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文化交往领域在全球化时代的拓展使其相对独立性日益彰显。物质交往蕴涵着文化交往,是文化交往的生成发展基础。文化交往的主体与中介客体都是在物质交往的过程中生成发展的,且物质交往本身的发展是文化交往发展的现实确证。物质交往是文化交往生成发展的决定性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2.
交往与生产一样都是一种实践活动 ,价值全球化与交往实践的全球性展开是密不可分的。价值全球化以交往实践为其动力机制 ,作为交往实践的特征的双向建构、双重整合是价值全球化的内在规则 ,由交往实践造就的公共领域是价值全球化的运行空间 ,作为交往实践内涵的平等、协商、对话是价值全球化的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3.
韩升 《学术界》2023,(11):5-13
当今时代的全球化生存正处于从资本扩张的单向支配到普遍交往的互动共建转型之中,全人类共同价值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进程中全球化生存的类价值自觉。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内,奠基于人的类本质存在的类价值生成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结果。全球化生存的类主体内在地蕴涵着一种积极的他者意识,由此而拥有了一种正确认识、分析和推进人类社会发展整体进程的更加广阔、开放、包容的生存视域。在世界历史深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化生存的类价值主体的成长发展体现为交往意识深化所带来的开放精神的增强、平等精神的彰显和自由精神的成熟完善。在全球普遍交往的共同生存语境中,唯有一种基于平等承认的视域融合才能生成可以被普遍接受的、具有充盈张力的类价值标准。全人类共同价值立足于全球化生存的现实,理顺了全球化演进的机制,廓清了全球化发展的路径,是全球化和谐共在生存实践的重要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4.
环境正义缘起于美国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环境运动,其基本要求是对环境恶物和环境善物的权利和义务公平对等分配,是对当代生态伦理研究理论困境的实践超越;全球化是资本主导的全球化,全球化交往生成全球正义;全球视野中的环境正义强调,发达国家必须承担更多道德责任和政治义务,平等分配保护自然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共同破解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所处时代的经济社会具有了全球化的表象。马克思认为现代经济社会生成的推动力是大工业的出现、分工从自然分工转向社会分工与企业分工、交往的普遍化趋势逐渐形成,在三者基础之上形成了世界市场、国家间的紧密联系等。马克思并没有将这些客观存在僵固化,而是辩证的将这些存在既视为社会发展的结果也为前提。从而,马克思在分析经济现象与社会发展时形成了现代经济社会生成的三要素论:生产力、交往、分工,分工同时是生产力与交往的内在部分与中介。这就为把握中国道路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认清中国的国情、世情,解决中国道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化的实质是人类社会交往的扩展 ,这充分表现在交往主体、交往手段、交往范围、交往内容等多个方面。随着人类社会交往的全球化趋势 ,作为社会交往规则体系的制度 ,必将发生巨大的改变 ,即呈现一种不断创新的态势。在全球化背景下 ,制度创新呈现出一系列趋势 ,如人性化、民主化、全球化、法律化等  相似文献   

7.
个人交往主体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禀赋,而是在交往活动中不断生成的实践特质.个人交往主体性的生成,必须借助一系列的机制.这些机制包括:延宕期待与当下兑现,这是个人交往主体性生成的时间机制;实体固定与虚拟变动,这是个人交往主体性生成的空间机制;外在范导与内在诉求,这是个人交往主体性生成的张力机制;分形出场与整合统摄,这是个人交往主体性生成的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视野中的“交往”理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春阳 《天府新论》2005,1(3):16-18
交往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是人类历史的起点,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交往"是一个多学科共同使用的科学概念.哲学上的"交往"概念为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交往具有整合功能、沟通协调功能和人的全面发展功能.全球化是人类社会交往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应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和建设性的姿态来迎接全球化,也应该理性地分析和理解全球化.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人类的新全球化时代.交往实践是这一时代的本质所在.交往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把握全球化时代特质的主范式.新旧全球化时代的转换,必将导致植根于其中的政治范式的重大变革,即由现代政治学经由后现代政治学向交往实践共同体政治学的转向.交往实践共同体政治学成为新全球化时代超越前两者政治学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0.
韩小荣 《兰州学刊》2008,(11):48-5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和客观趋势,交往实践便成为全球化的实践基础。人类交往实践的根本意义不在于获得某种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间性和客观性,而在于它与人的存在、发展和最终获得解放密切相关。人们在交往实践活动中获得了个人的完整性和全面发展。网络交往实践是当今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展现。在全球化条件下,只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才能使交往实践活动良性开展。  相似文献   

11.
李剑 《兰州学刊》2004,(6):115-117
雅斯贝斯认为交往通常有此在的、一般意识的和精神的层面,但它们都是有限的、非本真的交往,只有深深地契入生存的境域、向无限的超越敞开时,交往和它所生成的真理才能为存在的真蕴所充盈,从而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人们在交往中才能圆融地感受到生活的完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交往方式的革命——互联网的社会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可以说是后工业社会、知识经济社会、全球化社会的技术标志。互联网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全球化蔓延的同时 ,也将推动政治全球化的深化进程 ,并加速着全球文化的流动和互生。互联网不仅成为了全球化普遍交往的技术基础 ,而且也带来了主体际交往的“匿名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常春  沈慧 《理论界》2003,(6):135-136
人类社会正处于市场经济的扩张、信息经济的联网和生态环境的互动为主要标志的全球化时代。全球化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全球问题。在全球化环境下,学校德育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更新原有的德育方法,通过交往进行德育,促进受教育者的品德素质适应全球化的要求。 一、对教育意义上交往的界定以及交往对德育的意义 社会的存在离不开人类的活动。人类的交往  相似文献   

14.
<正> 全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实践无论从深度上,还是从广度上而言,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信息网络的发展,更加速了人类全球化的进程,通讯手段的变化,改变了人类传统的交往模式,遥在即此在,网络使地球的各个角落联系在一起。全球化进程既是各种  相似文献   

15.
通讯技术的进步、全球性问题的涌现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极大增强了人们的全球意识。人类的普遍交往促进了全球化思潮的传播,而网络的发展无限扩延了全球化思潮的传播途径。厘清全球化思潮的发展、传播路径及对大学生虚拟社交的影响在科学引导大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为合理规避不良交往行为提供了保障,从而营造健康的交往环境。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是人类从各个“孤立的点”走向民族共同体、走进世界历史 ,人类活动的空间范围和交往关系在不断扩大的过程。全球化实则与世界普遍交往同义。对于经济全球化现象的认识 ,不能离开人类历史进程的总规律。一部人类发展史 ,归根到底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历史 ,而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交换是从狭隘的地域不断扩大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骞真 《北方论丛》2021,(4):50-56,167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随着交往而展开的一系列人类活动的历史.从早期氏族社会的形成到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交往"始终是个体群体化和群体社会化的主要演进方式.随着交往全球化的深化与变革,当代社会的交往关系陷入新的困境,人类命运面临着新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它是以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为目的的全球性交往新形式,不仅从理论上,更是在现实中实现了对当代交往关系的合理性重构,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世纪 ,人类社会的存在形式和实践开始了一个以全球化为重要标志的新的发展阶段 ,全球化是当代人类实践的基本框架与宏观机制。唯物史观认为 ,任何思维方式都是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在人脑中的内化 ,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意识化 ,观念化的结果 ,是作为人的认知模式和评价模式的观念系统。社会的实践活动方式发生了变化 ,人的思维方式相应也要发生变化。可以说 ,没有这种变化人们就不能应对全球化发展新条件下的实践与交往 ,在这种新的实践与交往中就不可能有施展自如的筹措与运作 ,以至于最后丧失立足与生存的余地。一言以蔽之 ,思维方式的…  相似文献   

19.
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之为人的根据,是人的社会性的根据。在马克思看来,交往是人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如何交往,决定了人的发展,交往的发展变化使得人的发展也表现为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强调交往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个体不能离开群体而生存和发展,并不意味着为追求社会的发展而牺牲个人的发展。研究全球化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也应该立足于马克思所倡导的交往视角。全球化作为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它加强了各国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各民族的科技、文化交流,使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往进一步密切,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是指世界上备民族以全球为空同展开的生存与发展的交往活动.广义的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所处的民族文化、民族历史和民族国家的认同.近代以来,全球化作为中国人生存的大地,显现着中国人的存在意义.全球化为现代中国人的民族认同提供了自由主义视城、民族主义视域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视域等思想资源.全球化作为中国人的生存背景,对中国人民族认同产生积极的作用.全球化对中国人民族认同的价值有三:激发中国人向民族普遍性提升;激活中国人民族意识、权利意识,凸显中国本位;推动中国人民族认同逐步走向民族性和全球性相统一的成熟并且彰显中国人民族认同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