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在《略论共和革命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提出:“辛亥革命的根本性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就其主要内容和主要特征来说,是一次实践‘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共和革命’”,“我们完全应该在中国近代史上为‘共和革命’立名”(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基于同样理由,我认为,作为辛亥革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准备和表现的清末革命思潮,可以称之为共和革  相似文献   

2.
杨毓麟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宣传家。他一生追随孙中山、黄兴奔走革命,以务实、勤勉、激进而著称于世。他力主“中央革命”,多次图谋打入清廷内部,实行反戈一击;积极参与响应华兴会策动的长沙起义和在上海发动的鄂、宁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又亲制炸弹,组织暗杀团,对清廷要员实施暗杀。他还是著名的《新湖南》一书的作者,先后担任过《游学译编》、《神州日报》、《民立报》等多种报刊的总主笔或撰稿人,撰写了大量社论和时评,“皆能言人所不敢言”①,为辛亥革命大造舆论,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黄兴赞誉他…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精品,如今已成为中国和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优秀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和《司马法》,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最近,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杨善群著的《孙子评传》(以下简称《评传》),阐述这三部兵法的作者孙武、孙膑、司马穰苴的生平业绩和军事思想,取得了可喜收获。这里谨就该书在理论分析和材料考订上的成就,作一简要的评介。 孙子的军事思想,是《评传》论述的重点。作者把它分成“战争取胜的要素”、“军队的组织和建设”、“指导全局的战略原则”、“临阵击敌的战术技巧”、“特殊的战斗方法”、“军队的后勤”等六方面的内容来进行评析,在每一项内容之下又分为若干论点。这样的剖析,充分展示了孙子军事思想博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十年磨一戏”。胡叔和的《曹高评传》不是戏,却也经历了十多年的磨硕,才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作者说:“我是把它作为与曹禹展开心灵对话和自己与病魔作战的一种生命力和表现形态公之于世的。”正是在这种严肃认真的思想指导下,经过艰苦的劳动,才使《评传》在众多的曹高研究专著中显示了自己的特色。评传的写作,顾名思义既要介绍人的生平与思想活动,又要评论有关作品,因而必须妥善地处理“传”与“评”的关系。“传”这个人,就是“传”他的作品,“评”这个人,也就是“评”他的作品。曹禹是一位杰出的有独创性的戏剧…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人物个案研究难以深入的状况下,一部着眼于分析领袖与群体间人际关系的专著,以其独特的立意创新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流畅的文笔,而为读者瞩目。这就是武汉大学出版社推出的,由萧致治教授主编的《领袖与群伦——黄兴与各方人物》。《领袖与群伦》是一本探讨辛亥革命时期以黄兴为中心的人际关系专著,也是研究辛亥时期人物群体的创新之作。主编者打破了就人物论人物的传统格局,着眼于从黄兴的人际关系中,探究其思想内涵和伟大风范,这无疑拓宽了黄兴研究的范围,也有助于辛亥革命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更为可贵的是,它开辟了历史人物研究的新途径——个体与群体间的关  相似文献   

6.
近读沈智《辛亥革命前后的女子报刊》文(载《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中华书局,1983年。)发现有这样一段文字:“1912年1月,上海成立了神州共和协济社,一致推选宋庆龄为名誉会长。”阅罢颇感疑惑,查1912年3月22日《时报》刊《神州女界共和协济社开会纪事》中列有同年3月16日该社成立大会上领导成员选举结果:“名誉社长孙中山夫人、伍廷芳夫人、吴芝瑛君、刘青侠君。”孙中山与宋庆龄于1915年10月才在日本东京结婚,宋庆龄怎么可能在1912年初成为“孙中山夫人”呢?显然,这里所谓“孙中山夫人”实指孙中山的原配夫人卢慕贞。另外,1912年宋庆龄正在美国佐治  相似文献   

7.
<正> 汝信、王树人、余丽嫦主编的八卷本二百万字的《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以下简称《西传》),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我国第一部评传体西方哲学史著作,它对从泰勒斯到罗素90余位西方重要哲学家的生平活动及其哲学思想作了评述,基本上反映了从古希腊罗马到二十世纪上半叶两千多年西方哲学史的主要内容。这部评传内容充实,史料丰富,形式活泼,兼顾普及与提高,比较集中的反映了我国对西方哲学史研究的新成果。李泽厚同志认为“它的水平在国内同类著作中已大大前进了一步。”(《读〈西  相似文献   

8.
一本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的书●晋圣斌《陆世仪评传》(葛荣晋、王俊才著)作为匡亚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近日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以来对陆世仪生平、学术以及思想的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第一部系统研究陆世仪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周公只有零星的研究,难见系统的成果。辜堪生教授和李学林副教授撰著的《周公评传》(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以下简称《评传》)一书,对周公的生平及其思想的方方面面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述评,为学界所鲜见,为学术园地增添了新的硕果。可以说,它是中国文化史  相似文献   

10.
<正> 凡是稍懂历史的中国人,都知道辛亥革命及其领导者孙中山,但对其他领导者则不一定知道,甚至一无所知。一般外国人就更不必说了。从事历史研究和教学的人,都深知除了孙中山之外,还有一批革命领导人和孙中山一起领导了这场伟大的革命,其中最突出的是黄兴。但是研究孙中山、推崇孙中山的甚多,研究黄兴、推崇黄兴的却甚少。即使对黄兴有所研究,但多局限于就事论事,对他在辛亥革命中的贡献多估计不足,评价偏低(年谱除外)。一部辛亥革命史固不可没有孙中山的革命史实,如果没有,就等于去掉辛亥革命的灵魂;也不可没有其他革命领导人、众多的革命战士及广大人民的斗争史实,如果没有,就等于去掉辛亥革命的血肉之躯。黄兴作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忠诚拥护者和辛亥革命的杰出领导人,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功甚伟。  相似文献   

11.
井勿幕是辛亥革命时期陕西资产阶级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辛亥革命时期所做的出色成绩,赢得了孙中山先生的高度评价,称他为“后起之秀”、“西北革命巨柱”。黄兴、吴玉章、熊克武、张奚若等辛亥革命的亲历者对他在这一时期的活动也都深为赞许。过去学术界对井勿幕在这一时期的活动研究探讨甚少,为此,本文试图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尝试,以期抛砖引玉。 走上革命道路 井勿幕,字文渊,1888年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一个地主兼商业资本家家庭。《辛丑条约》签订以后,随着中国社会危机的日益严重,他的家  相似文献   

12.
西周晚期,厉王被国人流放,出现了一段“共和行政”。这是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政治事件。中国历史就是从“共和”元(公元前841)年起始有确切纪年的。关于“共和”含义即“共和行政”的历史真象,因史籍纪载歧异,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至今仍未定论。本文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作一番新的探讨。 《史记·周本纪》云:“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索隐》引《汲冢纪年》曰:“共伯和干王位。”引《鲁连子》曰: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近50年内,何景明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生平经历与著述论考,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研究,关于“何李之争”的探讨,对复古理论的评价。研究成果包括37篇学术论文,一部《何大复集》点校,一部资料汇编和一部“评传”。50年的研究,对何景明创作及复古理论的评价经历了由否定到逐步肯定、由片面认识到全面总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以后,许多人为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实行共和制度的国家感到欣慰或自豪,梁启超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我国由五千年之专制一跃而进于共和,旧信条横亘脑中,新信条未尝熏受,欲求新政体之圆满发达难矣。”(《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这个预言很快就被日渐混乱的政治证实了。  相似文献   

15.
董蔡时先生撰写的《曾国藩评传》1996年11月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董蔡时先生是著名的太平天国史和湘军史研究专家。近几年来,已有好几本关于曾国藩的书出版。董蔡时先生的这本《曾国藩评传洲别具一格,有鲜明的特色。第一,提出了很多独到的学术见解。董先生长期研究太平天国史,辛勤笔耕,积三十余年治学之经验和心得,厚积薄发,集大成于《曾国藩评传》。《评传》对曾国藩标榜“诚”、‘“信”、“仁爱”等道德观念作了行为上的剖析,指出:曾国藩强调“诚”、“信”、“仁爱”等,实际上并未普遍践行,而仅仅实行于与其党同代异的地主…  相似文献   

16.
对郑板桥的研究,由于生平史料少,特别由于这位卓越艺术家跨越三个领域的卓绝创造,因而对把握评价他都带来一些困难。由湖南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陈书良撰著,巴蜀书社出版的《郑板桥评传》为国内第一本郑板桥传记专著,是郑板桥研究的可喜硕果。读者可以透过评传,一窥其人其艺的风采和艺文思想的深度。  相似文献   

17.
关于“共和行政”若干历史问题的再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共和”之争“共和行政”是西周晚期发生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政治事件。而关于“共和行政”的历史真像,尚存歧见,主要集中在《史记·周本纪》与《竹书纪年》关于“周公、召公二相行政”与“共伯和干王位”两种不同说法的争论上。本世纪,顾颉刚先生著《共和》一文①,广稽众说,详加比论,认为“从《史记》不如从《纪年》”。从此,《纪年》说一枝独秀,大有定论之势。对此,我颇有疑惑。如《史记·二诸侯年表序》说,导致“共和行政”的国人暴动乃是公卿贵族发动的,目的不过是要驱逐暴虐的周厉王,“并无推倒文武以来王统的意图…  相似文献   

18.
《秦政记》、《秦献记》,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的斗争中写出的反复辟战斗檄文。今天在深入批林批孔的斗争中读这两篇文章,更能感到它强烈的尊法反儒的战斗气息。 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制度,但是,“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了,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相似文献   

19.
刘曼容 《学术研究》2001,(10):125-126
张磊的新著《孙中山评传》 ,于 2 0 0 0年 11月由广州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作者集 4 0余年研究之精华的又一部力作。读后《孙中山评传》 ,深感作者对孙中山的研究在不断地与时俱进 ,不断地向新的高度伸展。作者在《孙中山评传》一书中 ,运用新视角评述孙中山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拓性的论点。下面仅从孙中山的历史定位、孙中山的文化取向、孙中山的普遍意义等几个方面作一粗略介绍。(一 )孙中山不仅是伟大的爱国者、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而且是中国近代化前驱。过去很长一段时期 ,对于孙中山历史地位和作用的定位是 :伟大的爱国者、民主革命先…  相似文献   

20.
纵观 50年来的黄兴研究 ,学术界对辛亥革命前黄兴的表现 ,一致给予了充分肯定 ,认为他在组织革命政党、领导武装起义、开展革命宣传 ,以及筹集革命经费等方面 ,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为推进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发挥了巨大作用。研究者的分歧 ,集中在民国初年。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 ,对黄兴的言行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从而在评价上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观点。有的说黄兴“日以右倾” ,有的说在他身上妥协性“已占了主导地位” ,“随着他革命意志的衰退 ,在组织上也走上了分裂的道路。”影响所及 ,在人们眼里 ,黄兴就成为当时右倾路线或称妥协派的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