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承光 《江汉论坛》2003,(5):110-112
在目前的公司并购中,缺乏兼并法和收购法等重要法律;即使有相关的规定,但也不明确;有关公司并购的法律、法规、规章既不配套,也不统一;行政非法干预或包办现象严重;缺乏统一的并购审批机关.对此,应尽快构建并购法律体系;设立国家专门的并购机构;完善司法管辖权的内容;强化民事赔偿的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这样一类并购现象,并购企业是大公司,并购目标是知识型和技术型创新小公司,并购的目的是大公司获得新的知识资源和技术资源,创新小公司获得大公司的资金优势、组织资源和营销能力,将这类并购称为BKT并购。本文对BKT并购的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认为BKT并购是跨国公司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它的研究对于我国企业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证券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公司并购一直倍受关注,但并非所有并购都能获得预期收益.文章从传统金融经济学、行为公司金融和中国市场特色三个角度对公司并购的动因进行了总结,提出:要合理解释中国市场中公司并购所表现出的种种"异象",就必须对以上三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4.
傅璇 《兰州学刊》2005,(5):132-134
基于企业并购交易模式中实证理论,本文分别从主并公司与目标公司的角度,深入剖析了不同并购交易支付工具的财富效应与适用情境,提出了主并公司与目标公司并购交易模式的选择标准与策略.针对国内企业并购交易模式发展现状,笔者也提出了推动中国企业并购交易工具多元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公司并购的法律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的公司并购中,缺乏兼并法和收购法等重要法律;即使有相关的规定,但也不明确;有关公司并购的法律、法规、规章既不配套,也不统一;行政非法干预或包办现象严重;缺乏统一的并购审批机关。对此,应尽快构建并购法律体系;设立国家专门的并购机构;完善司法管辖权的内容;强化民事赔偿的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6.
王鹤 《理论界》2008,(4):81-82
近年来,公司并购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但在并购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一些问题。尤为突出的就是债权人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债权人在公司并购中的现状及相应的保护措施,以期在公司并购中债权人的利益能得到切实保护。  相似文献   

7.
刘丽园 《兰州学刊》2009,(5):138-141
商务部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涉及一系列企业并购制度上的热点问题。该案是两个外国公司之间的并购,但我国反垄断法仍有管辖权。对并购的反垄断审查不应考虑反垄断法之外的目标。收购汇源也不属于国家安全审查的范围。该案标志着我国企业并购制度正在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跨国并购是强势国家通过其跨国公司打造全球生产体系的重要手段,在跨国公司的"中国攻略"逼迫下,我国民族企业普遍处于不利局面.跨国并购通常具有显著的周期性,通常与全球经济的活跃度保持同步.在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公司并购行为急剧减少情况下,2008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步伐明显加快.反周期的海外跨国并购,符合中国推行"走出去"战略,是培育与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跨国公司,维护产业安全的重要尝试.金融危机为民族企业低成本跨国并购海外战略性资产和资源类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跨国并购后知识获取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购海外拥有先进技术的公司并以知识转移形式获得该公司技术,已经成为国际上许多企业获得所需关键技术和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并购主体要实现并购目标,对跨国并购后知识获取的影响因素要予以关注,这些影响因素包括:内生性因素(知识的默会性和嵌入性);主导性因素(战略意图和知识转移能力);情境性因素(距离以及东道国);支持性因素(跨国知识转移机制、人力资源以及技术关注度)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风险资本支持型公司的项目融资为动因,基于公司上市与并购价值的无差异性,建立创业者和风险资本退出策略的均衡模型。在模型构建中首次引入证券市场环境、上市成本、并购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对公司IPO退出的均衡价格和上市概率进行理论及实证分析,探讨了产品市场竞争、信息不对称、证券市场环境、收购方议价能力、上市成本和并购成本等因素对退出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企业并购中的法律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并购作为企业组织规模扩张的有效手段在世界许多国家普遍采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第一起企业并购案例开始,企业并购在范围、形式和数量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同时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但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不少法律问题需进一步完善,以保证企业并购行为的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风险资本支持型公司的项目融资为动因,基于公司上市与并购价值的无差异性,建立创业者扣风险资本退出策略的均衡模型。在模型构建中首次引入证券市场环境、上市成本、并购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对公司IPO退出的均衡价格和上市概率进行理论及实证分析,探讨了产品市场竞争、信息不对称、证券市场环境、收购方议价能力、上市成本和并购成本等因素对退出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欧美并购规制政策中效率条款的演进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美是较早制定和实施并购规制政策的国家,经过长期司法实践和多次修改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企业并购法律规制体系.从欧美近百年并购规制政策的演进历程可以看出,效率作为并购竞争效果评估的肯定性因素日益受到重视,并购规制政策中效率条款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只要并购带来的效率能够强化并购企业采取有利于竞争和有益于消费者的行动能力和动力,从而抵消并购可能给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反垄断当局就不会宣布并购与有效竞争不相容.中国是处于转型经济中的发展中大国,并购规制政策中需要考虑效率因素,经营者集中竞争评估指南中也应设立效率条款,以体现并购规制政策的价值取向,协调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1997年和1998年是我国企业的"并购重组年".我国的企业并购有以下特点:一是国有股与流通股共存, 企业并购过程较为复杂;二是政府干预较多;三是企业并购大多是强弱联合,而不是强强合并;四是企业并购的支付方式较为单一.一般来说,企业并购所创造的财富效应主要表现为协同效应,即A公司和B公司并购后的价值要高于并购前各企业创造价值的总和.目前,企业并购整合的时机已逐步成熟,也有望成为今后的重要投资主题,随着企业并购财富效应的进一步扩散,逐利资金将会不断寻找和挖掘获利机会.  相似文献   

15.
由于公司并购多被视为利好消息,这使得内幕交易常伴随着公司并购而生.邓军内幕交易行政处罚案充分表明,认定公司并购中的内幕交易存在几个特殊难点.为更有效地规范公司并购中的内幕交易行为,我国<证券法>应明确设定认定外部人内幕交易的条件,应结合并购事实发生的几率与影响认定并购案中的内幕信息,并规定并购案中内幕信息的成立时点.  相似文献   

16.
在代理成本理论中,管理者持股和公司并购(或接管)都是缓解管理者与股东代理冲突的有效机制.然而,这两种机制的作用及其在我国制度环境下的实际效果,学术界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以1999-2006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公司并购中管理者持股缓解代理冲突的作用机理进行直接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公司的并购行为是管理者与股东代理冲突的表现形式,而且代理成本也能显著解释连续并购频发的现象:我国管理者股权激励不足,无法对管理者的并购动机施加直接的积极影响,但管理者持股可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从而抑制管理者毁损股东价值的公司并购动机.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并购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是分别在购买形式的并购与股权联合式的并购下使用的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不仅会计处理过程不同,同时也会对合并后公司的年度会计报表产生不同的影响.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应用之争一直存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已经禁止了权益结合法的使用.在我国,权益结合法仍可在公司合并中使用,但明确规定了其适用范围,即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采用权益结合法,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使用购买法处理.既然我国目前尚存在使用权益结合法的空间,那么相关部门就应当重视使用权益结合法的企业,避免权益结合法被滥用,并尽最大可能发挥权益结合法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为最终与国际标准接轨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风潮愈演愈烈,将危害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进而威胁国家经济安全。一向标榜“自由贸易”、“自由投资”的美国对外资并购却进行严格的管制。因此,有必要借鉴美国外资并购管制制度,完善我国外资并购管制法律体系,设立外资并购管制机构,建立外资并购听证制度,建立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防范体系,并加强国家协调与合作,以确保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乃至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动态的Stackelberg产量竞争博弈为基础,说明外资并购中国企业会成为持续性的动态过程。如果对外资并购不做任何规制,不仅国家总体福利水平会持续下降,而且技术创新能力受到抑制,国家产业安全受到威胁,政府有必要通过政策体系维护产业安全。  相似文献   

20.
外资并购作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第三次浪潮",有其投资领域更宽、我国利用外资渠道更多;并购企业增多、发展潜力巨大;投资环境更加完善、外商合法权益有更好保障等机遇.但外资并购也会带来垄断、并购社会成本增加、效益恶化、政府调控能力与定位角色跟不上等新的弊端.对此,本文提出了按世贸组织法规统一要求建立健全我国企业并购法律体系、确定外商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制定外资并购细则,构建反垄断法体系、界定我国政府在外资并购中的权力界限等趋利避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