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当代社会,经济社会和科技日益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服装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从服装设计到服装消费、着装各个环节都与人们的服装心理息息相关。服装情感作为服装心理的一部分,表达着设计师的审美感受及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本文通过对服装心理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探究服装情感与服装心理的关系,从服装与色彩、服装与职业、服装与场合三个层面来阐明如何依据服装心理学更好地进行服装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服装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品味越来越丰富。这就应强化现代服装设计的力度,努力提升设计时尚的空间分层,确保现代服装设计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心理需求与应用。现代服装设计的中性风格通过设计师对消费心理的敏锐捕捉与表达,凸显了服装独特的个性,使得这种品类的服装受到人们追捧。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服装中性风格设计的现实意义和中性风格的重要体现,之后阐述不同类型服装的中性风格设计,以此提高中性风格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服装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品味越来越丰富。这就应强化现代服装设计的力度,努力提升设计时尚的空间分层,确保现代服装设计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心理需求与应用。现代服装设计的中性风格通过设计师对消费心理的敏锐捕捉与表达,凸显了服装独特的个性,使得这种品类的服装受到人们追捧。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服装中性风格设计的现实意义和中性风格的重要体现,之后阐述不同类型服装的中性风格设计,以此提高中性风格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我国服装业也得到非常快的发展.市场和设计师要认识和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素材,促使传统文化中的丰富素材成为设计师创作过程中的灵感源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当前西方服装文化内涵却在中国服装市场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多数设计师们没有意识到中国当代的服装也要植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要汲取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丰富中国当代服装的内涵和修养,促使中国的服装不再是“没文化的设计”.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探析了我国服装市场如何才能创造出既具传统文化特色又不失国际时尚的,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装品牌.  相似文献   

5.
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艺术因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影响了几代服装设计师的艺术理念及设计风格.当代设计师更是顺应个性化时代的需求,从充满魅力的新哥特艺术中汲取灵感,诠释当今时尚潮流的新风貌.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扩大,我国社会逐渐呈现出老龄化.中老年消费群体巨大,因此开发中老年消费市场的趋势锐不可当,对于服装行业来说这个市场充满发展的潜力.中老年女装设计要根据中老年女性的心理、生理特点来开发出适合的服装.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我国服装业也得到非常快的发展。市场和设计师要认识和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素材,促使传统文化中的丰富素材成为设计师创作过程中的灵感源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当前西方服装文化内涵却在中国服装市场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多数设计师们没有意识到中国当代的服装也要植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要汲取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丰富中国当代服装的内涵和修养,促使中国的服装不再是"没文化的设计"。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探析了我国服装市场如何才能创造出既具传统文化特色又不失国际时尚的,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装品牌。  相似文献   

8.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水平和消费需求随之提升。在服装设计师对涉及廓形、色彩、材料、部件等流行趋势的分层素材的选择和搭配中,为使服装设计的时间大大缩短,利用现代计算机数据库的技术功能,对当前的服装设计元素流行趋势模型进行优化,根据模型对服装进行产品的创新研发,且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协助下,将其推广至服装的整体产业当中。  相似文献   

9.
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艺术因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影响了几代服装设计师的艺术理念及设计风格。当代设计师更是顺应个性化时代的需求,从充满魅力的新哥特艺术中汲取灵感,诠释当今时尚潮流的新风貌。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信息科技为主要技术手段的互联网时代也逐渐拉开帷幕.处于现代化发展如此迅速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追求自己的个性,对设计的个性化需求也愈来愈大,这种追求个性化独立发展的趋势也促使了产品向个性化定制方向发展.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不仅很好地整合了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个性化定制产品的发展与设计学的升级.本文对个性化产品的含义、现状、特点以及设计学的升级作了一个简要的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互联网时代下推动个性化定制产品的发展与设计学的升级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扩大,我国社会逐渐呈现出老龄化。中老年消费群体巨大,因此开发中老年消费市场的趋势锐不可当,对于服装行业来说这个市场充满发展的潜力。中老年女装设计要根据中老年女性的心理、生理特点来开发出适合的服装。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消费需求发生了改变,在关注实际功能的同时更加重视美观和使用安全。因此,对消费心理的研究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以消费心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代消费心理的主要表现形式研究,分析包装设计中可以采用的心理功能技巧,分别从材料要求分析和绿色消费心理等方面详细阐述消费心理对包装设计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商品的价值,满足消费者的高标准、高要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当今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高。要想有效激发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设计师就必须要对商品采取特色化包装,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到包装设计中,借此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鉴于此,本文浅谈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的基本形式,在此基础之上对地域文化在包装设计之中的融入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外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过程中运用中国服装元素的异同之处。全文分别从相似以及差异两个面进行阐述,并引入Shiatzy Chen、Vivienne Tam等著名服装品牌作为案例加以佐证,目的是通过这些世界著名服装品牌设计师运用中国元素的独到之处来揭示中西方服装设计师对中国元素使用的差异,以有助于我国服装设计师在作品设计中更好地汲取多元文化,以便让中国风尚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其魅力。  相似文献   

15.
音乐与服装设计都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它们既独立又统一,在服装设计中可以看到音乐元素的存在。音乐给了服装设计师灵感,不同的音乐风格带来不同的设计风格,将音乐融入服装设计中,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穿着体验。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外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过程中运用中国服装元素的异同之处。全文分别从相似以及差异两个面进行阐述,并引入Shiatzy Chen、Vivienne Tam等著名服装品牌作为案例加以佐证,目的是通过这些世界著名服装品牌设计师运用中国元素的独到之处来揭示中西方服装设计师对中国元素使用的差异,以有助于我国服装设计师在作品设计中更好地汲取多元文化,以便让中国风尚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其魅力。  相似文献   

17.
服装面料设计就是对服装的面料进行二次加工与设计,创造过程中采用传统和现代的装饰手法,通过重组、再造来提升对面料的再一次创新设计,设计出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服装.在时代不断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审美也不断在变化、不断在进步,对服装的款式面料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现代许多权威性服装大赛和高级成衣的创意设计中,面料已经成为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之一.唐代服饰面料在千年的历史洗礼中始终发挥着自己的光芒.在自然文化传承过程中,人们去粗取精,传承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精髓和智慧,具有独特服饰文化意义的文化元素也逐渐被应用到了服饰设计的各个环节,具有积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今东西方的设计思维与风格也在不断进化,而禅的思维在东西方文化中,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禅"所意味的朴素、简约、自然、清新明净、宁静祥和的意境,更多的还是代表设计师的内心世界,"禅"以一种非常高的精神文化形式融入进服装设计中,使服装的设计被称之为艺术设计的同时,还必须要超越人类表象的情怀,反映设计师的内心世界,让设计师的内含表达得更为明显,这是专为设计而设计所达不到的,也不是单单由服装本身的简单、空洞所能表达的,对于服装中禅文化的理解更多的还是在精神层面上,应该是一种由矛盾、激情渐渐升华出的平淡,而不是一无所知的平淡,"禅"的韵味才会尽显在服装艺术当中。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信息科技为主要技术手段的互联网时代也逐渐拉开帷幕。处于现代化发展如此迅速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追求自己的个性,对设计的个性化需求也愈来愈大,这种追求个性化独立发展的趋势也促使了产品向个性化定制方向发展。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不仅很好地整合了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个性化定制产品的发展与设计学的升级。本文对个性化产品的含义、现状、特点以及设计学的升级作了一个简要的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互联网时代下推动个性化定制产品的发展与设计学的升级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中国以及世界新增加的城市也日趋上升,城市和人口的扩增直接面临的问题就是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交通是城市经济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交通实质上掌握着一个城市发展的命脉。基于目前的现状,如何改变大城市交通瘫痪,小城市交通堵塞的问题成为了一个在城市交通设计中不可忽视且极其紧迫的问题。而在这些设计过程中,文化心理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要解决问题,必定是要从社会现状和大众心理出发,本论文尝试分析目前城市交通设计中的文化心理因素,希望参与城市交通建设的设计者们在城市交通设计过程中可以作为参考,能从文化心理方面给城市交通设计提供思想指导,为解决大中城市的出行带来实质性的解决问题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