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非洲出口加工区在世界各大洲中起步最晚,但发展颇为迅速。其形成的有利内在因素是:区位优越;沿海港口已成规模;资源丰富,尤其是战略矿产资源优势巨大;廉价劳动力充裕。文中揭示了毛里求斯出口加工区卓有成效的内在机理。针对非洲出口加工区所面临的问题,作者提出了可供选择的应变性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出口加工区的产生和发展的概况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加工区首先是在亚洲地区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965年我国台湾省所设立的高雄出口加工区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第一个出口加工区,高雄出口加工区很快取得了成效。在高雄出口加工区成效的推动下,南朝鲜也于1970年设  相似文献   

3.
一、发展的概况世界上最早的出口加工区是爱尔兰的香农国际航空港自由贸易区,而发展中地区和亚洲地区最早的出口加工区却是我国台湾省的高雄出口加工区,设立于1965年.高雄出口加工区于1965年设立后,很快便取得了成效.接着,其他亚洲国家也跟着效法,南朝鲜于1970年设立了马山出口加工区,菲律宾于1972年设立了巴丹出口加工区。从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初期,出口加工区首先在亚洲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其后,非洲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如埃及、毛里求斯、塞尔加尔、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国)也先后设立了出口加工区。  相似文献   

4.
《今日南国》2006,(1):F0004-F0004
北海出口加工区是2003年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总规划面积1.454平方公里,首期封关面积1.135平方公里,足中国西部唯一临海的出口加工区,也是中国距离东盟国家最近的出口加工区。  相似文献   

5.
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作为改革开放政策的核心载体,在引导和促进加工贸易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利用2004-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加工贸易发展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研究发现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促进了加工贸易的发展,但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加工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相互效应的地区性差异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不同贸易方式加工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相互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绵阳出口加工区在优惠政策、政府扶持等方面拥有发展优势,其健康发展在提升地方城市功能、扩大就业、拉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等方面将起显著作用;但该加工区的包括区位等比较劣势也很明显,如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将直接影响其发展潜力。因此,加工区应在基础建设、招商引资和政府管理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7.
是运输枢纽、加工区、又是出口区,三大优势让友达聚焦福建,新一代光电群落正准备发光。  相似文献   

8.
论出口加工区对东道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加工区作为促进出口导向型国际直接投资的政策工具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从结果看,很多出口加工区最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同时应该看到,也有很多出口加工区没有达到最终的目的。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的严格执行意味着传统的出口加工区会慢慢走向消亡。  相似文献   

9.
出口加工区是指设区国在自己的主权领土中划出一个特定地区,设立经济特区,提供免税及其它一些优惠条件,吸引外国资本在指定的工业部门投资,从事出口产品的生产,用以增加外汇收入和扩大就业机会,促进设区国的经济发展。亚洲地区最早的一个出口加工区是我国台湾省的高雄出口加工区,设立于1965年。此后,亚洲地区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也纷纷设立或计划设置出口加工区。为什么在六十年  相似文献   

10.
论出口加工区的发展及其对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遏制屡禁不绝的加工贸易中出现的走私现象 ,我国于 2 0 0 0年开始设立出口加工区。出口加工区日趋成为我国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随着我国入世承诺的兑现 ,出口加工区对我国的出口贸易的重要性会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立法强调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探望权,就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主要采取的是单亲抚养制度。然而,只有母亲或者父亲一方单独抚养的孩子得到的爱是不完整的,有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其合理性值得反思。在解决离婚父母与未成年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问题时,应当摒弃父母权利本位思想,用轮流抚养的方式对未成年子女实施保护和教养。  相似文献   

12.
对外开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对外开放思想理论,深入总结这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加快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国的核心与关键是依宪法治国,树立起对宪法坚定不移的信仰是对公众宪法情感的最高要求,是树立宪法意识的最高层次。公众普遍的宪法信仰可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心理基础,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宪政奠定良好的精神底蕴。面对宪法信仰在中国法治建设中的缺失,切实实施宪法,树立宪法权威,是树立宪法信仰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权利观念是当前村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核心,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弊端,现行法律规范与法律制度的不合理性,以及当前农村生产方式的分散性特征成为村民权利观念培育的障碍。因此,要通过加快农村生产方式变革,完善法律制度,进行法治宣传,加强法律实施监督等途径创造培育村民权利观念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拓展和深化。深入研究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在关系,对于提高全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觉性和能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法学界关于判例制度的讨论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判例制度在我国的建构已是大势所趋。作为目前阶段,可从弥补司法解释的缺陷着手,以实质性地推动判例制度在我国的具体建构。  相似文献   

17.
屯垦是中国历代政府用以巩固国防、开发边疆的重要国策。新疆屯垦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影响久远,堪称我国古代屯垦的典范。迄今为止,新疆屯垦已历经两千余年,尤以西汉、唐、清三代为最盛。由于地处偏远,交通运输多有不便,军队就地屯田,且战且耕,从而为戍边军队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障。同时,屯垦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对纾解民困和开发边疆也有积极作用。屯垦还有效地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中西交流以及新疆经济的繁荣,对促进新疆地区生产方式的改进具有不可低估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我党历史上先后有过3次大的经验总结,促进了党的自身建设及理论上的成熟。第一次总结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第二次总结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三次总结把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历史定位.这一政策的定位是邓小平在汲取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有关对外开放思想的精髓,立足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的基础上的所得出的重要结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对于推动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事业有很大裨益.  相似文献   

20.
"折柳"的历史演变、文化意蕴和宗教情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折柳"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化习俗,它起源于汉代民间,常见于隋唐及尔后的送别诗中.文章对"折柳"和<折扬柳>古曲的演化过程进行检讨.隋唐以前,折柳用于诗中,并未与离别发生关联,隋唐之际,折柳才成为赋别的专用述语.<折杨柳>与离别发生关联经历了一个前分后合的过程,其关联契机是在南朝萧梁时期.就折柳的功能来看,可用于赠别和寄远;就其文化意蕴来看,寓有旅途顺利,随处平安之意;就其行为本身来看,则是受一种宗教情感的支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