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廷勇 《浙江学刊》2001,4(5):142-147
晚清以来,在严峻的社会现实的激荡下,蒙元史研究形成热潮.学者们继承并发挥中国传统学术的精神,利用中西交通大开发所提供的便利条件,使蒙元史研究呈现出放眼世界的新气象.在具体史地考据、<元史>的新改重修上均取得巨大的成就.它上承道咸以降经世派西北史地学的端绪,下开民国间新考证派研治蒙元史的风气,对我国近代蒙古学的形成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6,(8):100-103
中国近代,学界把"东学"狭指"日本之学术"。因为研究近代的黄遵宪"国学"与"东学"的关系,即借用了近代通用的"东学"之涵义。黄遵宪首先在《日本国志》中提到"国学"之词,并且多次提到日本近代意义上的"国学",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还叙述了日本近代江户时期的国学四大代表人物之一本居宣长。我国近代,国学界盛行"国粹"之说,也不可忽视黄遵宪的贡献。黄遵宪的《日本国志》给予了我国近代国学者极大的影响。我国近代学者通过《日本国志》,不仅了解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等,而且还了解了日本的文化,了解了日本近代的"国学",了解了日本的"国粹",黄遵宪对我国近代"国学"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并且黄遵宪也阐释了: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就对日本学术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志贺重昂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启蒙地理学家,也是明治20年代政教社国粹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从地理、风景的角度来阐述日本的“国粹”是志贺重昂国粹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从政教社成立到《日本风景论》的出版,志贺重昂的国粹主义地理学思想经历了一个明显的质的蜕变过程,由初期的“国粹保存”演变为宣扬“日本民族优越论”.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政教社的国粹主义经历了一个由防御型民族主义向进攻型民族主义转变的过程.国粹主义不仅在近代日本走向对外侵略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宣扬的“日本民族优越论”也是当代日本民族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4.
章太炎与近代国粹主义文化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粹主义”是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兴起的一股学术文化思潮。提倡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主张学习西方,会通中西,却反对“醉心欧化”和“欧化主义”;批判封建旧学,却又要求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粹;重视史学,强调以历史激励国民的民族主义和爱国心:是国粹派学术文化思想的主要特征。而章太炎作为国粹派的的领袖和楷模,对国粹主义思想的阐发,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古代政治理论的结晶,古典共和思想在中世纪意大利城市共和国里延续下来.在近代早期君主制的冲击下,古典共和思想分流为保守派和务实派.务实派将共和的理想与君主制结合起来,发明了"国家理由".国家理由思想作为古典共和思想畸变的产物,成为欧洲君主制国家论证君主绝对权力的武器.近代早期古典共和思想虽然被国家理由学说取代,但是,它的历史价值在于阻滞着近代早期的君主制滑向专制,而且,作为桥梁连接了古典与现代.  相似文献   

6.
《求是学刊》2013,(6):5-10
近代俄罗斯哲学是俄罗斯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之果。考察西方哲学对近代俄罗斯哲学的影响,能为我们认识和评价当代俄罗斯哲学提供启迪。西方哲学对近代俄罗斯哲学的影响,既体现为俄罗斯学界对其哲学产生时间的界定,也体现在斯拉夫派与西方派的大争论中。法国启蒙哲学的政治思想和唯理论、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和价值理念,通过影响社会上层和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成为唤醒近代俄罗斯哲学苏醒的号角和促进其诞生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在对现代保守主义文化思想的代表学衡派的研究中,学界认为其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文化思想是一种比新文化激进派更为稳健的文化建设策略。本文从学衡派对新人文主义的接受、文化建构策略、治学方式上指出学衡派文化实践中并无太多的中西融合的思想,中西融合的外表下是极强的文化民族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吊诡。  相似文献   

8.
日本经历1853年"佩里叩关"事件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德川幕府的独裁统治发生动摇。天皇与尊王倒幕派地方强藩及下级武士相互利用、相互借力,推翻幕府,实现了"王政复古"。此后展开的"维新"经历了政府内部近代派与守旧派以及近代派中渐进派与激进派的激烈斗争,天皇的"裁断"对于明治日本治国理政方针的选择具有决定性意义。皇权的复辟,结束了幕末日本分崩离析的社会状态,而从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层面入手建构的近代皇权,则为国民统合提供了现实有效的轴心。可以说,天皇是明治维新的最大赢家,皇权是日本走向近代的重要支撑点。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6,(4):94-97
吕思勉治学曾深受清代今文经学的影响,但作为近代史学家,他治经主要是为获取治史的材料,注意今文经与古文经的派分也是出于学术研究的需要;在经学的史料价值判断上,他早期相对偏重于今文经,后期则逐渐实现了对今古文经的兼采并重。吕思勉对待清代今文经学的态度和方法,为继承和扬弃中国传统学术资源,完成近代学术文化新旧转型树立了良好典范。  相似文献   

10.
2010年正当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逝世100周年,这位俄罗斯思想家与文学家对日本近代作家尤其是对思想进步的白桦派作家产生过重要影响.托尔斯泰陨落之年,白桦派诞生.白桦派倡扬正义,爱好和平,憎恨邪恶,高唱人类爱的那种人道主义理论中的很多营养,都源源汲自托氏的人格和文格.本文主要论述托氏作品东渐日本的情况及其对白桦派领袖武者小路实笃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近代法学日本于明治维新初期,先引进英国法学,接着又引进法国法学。因而形成了英国法学派和法国法学派两个学派对立的局面。先是英国法学派占优势,到民法典制定之后,又以大陆法系为基础形成了日本近代法学体系。分述如下: (一)日本近代法学与英国法学的关系(1)英国法学的影响明治初期,日本研究德国法学,还是处于未成熟的阶段。当时日本法学界分成两派,一派是以“明治  相似文献   

12.
包莉秋 《学习与探索》2007,1(4):203-205
集学者与革命家于一身的章太炎是国粹派在文学领域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学术思想复杂并徘徊于"求是"与"致用"间。他的文学功用观则从政治的立场出发体现了其致用精神,他主张"修辞立诚"却又自觉强调文学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8,(4):91-95
中国近代学者一般把"日本学术"称谓"东学"。虽然中国古代早有"国学"之词,但是古代的"国学"一般指国家的贵族学校。然而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一般指本国传统固有的学术。在中国近代,一度出现了"国学"热,根据考证中国近代"国学"与"东学"有密切关系。其一,中国近代"国学"概念源于"东学"。据考证:中国近代"国学"概念借用了近代"日本学术"中的"国学"概念。其二,中国近代"国学"大师的思想深受"东学"影响。中国近代"国学"大师中,大多数国学大师思想都受到了近代日本学术的影响,即受了"东学"之影响。梁启超、康有为、王国维、章太炎、黄遵宪、刘师培等大多数中国近代国学大师,都数次东渡日本,其思想深深留有"东学"之烙印。其三,中国近代从"西学热"到"国学热"深受"东学"影响。由于中国近代"国学"大师受到日本近代"国粹派"思想的巨大刺激,思维方式从热衷于"西学"的对外寻求救国救民的道理,转向了潜心研究本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的"国学热",并且力图从本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中华之精神,铸造东方中华之魂,以求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故而,不可回避地说:中国近代"国学"与"东学"有着深厚的渊源。  相似文献   

14.
作为近代朝鲜急进开化派领袖的金玉均,在其初期阶段的日本观表现为推崇并模仿日本近代化模式,而正是这种“倾意依赖于日本”的日本观促成金玉均等人在驻朝日本公使馆的武力支持下发动了1884年12月的甲申政变.在通过武装政变的方式来模仿日本明治维新的甲申政变以“三日天下”告败后,金玉均通过流亡日本尤其是被日本政府流放四年的生涯,逐步认识到其早期日本观的片面与错误,并开始形成主张朝、中、日三国联合以抵御欧美列强侵略并实现近代化的“三和主义”构想.金玉均日本观的形成及其变化首先是他和近代日本关系变化的直接产物,同时也对近代朝鲜历史以及东亚国际关系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锐智 《日本研究》2005,3(4):92-96
在近代中日法文化交流转向的过程中,黄遵宪是开启日本近代法文化流入中国的第一人.黄遵宪撰写的<日本国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系统而深入地研究日本的百科全书式著作".在<日本国志>中,黄遵宪对日本明治维新后宪政制度现状的评介,为近代中国输入了全新宪政文化,同时也为清末的宪政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法文化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初形成东西方文化论战以来,"东方文化派"促成了一股颇具特色的新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东方文化派"主张将中国伦理文化推及世界,使其成为拯救西方社会"道德危机"的良方.它以道德调和论和道德形上学为基本思路,建构了中国伦理文化的近代体系.  相似文献   

17.
1899年中韩签订了《中韩通商条约》,结束了甲午战争以来的非正式关系,进入了以近代条约为基础的对等关系.其条约的第二条规定双方互派领事,由此1902年大韩帝国在“皇都”设立驻清公使馆,意味着两国对等关系的开始.而大韩帝国在财政困难以及日俄的压力下,驻清公使馆的工作开展困难重重,最终到1905年11月,韩日签订《第二次韩日协约》不久,驻清公使馆被全部撤收.这也表现出帝国之间弱国的困惑,原本欲以与清朝对等关系提高本国自尊,却得到了适得其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托尔斯泰影响下的日本白桦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日本近代文坛上,曾横空出世了一个引人瞩目的文学流派——白桦派。它迸发幅射的巨大魅惑力,远远超越岛国范围,曾给我国“五四”新文学以显著影响,并一直受到欧美有关学者的广泛关注(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D·基恩、芝加哥大学教授艾德凡·马克列兰等)。英国与德国也都侧重介绍白桦派文学。对白桦派主将武者小路的清新之风,芥川龙之介做过最具涵盖性的评断:“为日本文坛洞开一扇天窗”、“唤起一股澎湃人心的激动。”(《当时自己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论武者小路的《妹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日本近代文坛上的白桦派的特色 ,小坂晋先生在《白桦派与志贺直哉》1 中概括为 :“一 ,以个性的成长为目的的内在一元观 ;二 ,相信宇宙生命意志的带有目的论性质的世界观 ;三 ,重视伦理价值 ,强调正义、人道和爱的人道主义文学观。”此外 ,针对白桦派的诞生与武者小路的关系 ,志贺直哉于《武者小路与我》2一文中写道 :“如今回顾 ,白桦派运动可以说是由武者小路一个人搞起来的。……如果没有武者小路 ,就不会有‘白桦派运动’那样的文学运动。”所以 ,武者小路被公认为是白桦派的发起人和“牵引车”。  武者小路自由奔放的文学 ,从其…  相似文献   

20.
<正> 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来说,时代和现实的需要,往往比千百个理论家的冥思苦想,具有更大的推动力。历史学也不例外。当前,中华儿女正在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迈向二十一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关键性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候,回顾和深入研究百年前中国晚清时期改革的历史,有着十分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进步、实现社会变革的两种主要形式。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在我们的历史研究中,往往出现把暴力革命的作用绝对化,而轻视渐进改革的倾向。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一般也偏重于近代革命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