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的内疚     
正我10岁那年,父亲随东北建筑工程公司支援大西北去了。父亲离家不久,爷爷死了。爷爷死后不久,妹妹出生了。妹妹出生不久,母亲病了。医生说,因为母亲生病,妹妹不能吃母亲的奶。哥哥已上中学,每天给母亲熬药,指挥我们将家庭乐章继续奏下去。我每天给妹妹打牛奶,在母亲的言传  相似文献   

2.
我一想起父亲去世前后的情景,我的心就像被锥子刺一样地疼。平时父亲除了有老年高血压病外,没有其他的毛病,那天早晨父亲一起床,就喊头难受得厉害,从厕所出来就晕倒了。虽然父亲很快清醒过来,但不知父亲究竟患了什么病,母亲一时没了主意,正好我前去看望父母。我说:"不能忽视父亲的病,要上大医院把病诊断清楚。"我和母亲认为,家附近虽然也有个小医院,但是我们总觉得那的医生的  相似文献   

3.
母亲是红花父亲是绿叶我是一只快乐的小蜜蜂我在红花中吮吸我在绿叶上舞蹈母亲是河水父亲是太阳我是一棵小小草蜂我享受着河水的滋润我沐浴着太阳的温暖母亲是大陆父亲是台湾岛我是横跨海峡两岸的彩虹桥我连着母亲我连着父亲父亲、母亲和我$浙江省浦江县浦阳一小@张莉莉  相似文献   

4.
《北方人》2006,(5)
周一上班还没坐稳,就接到老妹的电话说母亲昨晚摔倒,股骨头摔断了,正在医院里。母亲是一个苦命的人,9岁失去父亲。不到50岁,我的父亲病故。后来母亲又做了乳腺癌全切手术。前年,又双目失明了。77岁的高龄,加上糖尿病晚期,而今,她有可能从此站不起来……母亲她现在怎么样啊?眼睛看不着,又不能动,一定很难过,很上火吧!我随着火车的车轮声,仿佛听到母亲在医院里痛不欲生的哭嚎,我的心一路上都在紧缩着,泪水不住的流出来。赶到医院已是傍晚时分了。从电梯下来,直奔418病房,还没进门,远远就听到母亲的说笑声,我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母亲她不会是精神失常吧?“谁来了?是东东吧?”母亲听到脚步声,睁开无光的眼睛,伸出了胳  相似文献   

5.
今天是母亲的生日,在这个日子,我这个做儿子的本该陪伴在母亲身旁,为她庆贺生日,而我却在千里之外的一个偏远小镇的工地上。母亲22岁那年经媒妁之言嫁给了28岁的父亲。当时的母亲是村中的一枝花,父亲是人民公社的会计。可父亲的家当却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的那种寒伧。分家时,他们得到的全部财产就两间土砖房和一张桌、两副碗筷。  相似文献   

6.
周礼 《百姓生活》2010,(1):28-28
我最难忘的就是父亲的脚步声,10多年来,它一直在我的耳畔萦绕。 我6岁那年的夏天,母亲在地里劳作.顽皮的我悄悄爬到田头的一棵树上,一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造成右手手腕脱臼。母亲把我送到镇医院时,父亲正在乡上的砖厂上班,他是厂里的技术工,平常很少回家。  相似文献   

7.
那个深蓝色的诺基亚手机,是父亲生前的挚爱。送走父亲那天,我悄悄把手机留了下来。父亲的照片挂在墙壁上。他微笑着,不知疲倦地关注着他和母亲的小家。一尘不染的餐桌上,放着父亲的手机,母亲对着父亲的遗像说:老头子,手机就在桌子上,看到了吧?  相似文献   

8.
隋晓方  红树 《新天地》2012,(10):38-39
一1961年,我10个月时,父亲去世了。母亲爱极了父亲,父亲离世后,母亲就精神失常了。5岁时,母亲精神状态好转了,我才从幼儿园阿姨身边回到母亲身边,直到那时我才知道,我还有一个母亲,她叫郑启梅。母亲是个工作狂,那时,母亲在大连市妇联做宣传工作,没日没夜地下乡,很少管我和大我3岁  相似文献   

9.
余平 《老友》2008,(1):27-27
早上我正准备上班,就听见父亲叮嘱母亲说":丁同志,炉子上烧着水,我下楼锻炼身体,水开了别忘了关炉子,灌水小心别烫着了。"母亲应道":你去吧,早点回来,能跑几圈就跑几圈,别逞能啊!"当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我的父亲母亲在互相叮咛中开始了他们一天平平淡淡的日子。  相似文献   

10.
我还在读小学时,亲生父亲就在一场车祸中遇难。我痛心地以为,父亲走了,从此世界上不会再有一个男人像父亲一样爱我。而继父的出现,消除了我心底的隐忧。一个冷冷的冬日,母亲带着我走进继父的家。我至今还  相似文献   

11.
最疼我的是母亲?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那时父亲在北京的一个国家机关工作,除了星期天和节假日,他都是早出晚归。家里就我和母亲两人。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冬天不至于冻着就行。在吃上,可就非  相似文献   

12.
石兵 《山西老年》2010,(8):44-45
从懂事那一天起,我就感觉母亲是恨父亲的,父亲做的每一件事都会被母亲诟病,母亲一见到父亲,便开始无休无止地指责,小到衬衫上掉一粒纽扣,大到家里添置一套家具,只要是父亲经  相似文献   

13.
程应峰 《社区》2009,(17):62-62
节假日.或是有关父亲母亲的重要日子,若无法及时回老家,我就会给眷恋乡土的父母打个问候电话。平日,只要父亲在家,都是父亲接电话,母亲是很少接电话的。但感觉得到,这样的时候,母亲总在一旁侧耳倾听.有时还会插上一两句话,大多是关爱问候之类的话语。父亲出门办事不在家时,寡言的母亲才会接听电话。  相似文献   

14.
《北方人》2008,(5)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母亲是父亲费尽心机才追到手的。那时,母亲几乎天天唠叨,说父亲见到她的第一天,就要求住在她家,借口是天黑路远,回不去了;说父亲为了追她,不惜冒着被处分的危险,半夜从部队跑出来坐火车去看她;说父亲最后还是为她挨了处分,肩章上被撸掉了一颗星……父亲和母亲的生活不算幸福,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5.
任蓉华 《老友》2011,(11):41-41
父亲经人介绍找了个老伴的消息.是我从小卖部李姨那里听来的。我猛然间感觉,自己欠了父亲太多,过去我常以工作忙为由,很少去关心形单影只的父亲。母亲过世已经7年了,7年前的那段往事依旧历历在目。母亲外出买菜时,一个趔趄摔倒在地。送入医院被诊断为脑血栓,在床上昏迷了将近两年。两年间,父亲整日整夜地守候在她的床前。  相似文献   

16.
乡下的母亲打来电话,说父亲病了。我和老公回老家接来父亲,想在城里的大医院给他做一个全面检查。结果出来,并无大碍,只是血糖有点偏高,让他以后在饮食起居上注意点。父亲脸上的阴霾,终于一扫而光。  相似文献   

17.
爱情纽扣     
父亲第一次突发脑溢血是在去年春天,那次,经医生全力抢救方转危为安。他在医院住了两个星期,就强烈要求出院。我其实希望父亲能在医院多住几天。自母亲病逝后,他一个人守着空空荡荡的大屋子,太寂寞了。回到家收拾停当,父亲叫我在床边坐下,他从床头柜里拿出一个布包说“:听说得过脑溢血的人,很容易复发,复发了就很难过那个坎儿,我害怕出现那种情况,所以,提前给你交代一些事。”我说“:爸,你好好的,说这些干什么!”父亲摆摆手,打开了那个布包。布包里有存折、房产证之类的东西,父亲一一交到我手里,又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块花手绢。我以为是什么贵…  相似文献   

18.
在我的印象中,父母的感情很好。可近几年,人越老越孩子气,常常因一件小事红脸。几年前,我在部队被选改为士官不久,母亲就吵着让父亲到部队看看我,顺便到南方城市转转,说看到他在家里晃悠就烦;而父亲却叫母亲到部队探亲,到我这里住上十天半个月也好,说听到她唠叨就生气。  相似文献   

19.
晓蓉 《社区》2006,(10)
在我4岁那年夏天,母亲就病逝了。我还恍惚记得母亲去世1年多以后,就有许多亲戚朋友要给刚过30岁的父亲再介绍个女人,但都被父亲回绝了。父亲说:“晓蓉妈走的时候,最放心不下的是,她死后女儿有了后妈受气,那事等晓蓉长大再说吧。”我七八岁的时候,就常听人说后妈是世界上最坏的女人,心毒如蝎,一旦有了后妈,父亲的感情铁定要倾斜。我便时刻提高警惕,严防别有用心的人乘虚而入,不但毫不客气地撵走那些前来说媒、可能置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有时还跟踪父亲,严密监视,一旦发觉蛛丝马迹就哭闹耍泼,搅得父亲束手无策,几天都不得安宁。10岁那年,在…  相似文献   

20.
终于说动父亲和母亲,去作一次体检。母亲起先有些不情愿,几十年来她都是病后求医。在她看来,没病花钱问诊,显得过于奢侈。但禁不住我再三劝导,她还是勉强答应了。从儿时至青年,每逢我生病,父母都如影相随,饭食不香。而我带着他们走进医院,这是第一次,一路上,父亲和母亲沉默不语。清晨的阳光,照耀着他们略显苍老的面庞。春节时,他们去染过一次发,现在,白发新生,半白半黑,恰似故乡那白墙黛瓦的老屋。医院里静悄悄的。在一台仪器前,他们彼此谦让着。母亲瞪了父亲一眼,父亲这才解开衣扣,躺了上去,露出瘦而扁平的腹腔。母亲不敢看医生,也不敢看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