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郑和下西洋过程中,无论在郑和使团内部成员之间还是郑和使团与海外之间都进行了宗教文化传播,并产生了一定的传播效果.其中,传播的内容是当时流行的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传播方式大多是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传播媒介主要是口头语言、体态语和文字等,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呈现出信息接受与反馈的双流向.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需要文明的对话与文明的交流。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在世界格局中处于领先地位。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奉明王朝之命,以和平的方式,向广大时处落后的亚非国家和地区传播了先进的中国文化,同时也吸收了一些亚非国家的文化精华,对中国与亚非国家的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郑和下西洋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推动是多方面的,内容丰富多彩,本文主要从历法、冠服、科举制度的颁给,先进生产力的传播,图书、乐器、度量衡的赠予,宗教信仰的尊重和崇扬,绘画、建筑、雕刻艺术的交流,珍奇动植物的引进等方面作简要叙述。郑和是和平友好的使者,他的远航扩大了中国的影响,促进了东南亚国家的社会进步与经济文化的发展,增进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友谊,丰富了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对于今天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对话与交流,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文化自觉的深层次意义来自于其价值性的最大体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及其引发的文化认同与价值危机,是我们为何需要进行文化自觉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理性地对待不同文明的价值差异,需要我们对社会转型中文化自觉的价值性进行审视,站在整个人类的文化和谐发展的高度进行不断的探究和思考,始终把文化自觉作为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发展以及彰显与践行和谐价值理念的重要思想与价值资源。  相似文献   

4.
国有林区肩负着繁荣国家生态文化的重要使命.从原始社会、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等四个阶段重新归纳审视生态文化价值认知的演变,提出通过正确评估森林生态文化价值、促进林业"生态+文化"的产业融合、构建发达的林业生态文化产业体系、提升林产品文化附加值等方面推动国有林区生态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良君 《船山学刊》2008,(1):190-192
在下西洋中,郑和使团作为中国对外传播文化的使者,在海外进行了多种文化传播活动。无论在郑和使团内部还是在郑和使团与海外人民之间,都进行了宗教文化传播,且大多通过宗教活动进行传播,从传播目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及传播效果上,都体现了规范性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从"西域"到"西洋"--郑和远航与人类文明史的重大转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明 《河北学刊》2005,25(1):167-175
追寻全球化的缘起,自古以来,人类交往的主要途径是陆路.西汉张骞凿空西域,东汉甘英望洋兴叹,东西方文明汇聚之地定于西域,也即亚欧大陆,历时上千年不变.至15世纪初,郑和七下西洋,持续近三十年,形成了人类交往从陆向海发展的强劲态势,西洋凸显,中外交往从陆向海的转折发生;进而满刺加(马六甲)兴起,人类交往从陆向海的重大转折发生,遂使东西方文明汇聚中心从此脱离亚欧大陆,转移至海上,最终奠定了东西方文明汇合于海上的格局,预示了一个整体世界在海上形成.不仅如此,人类文明史的重大转折,还宣告了人类以人力与马匹为主交往阶段的衰落,和以科技含量占重要地位的交往新阶段的开始.郑和远航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既是古代传统的一次历史性总结,同时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改变人类历史的航行.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以第 《理论界》2007,(8):149-150
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以来,学术界对“先进文化”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当然有值得研究的必要性。本文从历史印证价值、文明传承价值、开发利用价值和经济助推价值四个方面,对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价值到文化价值--文化价值的学科意义与现实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孙美堂 《学术研究》2005,3(7):44-49
本文在分析文化价值概念的基础上,指出研究这一范畴的学科意义文化价值研究是文化哲学和价值哲学研究具体化和深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哲学"价值论转向"的关键;文化价值的研究有助于给哲学正确的定位.文化价值研究的现实意义则是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价值冲突、困惑和危机,现代人的这种生存境况客观上把文化价值的研究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产业经济价值不断彰显的同时,其社会价值日渐式微,甚至有被忽视放任的倾向.文化产业的社会价值需要提升到新的高度加以充分重视.文化产业在消费价值层面实现了精神的物质化和物质的精神化的结合,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其社会属性表现为对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以及其所具有的审美与精神教育功能.在生产意义上,文化产业是满足公民文化权益的保障,是有效整合社会文化资源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力量.在城市文明进程中,文化产业发展是推进城市现代文明的主线,是聚合城市转型与城市文明的内核.要丰富文化生产,培育文化消费意识,推动社会转型与城市文明建设,实现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均衡与双赢.  相似文献   

10.
重视从社会文明视角分析比较西欧主要国家文化与俄罗斯文化,是列宁论述欧洲文化问题的基本方法.立足现代社会文明背景,列宁充分肯定了西欧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文化意义,而从不同方面批判甚至否定俄罗斯文化的基本精神.列宁的研究方法,今天仍然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而其具体论述,对于当代语境下评判不同文化的先进与落后、认识文化的基本特性及其建设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进程中的哲学主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展出发去厘定全球化时代的哲学主题 ,是当代哲学思考的新特点。面对当代世界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 ,面对当代文明的种种危机 ,呼唤文化普遍价值、培育民族文化个性、建立现代生态文明 ,便凸现为全球化进程中的重大哲学主题。文化普遍价值是全球社会文化稳定发展的前提 ,民族文化个性是当代世界文化生动性的核心要素 ,而生态文明则是人类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傅朗 《东南学术》2006,(1):161-168
从对文献记载的直接史料和间接旁证的综合分析中可知,构成明初福建沿海海防体系的十一个卫都有自己的造船厂.由这些造船厂构建,以福州三卫所属船厂为核心的明初福建造船业,成为为郑和舟师提供船只的物质基础.郑和舟师七次下西洋的主要船型是福船,而这些福船的大多数应当是福建沿海官办造船厂建造的.郑和舟师的出洋宝船就是福建建造的福船.福建不仅以其沿海造船业为郑和舟师建造、修理船只,还为出洋前的郑和舟师提供临时调剂船只的船源.从与郑和同时,亦同为宦官,在洪熙至宣德年间曾四次出使琉球的柴山所立碑文中,称自己乘坐由皇帝敕建的册封舟为"宝船"的记载看,"宝船"并非郑和舟师船只的专称,而是当时皇帝派往海外使臣乘坐船只的共名.所谓"郑和宝船"就是册封舟.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化过渡和转型的关键时期,与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的演进和更迭相伴随、相激荡的,是当代中国的文化转型与价值重构。从哲学的视角来看,文化全球化与文化现代性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与价值重构的基本语境,化解文化冲突、延绵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共识、实现文化自觉是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与价值重构的内在要求,古今融合、中外互补、存异求同、综合创新是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与价值重构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阿格尼丝·赫勒从现代性的动力出发,研究了现代文化的三种形态及其表现、作用;文明在现代社会中的处境;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价值与道德的分离及其后果.它们的变化源于现代性的动力和逻辑,既是后者作用的结果,又是现代性的表征.而且,这些变化与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支那航海家郑和传》:近代国人研究郑和第一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郑和的学者都认为,对郑和及其史迹做出较完整研究之开其端者是1905年梁启超发表的《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然而,实际上1903年9月30日出版的《大陆报》第11期上刊出的《支那航海家郑和传》一文,才是近代国人研究郑和的第一篇。该文首次把郑和下西洋的事迹放在整个世界史的背景下来考察,又首次将技术工具的发展作为研究郑和下西洋的重要问题独立论述,并首次引入当时风靡世界的海权论思想,采用中西比较的方法,针对西方海权的扩张和中国海权的积弱,希望以郑和航海的壮举来唤醒中国民众的海权意识与爱国热情。该文不仅对梁启超撰写《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也基本上奠定了20世纪郑和研究的大致方向。  相似文献   

16.
郑和七下西洋,远航东南亚及非洲各地,这无疑是世界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应该得到世人的充分肯定和尊重;同时,它也标志着我国当时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随着我国明初封建专制的加强,我国科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均受到极大影响,从而导致郑和远航的突然终止。因此,社会政治因素是影响科技发展重要因素,亦是郑和下西洋起止的根本原因。今天,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营造正常科技发展氛围,不断开拓创新,才能真正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17.
从价值层面考察廉洁文化的现代化历程是深化廉洁文化研究的重要视角。在廉洁文化的现代化过程中,其价值体系经历了从个体价值文化到社会价值文化、从政治伦理文化到政治制度文化的发展;其价值取向经历了由传统"忠君"到近代"救亡"再到当代"爱国主义"、由传统"民本"到近代"民权"再到当代"以人为本"的发展。价值客体渐趋完善、价值主体日益广泛、价值目标不断升华是贯穿于廉洁文化价值体系、价值取向发展历程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通过对象性的认知、思考、探究等系列过程,在清晰认识自身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自身文化价值、文化理念以及文化生命力肯定和发展的信心。科学把握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这一时代课题,需要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审视,从历史依据维度看,文化自信是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从价值意蕴维度看,文化自信是建设文化强国、守护意识形态、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保障;从实现机制维度看,夯实生产力发展物质基础、铸就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灵魂、丰富人类优秀成果文明给养是文化自信当代重建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9.
郭根  刘田 《学术论坛》2012,35(9):44-47,5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在文化层面的自我认同与确证。这一建基于社会历史运动规律和人类价值实践基础之上的自我建构过程,既具有文化自身发展的维度特征,又遵循价值生成、凝练、形成和实现的一般逻辑。经由观念文化载体生成了"公平正义、和谐文明"的价值取向;经由制度文化载体凝练了"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价值认同;经由社会文化载体形成了"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的价值共识;经由公共文化载体实现了"共同富裕、文化自觉"的共享价值。四大价值意蕴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民间手工艺研究长期被边缘化,究其根源是我们缺少对民间工艺文化内涵及价值的追溯和探究.如何厘清民间工艺的文化价值内涵,以新的视角拓宽我们的研究视野,成为当前关注的新目标.把工艺文化价值纳入非物质文化视角下,从民间工艺文化价值的缺失、民间工艺文化价值维度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非物质文化视角下研究民间工艺的方法和重要性,为深入科学开展民间手工艺的保护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