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毕淑敏的文字引起读者广泛关注,首先来自作品内容上的独特性,毕淑敏对医学题材的开拓,使她的作品在中国当代作家中独树一帜。毕淑敏的小说有着恢宏的气势和深沉的人性关怀,其作品有一种精神上的震撼力。毕淑敏的散文常以形象的说理来阐发道理,通过优美的文字叩击读者的心弦,能给读者以思维启迪和艺术熏陶。毕淑敏的小说情节明晰,读来明白晓畅,多塑造类型化人物。毕淑敏有自觉的读者意识和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但不是一个在艺术上有探索精神的作家。  相似文献   

2.
论梁实秋小品散文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实秋的小品散文,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它没有鲁迅的冷峻,决非匕首与投枪;而是沿袭了周作人的冲淡、平和,形成了雅致、闲适的风格。尽管这些作品曾不合时宜,被称为脱离社会、回避政治的“有闲”产物,然而,随着时代氛围的改变,随着宽松环境的产生,它抖去了蒙在身上的历史尘埃,以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读者的青睐。《雅舍小品》是梁实秋小品散文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1940年他应刘英士之邀以“子佳”为笔名在《星期评论》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3.
作为网络世界最流行的表意媒介,超文本已经成为文学的新面目和存在的新形态,它以自身超链接、非线性、多路径的特性改变着传统的阅读方式和理念,从读者主体作用、文本间性以及文本意义不确定性等三个方面对读者接受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贴近读者是衡量一个高职院图书馆水准高与低、优与劣的前提。因此,如何做好高职院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全方位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对于每一个高职院图书馆馆员来说十分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5.
文化散文:在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之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散文的崛起是文学史上一次值得称颂的坚守和选择,面对思想深度的平面化与理性思辨精神的弱化,以及审美感知的钝化和诗情诗意的沦陷,它左右出击,既保持了文学的尊严与独立性,也在某种意义上充实并提升了国民精神的现代性品格.审美与启蒙之间这种现代性张力的获取,使得文化散文从根本上奠定了自身不可取代的文学史价值.然而,当世纪之交以来的文化散文越来越走向一种矫情和媚俗之时,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的张力锐减,虽然它也许仍然拥有足够的读者,但已经失去了深层的文学动力和充分的发展潜能.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党报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神圣职责。培育和拓展读者群体,牢牢占据新闻宣传主阵地尤显重要。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在于发挥党报自身的权威性、公信力优势,坚持“三贴近”原则,以全新思路打造主流新闻,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的心声紧密结合起来,使党报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小说读者意识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杂的文化境遇中 ,近代小说读者意识呈现出现代性和传统性纠结的总体特征。它对近代长篇小说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和诸多艺术缺陷 ,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论"《读者》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者》现象”值得深思。它之所以出现 :一、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不平衡 ;二、甘肃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三、自新时期以来 ,甘肃形成了思想解放而又实事求是的思想群落 ;四、编辑部同仁在办刊中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由是造成了“《读者》现象”。  相似文献   

9.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散文语言特点也是服务于这种特殊的文体的,它既具有文学性,又不拘泥于文学性,既有自身的使用常规,又追求丰富的艺术美感.散文的艺术美主要体现在朴素的自然美、优雅的诗意美、跳跃的音乐美、绚丽的色彩美、深远的哲理美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白崇 《晋阳学刊》2008,(1):112-115
刘宋散文是魏晋散文到南朝散文的过渡,它既继承了魏晋散文重视抒情、古朴清竣的特征,又体现了散文骈对艺术、声律艺术的进步,在艺术特征上具有了古朴尚质与华丽整饬并存的特征。因此,刘宋散文既保留了魏晋散文的传统,又引导了南朝散文的发展,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48名阅读优生和阅读学困生为被试(24名阅读优生,24名阅读学困生),采用2×2×2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考察了附加问题的不同类型(意义性附加问题和监控性附加问题)和不同位置(附加问题的前置和后置)对阅读学困生和阅读优生说明文阅读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1)附加问题在说明文阅读理解上存在显著影响,对阅读学困生的影响要强于阅读优生;(2)意义性附加问题对阅读学困生说明文阅读理解的效果要强于监控性;(3)附加问题的后置效果要好于前置。  相似文献   

12.
从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读者关照看平遥景点名称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平遥旅游国际化时代的到来,景点名称的翻译成为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景点名称的翻译是一项目的性明确的交流活动,其目的的实现主要依赖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在景点名称的翻译中,译者应充分考虑中西文化、语言和审美习惯的差异及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重视对译文读者的关照,而不能一味消极地迁就读者,要超越读者、创造读者,拓宽读者的"期待视野"。通过景点名称的译作向国外读者推介中国的特色语言、宣传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从而提高译文读者的语言和文化修养,这才是更积极意义上的读者关照。  相似文献   

13.
读者,在翻译过程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制定翻译策略时充分考虑读者因素,就是基本的读者观照。这一问题实则早在我国古代的佛经翻译中就有所体现。分析佛经翻译中所体现的读者观照,并就其对我国译学的深远影响进行系统梳理,将有助于研究并挖掘我国传统译论。  相似文献   

14.
译文读者的角色在翻译过程中至关重要,时刻影响着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关联理论的读者观照对于当前翻译策略的发展趋向有着充分的解释力,应该在翻译教学中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丁文 《云梦学刊》2006,27(3):88-94
本文目光关注见证"<小说月报>革新"事件的接受群体--"新文学阅读圈"中新文学读者,以其在革新最初几年的12-14卷<小说月报>"通信"栏中与编者的对话,得出<小说月报>"读"与"编"之间一种类似"我们"与"先生"的关系.读者眼中的<小说月报>的形象及刊物自身形象定位及其背后的原因;置于新文学读者的关注之下的<小说月报>在新旧文学观念上的纠缠反复均成为<小说月报>办刊方向调整中的须加考虑的潜在背景.  相似文献   

16.
顾广梅 《齐鲁学刊》2006,5(5):103-105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雷雨.序》作为一篇研究曹禺创作的重要文献,标示了《雷雨》早期接受史上的错位接受现象,也折射出作者原旨、读者释义和文本意义三者的复杂关系,更隐含着曹禺对文本意义的理想接受模式的期待。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读者阅读类型、制约读者服务工作的普遍性因素以及如何全方位为读者服务的分析,指出图书馆应当全面提高对各种类型读者的服务质量,既有广泛性又有针对性地开展为读者服务工作,主动、灵活地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由于图书馆正处在由传统型向现代学习型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读者服务工作尤为重要,针对这种现状,图书馆必须实行全方位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18.
构建以读者为核心的图书馆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图书馆渐渐被冷落了。然而图书馆界对此并未重视。现实证明,图书馆与现代经济社会息息相关,读者仍很需要图书馆,因此,构建以读者为核心的图书馆学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洪琼 《云梦学刊》2011,32(4):154-156
书名关涉内容创意和营销流通,是沟通策划者、营销者、读者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影响读者选购图书的关键因素之一。图书能否取得预期的销量和最大的社会反响,书名无疑是一个决定性的关键因素,不少图书光靠书名就能畅销。可以说,一个好的书名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图书策划者,便需要在图书的起名上将内容创意和营销流通有机结合,既有精益求精的工夫,又有开拓创新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这部文学作品一直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喜爱。在古今小说史上,也有一些续作,但与其他小说名著相比,它的续书是较少的,在古近代小说史上,都耒形成续书热。然而,在当代,尤其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却出现了续书热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