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伯林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3(4):125-129
作为先锋派诗人的代表,海子诗歌中的意象创新表现在以"水"为主体意象和与之伴生的辅助意象所建构的个性化意象体系上.本文旨在探讨其诗歌中的"水"意象的传统继承与个性创新. 相似文献
2.
3.
韩小龙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04-109
海子并非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而是生活在超验的、宗教的世界中,远离尘世。海子的诗风深受梵高的画风影响,崇尚纯粹的艺术,用生命的代价换得艺术的纯真,把对生命形而上意义的期盼作为艺术旨趣的诉求。海子是一位用生命为诗歌殉葬的诗人,他的内心世界里有着浓烈的宗教情怀,虽然,他不是一个很虔诚的宗教徒。海子的宗教情怀在他的诗歌中有着尽情的体现。在生死观问题上,海子迷恋上了藏传佛教有关人的生死轮回学说。诗人凭着满腔的宗教精神去企盼着拯救人类精神的祈望,这是一种对人类精神宗教式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海子的诗歌文本和诗歌理论为依据,从哲学角度透析其中的精神内涵,着重探讨其与尼采、雅斯贝斯、海德格尔哲学观点的内在联系,从诗性、神性、人性的不同方位探索海子的诗歌理想所达到的深度,从而确立海子诗歌的哲学立场和人文品位,使海子研究有新的开拓。 相似文献
5.
孙琴安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36-40,11
罗洛是中国现当代的著名诗人和翻译家,曾因胡风冤案受牵连,平反后任上海作协党组书记、主席等职。对于罗洛的诗歌道路和表现手法,不少人都曾谈起过,但对他诗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世界,还很少有人问津。本文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陈昶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Z1)
本文主要用叔本华的哲学观和美学观来分析海子的诗歌,用叔本华的意志论和悲剧观对海子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分析,剖析海子诗歌创作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从另一个的角度阐释一个"新"的海子。 相似文献
7.
余慧琴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37-45
麦子与麦地形象在海子诗歌中不断复现,构成了一个意象系统,寄寓和熔铸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多层面的思考和想象。"麦子/麦地"之于海子,首先,意味着延续肉体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层面的需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恩情怀。其次,"麦地"被海子想象为所有诗人共同的精神家园,"麦子"和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交相辉映,二者存在着一场深刻的精神对话。再次,麦子/麦地也是海子生命灵魂的化身,凝聚了诗人孤独的生命体验以及他对灵魂复活的信念和想象。第四,"麦子/麦地"作为诗人海子对自身存在意义进行哲学式"痛苦质问"之场所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汪树东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4):61-65
海子已经成为境遇最为独特的中国当代诗人。他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影响巨大,但该诗的内在精神陷于分裂。这种分裂与海子对精神乌托邦的迷恋有关,也与现代性思维方式有关。中国当代诗歌必须超越精神乌托邦的致命危机,也要超越沉溺凡尘俗世的诱惑,要重建在凡俗世界而不属于凡俗世界的诗歌精神。 相似文献
9.
海子是20世纪为数不多的中国诗歌大师之一。他的诗歌语言多用押韵、重复等手法,在内心自然态势的作用下善于对语言规范的把握与具体字词的精雕细琢。海子诗歌的美学意义表现在古今融会贯通的取向与中西结合的立场、对平凡事物与生活气息的努力挖掘及在融合现实主义与浪漫气息的努力过程中塑造了一个勇于承担与自我牺牲的王子形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袁媛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6(3):31-34, 58
海子赋予桃花意象两重现代性意义,一重是对历史、现世的痛苦的透视,另一重是对时代、生命的温暖的关怀,先忧后乐,忧乐圆融,这正是海子的诗歌心灵。因此,当把“春暖花开”与海子诗歌中的桃花意象联系起来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丰富内涵就得到极大的展现,它将忧乐圆融的中国文化关怀和安事逸乐的尘世生活期待诗意地结合起来,表现出灵明清秀的东方诗学的诉求。 相似文献
11.
武晓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4):69-72
在俄语教学实践中,选择短小的诗歌文本作为教学内容,符合两年制研究生的教学特点,经过两年的教学尝试,教学效果十分明显。笔者认为,这门课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领悟民族精神的精髓,培养外语思考和表达能力,解决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六朝是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先后建都建康,故称为六朝。六朝是江南由地域概念向文化概念转变的关键时期。本文试从诗歌意象中归纳出了江南三个方面的地方意象,即自然意象、人物意象、地名意象,由此来认识江南意象在六朝时期的价值魅力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2):11-17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诗坛最为深刻、也是最具争议的诗人之一,海子生前热衷于德国古典美学和现代诗学,并奉荷尔德林为其诗学楷模。可以说,后者对海子的诗学与诗歌转型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塑造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荷尔德林身份、哲学和诗歌观念的体认和扬弃,海子在晚期诗歌中部分实现了自我超越,形成了迥异于荷尔德林的、高度个人化的诗学。对两位诗人的关系的研究,直接关系到对海子诗歌作为当代中国一种特殊的诗学和文化现象的进一步体认。将海子诗学的本体观念、诗人的身份观念作为切入点,着重分析它们如何影响了海子诗歌中人、神与实体的关系,同时试图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思考这种关系的生成机制和文化特性以及荷尔德林如何改变海子诗歌和诗学表意与实践的方式,以期对当代中国诗歌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接受和自我塑造问题产生启发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朱国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4):90-94
海子以身体投入诗歌创作中,使其诗歌出现了大量的身体意象。这些身体意象总体可归为两种,一种是带给人稳定亲切感的和谐的身体意象,一种是带给人撕裂苦闷感的分裂的身体意象,这些意象涉及身体与自然、身体与欲望、身体与死亡、身体的有限性、历史的肉身化等多个方面。海子诗歌中身体意象呈现和谐与分裂双重变奏的原因既与海子的诗学观有关,也与海子个人的身心遭际、时代环境以及他对人类命运的思索相联。 相似文献
15.
菩提树是神圣与爱情的象征,外形美丽,同时又具有深厚的文化与艺术内涵,在德语诗歌中被广泛运用。本文从菩提树的文化底蕴、德国人对菩提树的情感、德国的森林文化以及德语诗歌中菩提树的应用等方面,分析了菩提树在德语诗歌中表达爱情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龚奎林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9(1):41-43
文化批评学者威廉斯曾说:“乡村汇合了一切关于自然的生活方式的观念:和平、率真淳朴的品质。城市则汇集了一个建设完善的中心的观念:知识、交通、亮光。强烈的厌恶的联想也同时发展起来:城市是一个充塞噪音、市侩、野心的地方,乡村则是一个满足、落后、无知、局限的处所。”。这话显然有点极端,但也反映了现代性进程的真实状态, 相似文献
17.
金露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99-105
曾身居西北的满族诗人娜夜,在30余年的创作中书写了大量关于爱情的诗歌,作于20世纪后半期与新时期的诗歌分别呈现了娜夜爱情书写的不同特征。诗人早期的爱情书写注重对女性情感的直接体悟,体现了性别风暴之外的女性意识;后期的爱情书写不仅在视野上向主体外部拓宽,而且走向情感体验与身体经验结合的方向。在女性意识发展与环境变动的作用下,娜夜后期诗歌中的爱情观发生转变,显出充满关怀却不失锋芒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8.
梁巧丽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88-189
陈邦彦(1603—1647),字令斌,号岩野,顺德龙山人,明末岭南抗清烈士,著名诗人、散文家,与番禺的黎遂球、南海的邝露并称为“岭南前三家”,有《雪声堂诗文集》、《南上草》等遗世,后人编为《陈岩野先生全集》。他的诗歌师法杜甫,笔力老健,感慨深沉,有“粤中杜甫”之称。 相似文献
19.
段从学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6(6):18-22
1950年代诗歌中的"到远方去"中包含着的中心对"远方"的暴力性想象,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扩张而产生的浪漫主义文化建构自我同一性的一种社会文化机制.这种社会文化机制既和诗人的自我冲动存在着冲突,又压抑诗人面对复杂生活经验的可能.邵燕祥1980年代以后的诗歌创作,沿着个人化和历史化两个方向,在坚守着真实的个人生命冲动的同时,又把"远方"的历史复杂性带进了自己的诗歌,消解了中心对"远方"暴力性和同一性想象,最终摆脱了个人对"中心"的依附,真正走向了"远方",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故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