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今年9月第一次受朋友邀约,去青岛画店参加台湾古琴大师袁中平先生的雅集。因了武打小说里的古琴传说、大学时听过的"高山"、"流水"以及袁中平传奇的经历,心里既兴奋又觉得神秘。来宾并不多,中道琴社的朋友们一律穿着汉服,其他人也多是中式装扮。多数人闭目聆听,令我这个大睁眼睛的颇觉新鲜。悠悠琴声仿佛把我的思绪带到了20年前……  相似文献   

2.
一床古琴,一杯清茶,一袭道服……在青岛中道琴社初见袁中平先生,这位大隐于市的古琴家蓄须留发,长袖舒展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交谈过程中,先生一直会心微笑,淡定而平和.  相似文献   

3.
在青西新区唐岛湾公园旁的海草房中,袁中平身着长袍,束发,长须,端坐于古琴前,焚一柱香,一曲《石上流泉》从指间"流淌"开来……只觉风韵雅致,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脾,穿越古今在他的眼中,古琴"含五行秀气,禀阴阳纯精"但你是否能够想到,眼前这位仙风道骨的先生,最初的梦想是从戎浴血,不曾想年代却成为了台湾风行一时的摇滚歌手,而又几经机缘巧合,他开始痴迷古琴,并且钟情一生。他一身古装,却说一口流利的英请,台湾古琴家袁中平到底拥有怎么样的传奇人生?袁中平出生于台湾,祖籍江西,父亲是军人出  相似文献   

4.
正古琴与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的关系之密切,没有任何一种其他的乐器可以代替。"士无故不撤琴瑟","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琴为书室中雅乐,不可一日不对清音",琴艺逐渐成为"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作为文人士大夫的必修功课。古琴,在古代只称"琴"(近现代引入西方乐器后才被叫做"古琴"以区别),又常作瑶琴、玉琴、七弦琴,  相似文献   

5.
正樊老师您与古琴结缘有多长时间了?古琴对您的绘画艺术有什么帮助?我从小学习二胡演奏,在中学时任校乐队队长,我的保留节目是板胡独奏。后来虽然以绘画为主业,但从未放弃音乐欣赏,我收集了中外音乐光盘400余张,这些美妙的旋律伴随我渡过了几十年的时光。10年前我有幸结识了古琴家李明忠先生,先生在琴学、操琴、斫琴方面均造诣超群。先生一曲《潇湘水云》牵走了我的灵魂,我被古琴的  相似文献   

6.
微博     
<正>【旅顺博物馆首次展出馆藏古琴】存世古琴以唐代为最早,只有17床,其中有几床就在旅顺博物馆。目前旅顺博物馆正与辽宁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举办"古琴联展",展出唐至民国的古琴,中唐伏羲式"九霄环佩"琴、晚唐伏羲式"春雷"琴、北宋仲尼式"松风清节"琴是难得一见的珍品。@新闻大连【13岁男子汉我愿成为父亲的腿】母亲早逝、父亲截肢,他休学在家;为照顾病父,他每晚都睡不踏实。"爸,你先吃吧",而他的菜只是个咸鸭蛋;他是柔道好苗  相似文献   

7.
一 老子的“道”就象一个具有无限魅力的魔方吸引着历代的哲学家。大凡有造诣的哲学家,几乎无不对它作出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在众多的解释之中,陈效应先生的解释可谓别具一格。他说: “老子哲学的理论基础是从‘道’这个观念开展出来的,而‘道’的问题,事实上只是一个虚拟的问题。‘道’所具有的种种特性和作用,都是老子所预设的。老子所预设的‘道’,其实就是他在经验世界中所体悟的道理,而把这些所体悟的道理,统统附托给所谓‘道’,以作为它的特性和作用。当然,我们也可以视为道是人的内在生命的呼声,它乃是应合人的内在生命之需求与愿望所…  相似文献   

8.
《光明日报》1996年”7月3日第2版《高校“枪手”不该出现的风景》一文中说;“这些代别人写文章、参加考试的人,古时被称为‘捉刀者’,今天他们换上了一个更具现代感的名衔──‘抢手”’,言下之意是说“枪手”是“现代”之称谓。文后的《编者话》中也说:“悄悄流行起来的‘枪手’现象发人深省。‘枪声’响处,站起来的是一批假冒伪人才,刮起的一股投机取巧之风,倒下去的是‘枪手’自己的人格……”居然把“枪手”与“枪声”混为一谈,更是风马牛不相及。关于“枪手”为代人写文章之称谓,笔者在《“枪手”语源》小文中作了探求,并…  相似文献   

9.
“境界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美学思想的核心。所谓“境界”是指作家把个人的情感、意趣和创造力融入描写对象之中而形成的情景交融、物我统一的艺术世界。王国维不仅把境界立为诗词之本,而且在分析境界时还把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人间词话》,下引此书皆不另注)。  相似文献   

10.
语词札记     
语词札记王宣武〔哀恳〕《汉语大词典》①列“悲伤恳切”一个义项。按:“哀恳”尚有“犹哀求”一义。宋洪迈《夷坚支甲·吕使君宅》②:“(吕令人)招贺入小阁,峻词责之。贺拜而谢过,哀恳三夕(吕本作‘四’)乃释。”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袁痴》③“先生俟(乡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