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内修政理,外结孙权,南抚各族,北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名垂千秋的“隆中对策”。刘备幸得此策,顿如拨开云雾而睹青天,一再敬请出山相助,并自喻“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根据其策略,刘备联吴抗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重大胜利。并先后占领荆、益,建立了与魏、吴鼎足而立的蜀国,定都于成都。  相似文献   

2.
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在刘备三顾茅庐时,便提出<隆中对>,为刘备指出发展方向和治国方略.<隆中对>前后可分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劝告刘备不要与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争锋;要与占据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的孙权结盟,不要为敌.指出刘备的发展方向是占有荆州和益州.后半部分为刘备指出五点治国方略和战略部署:(一)联吴抗曹;(二)跨有荆、益;(三)西和西戎,南抚夷越;(四)内修政理;(五)两路出军,一向宛、洛,一出秦川.这五大治国方略和战略部署,由于关羽大意失荆州而受到严重打击,使"跨有荆、益"和"两路出军"的计划落空,吴蜀联盟中断,但诸葛亮在"联吴抗曹"、"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等方面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开发四川、云南、贵州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  相似文献   

3.
诸葛亮游说东吴“联吴抗曹”是一次外交活动,也是一次言语交际活动(见《三国演义》第42——44回)。在整个外交活动中,诸葛亮善于用口,根据交际目的、社会环境和交际场合的需要,针对交际对方的特点,恰当地选择、调节自己的言语表达形式,以缩短或拉开交际双方的距离,控制整个交际过程的进展;他也善于用眼、用耳、用脑,去接收、理解对方发出的信息,以作言语形式的选择或调节的先导;他还掌握了丰富的资料,为临机应变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他不仅成了刘备的“全权代表”,而且圆满地实现了“联吴  相似文献   

4.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军阀混战,割据称雄。“曹氏挟王室之威重,孙氏藉父兄之余业”,建立魏、吴两国。“刘氏独不阶尺土,开国于亡命行旅之间”。由于采纳诸葛亮的建议,拟定了东联孙吴,西据荆益,南和彝越,北抗曹操的策略,“率使刘氏以岷、峨之地为已封,粱、益之人为已蓄,曹操不敢以兵疆骤进,孙权不敢以境阔妄动”,与魏、吴成鼎足之势,建立蜀汉政权,这都和诸葛亮的努力分不开的。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如此即以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在诸葛亮治理的蜀国,虽然“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可是对外常“提步卒数  相似文献   

5.
“王与马共天下”是魏晋时期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一种特别形态.蜀汉时,刘备、刘禅与诸葛亮密切合作,使得蜀汉政权顽强地生存在魏、吴两个大国之间.西晋灭亡以后,北方门阀世族与南方门阀世族联合起来,在建康建立起“共天下”的东晋王朝.“共天下”既是皇帝与权臣共处的权力分配方式,也是东晋君权的实际运行过程,其支撑着东晋政权延续了百年.  相似文献   

6.
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出使东吴,不辱使命,经过多方周旋,最终说服孙权联刘抗曹,集中体现了他非凡的外交、论辩和“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对我们现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仍有许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崇政 《中华魂》2012,(18):16-18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军阀混战,豪强纷争。赤壁战前,曹操龙骧中夏,孙权虎踞江东,唯独“帝室之胃”刘备,屡遭挫败,颠沛流离,“众寡无立锥之地”。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赤壁战后,采纳了诸葛亮、庞统的谋略,引兵先据荆南,继取益州,终于建立了蜀汉政权,与强魏劲吴鼎峙而立。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以“逸群之才,英霸之器”,不仅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并在刘备死后,还长期主持蜀汉的军政大事,  相似文献   

9.
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确定了联吴抗曹、兴复汉室的方针 ,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显示了孙刘联盟的生命力。但荆州的丢失和夷陵的惨败 ,既导致孙刘联盟的破坏 ,又导致诸葛亮偏师北伐的失败。在这点上 ,诸葛亮负有主要责任 ,成为他的严重失误之一  相似文献   

10.
孙权在外交策略上比曹操,刘备和诸葛亮都较高一筹。他在安吴的原则下奉行灵活的外交策略,先以借荆州为代价联刘抗曹,通过赤壁之战遏止了曹军南下,奠定了三国分立的基础之后,又不惜称臣曹魏,用武力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实现了雄据长江中下游的立国理想,造成了天下三分的均势。再启,他又回归联刘抗曹的轨道,稳定了三分的均势,为开发江南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不失为一个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相似文献   

11.
本文梳理出刘备在白帝城十个月的所作所为,揭示其所思所想,探讨了刘备人生的最后时段和托孤的心态、环境。从刘备在白帝城的十项措施可以看出,他在思索战败原因,主动承担战败责任;期盼安宁,纠正失误,结束了蜀、吴交战状态;思念妻室,眷恋子女;安排人事,诏敕后主,临终托孤,以保住基业。本文还对伐吴及其失败的原因、刘备的托孤是英明人主的明智抉择进行了论证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中描述诸葛亮和刘蜀集团的文字约占六成 ,而描述曹魏、孙吴和其他集团的文字仅占四成。这种艺术剪裁的“六四开”其实暗含着“黄金分割”法则 ,表现为选材的非对等性。这种非对等性的根源 ,一是作家“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二是人物形象塑造所反映出的美感取向  相似文献   

13.
赤壁之战后 ,孙权基于巩固孙刘联盟的考虑 ,建都建业。随着孙、刘关系的紧张 ,孙权移都武昌 ,为击败刘备集团、巩固长江上游局势奠定了基础。夷陵之战后 ,孙权为了维持与蜀汉的联盟关系 ,还都于建业。蜀汉灭亡后不久 ,孙皓即从建业移都武昌 ,以增强对北方政权的防御力量 ,然由于江东大族的反对 ,他不得不撤还建业。孙吴两次建都与撤都武昌的事实说明 ,决定孙吴建都地点的是政治、军事因素 ,而不是传统所谓的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14.
诸葛亮荆益战略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益战略是诸葛亮至为重要的军事战略思想。正是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尚无立足之地的刘备集团始则进取荆州,窥北控南。继而又占夺西川,卒成帝业。蜀汉基业成在荆州,败也在荆州。在中原逐鹿,三国纷争,蜀汉相对孱弱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是当军情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诸葛亮若能审时度势,事变策异,主动放弃荆州,退守西川,如此,既可与东吴修好,又能确保刘备集团的锐气,进而全力伐曹,克复中原,则汉室可兴,霸业定成。  相似文献   

15.
刘备托孤之言实际上是对诸葛亮的放权与扩权的表现,是授予诸葛亮比李严更大的权力。作为托孤大臣之一的李严淡出政局,有其主客观方面的因素。刘禅即位后,诸葛亮开府治事且领益州牧,整合蜀汉政权多方政治力量,团结、协调政权内部结构关系,凝聚物质力量和精神意志全力兴师北伐,是其集权治蜀的需要和体现。  相似文献   

16.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魏蜀吴三国鼎立 ,以魏国胜利、蜀吴失败而告终的历史悲剧。作者罗贯中以刘蜀为汉家正统 ,把道德理想与人格理想都寄托于匡扶汉室的刘蜀集团身上。这种历史道德化的创作动机 ,却遭到了历史法则的无情嘲弄。他的“拥刘反曹”的历史观 ,因历史与道德的二律背反而陷入困惑之中 ;他的道德理想与人格理想 ,也随着传统的价值体系的失落而破灭。小说留给读者的 ,只是“是非成败转头空”的幻灭 ,和“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的慨叹。这就是《三国演义》耐人寻味之处  相似文献   

17.
林榕杰 《东方论坛》2012,(1):114-120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已经提出刘备跨有荆益后北伐的目的是"成霸业"、"兴汉室"。后来法正建议刘备北伐汉中时提到了包括"尊奖王室"、"蚕食雍、凉"在内的三重目的,这对诸葛亮应会有影响。诸葛亮秉政期间北伐的目的应有三大层次:兴复汉室、推进统一为第一层次;扩大占领区、联络氐羌、搜罗人才、疲敝魏国等为第二层次;以弱示强、以攻为守、凝聚内部等为第三层次。就北伐的成效看,第一层次的目的远未实现,第二层次的目的或多或少有所实现,第三层次的目的大致实现。诸葛亮的北伐就目的来说,与孙权的北伐有明显区别;就后果而言,与姜维的北伐也有重要差异。  相似文献   

18.
诸葛亮自比于管仲,说明管仲在诸葛亮的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二人同为国相,继承发展管仲思想的《管子》一书有可能成为诸葛亮治蜀的参考。而从诸葛亮为后主刘禅抄写《管子》一书、进而结合其治蜀的实践进行分析,则证实了这一观点。在此基础上,针对有的学者提出的诸葛亮的政治思想出于《管子》黄老一说,作出了不同的辨析。  相似文献   

19.
论刘备的知人待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势单力薄的刘备能从汉末群雄纷争中崭露头角,建立蜀汉王朝,善于用人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刘备的知人待士很有特点,与乃祖刘邦相较,刘备也更能尊重士人。  相似文献   

20.
刘基的“大一统”思想,主张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是维系统一和安定天下的保障;提出天下发展的方向是“大同”,向往各民族兼容并包、和谐共处;揭橥“大一统”的根本在于保民安民。在元末乱世,刘基深入思考长治久安的治理方略,热切追求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扶翊明朝实现了“大一统”的格局,并提出了“德者主也,政者佐也,财者使也”的一套凝聚、安定百姓的“聚人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