围绕“全面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健全机构,推进扩面、完善政策、夯实基础,做衍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