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怨恨”理论与文学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怨恨"理论是现代中国人在中国现代性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基于生存根基的一种具有持久反思与变革现实力量的有价值的心理体验效果单位.它是中国人在中西价值攀比与民族比较中由于强抑伤害而出现的一种隐忍心态.其具有极大的重构秩序与理想、再造世界与自我的心理能量,它不仅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一种情感体验,更是具有美学意义的与现代性研究相关联的一种文化批判与文学批评的体验理论.  相似文献   

2.
对于我们来说,作为一个曾经辉煌但又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失去具体感受的词,“运动”更多地代表着民间的历史记忆和经院学术处理的题材对象。在申言历史已经“终结”的今天,社会运作的模式可能更多地依附于越加细分的行业领域,而不是诉诸集团性的政治行为。目前,建立在自由主义基  相似文献   

3.
蒲柏曾说,愤怒是为了别人的过错而惩罚自己. 我的一位已为人母的亲友常常抱怨别人对她的不公平.她说:“我永远记得,我父母在我到了上幼儿园年龄的时候,没有让我上.”“我永远记得”,对啦,毛病就出在这里. 不管我们的理由如何,怨恨总是不值得的.潜留在我们内心的侮辱,永难平复的创伤,都能损坏我们生活中许多可爱的事物.我们被锁在自己的苦恼深渊里,甚至无法为别人的幸运而高兴.怨恨就像毒害我们血液、细胞的毒素一样,影响、侵蚀着我们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刘牧 《北方论丛》2010,(1):142-145
新制度经济学突破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被视为经济学领域内的一场革命。运用价值现象学的方法可以揭示出新制度经济学的社会心理基础。怨恨构造了现代社会的精神气质,新制度经济学与这种精神气质是一致的,交易费用分析范式与近代思想对否定的创造性力量的强调是一致的。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起源及变迁的关注都与怨恨所造成的价值假象密切相关。怨恨使得现代人对世界的基本体验是怀疑,新制度经济学的个体主义分析方法也与这种基本体验有关。  相似文献   

5.
怨恨论:尼采与舍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海波 《理论界》2007,(3):166-168
尼采与舍勒对怨恨现象及其价值活动方式的描述指明了“怨恨”现象与价值位移的关联。他们在怨恨论上的分歧源于对价值、生命价值以及基督教道德价值的不同理解。尼采将基督教道德价值视为怨恨的产物;舍勒否认了这一观点,并揭示出现代价值观念的怨恨本质及其对基督教道德价值的颠覆。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学的怨恨侧重个人心理发泄,而中国现代文学的怨恨是全民族全国民的心理体验,并具有反省忏悔意识。古希腊将爱恨看做推动世间万物发展变化的动因,基督教的爱恨具有宗教色彩,而中国现代文学的爱恨并无宗教含义。与西方现代学者从道德、伦理、哲学等多角度怨恨的研究不同,中国现代文学的怨恨主要视野是情感体验。与现代西方许多学者专注于怨恨本身理论的透视有别,中国现代文学的怨恨重点不在于理论思想探讨,而是人性深度剖析。  相似文献   

7.
舍勒的怨恨理论表明,现代性的生成与怨恨相关.怨恨实为因生存性价值比较而产生的紧张情态,其出路是颠覆旧价值,建立全新的现代型伦理体系.应从价值位移、伦理变更、制度结构、现实生存困境四个维度分析当代中国社会怨恨滋生的根源.只有重新认识公众利益、公民权利等现代社会的核心概念及相关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才能真正消解怨恨,实现和谐生存,才能把怨恨转化为推动国家与社会继续改革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8.
怨恨是消极隐忍的情感体验,弱势群体怨恨情绪的产生包括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两个方面。怨恨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道德行为的好坏及攻击性的强弱带来消极影响,并具有一定的反社会性和攻击性。借鉴情绪的认知理论,将媒介纳入"受众认知-行为反应"模型中,用于解释媒介对弱势群体怨恨情绪的疏导,据此可提出具体的相关疏导策略。  相似文献   

9.
对于我们来说,作为一个曾经辉煌但又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失去具体感受的词,“运动”更多地代表着民间的历史.记忆和经院学术处理的题材对象。在申言历史已经“终结”的今天,社会运作的模式可能更多地依附于越加细分的行业领域.而不是诉诸集团性的政治行为。目前.建立在自由主义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正是依循于这样的原则,希望通过资源的合理分配,经由社会合作达到利益共享。这显然是一个理想的模式,容易制造某种市场万能的神话。在这个神话里,对市场机制的迷信要远远大于对市场伦理分析。然而吊诡的是,一旦市场失去伦理的倾注,并被夸大为唯一的不容置疑的力量,一个异化的市场必然就会出现。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中国社会精神气质的转型过程中,批判精神与正义感的勃兴是其重要特征.这与普遍存在的怨恨情态密切相关.怨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心理动源,它推动着新的价值结构与伦理秩序的建构.怨恨与启蒙运动共同开启并促进了中国社会精神气质的现代转型历程.当代普遍存在的怨恨心态导致批判精神的滥觞,激发着公众的正义感,并引导公众自主、自觉地参与到重构新型伦理秩序的社会共同行动中.以启蒙和自我启蒙为特征的社会共同行动的最重要意义在于重建心灵秩序,有效抑制、化解伦理冲突,而自信、自主、宽容、理性等现代型国民气质将得以普遍生成.  相似文献   

11.
庞秀慧 《中州学刊》2012,(1):192-195
近年来,人们对乡土小说的关注多以民工和保姆题材为主来考察乡下人在城市所面临的肉体和精神的双重苦难,男性的性别怨恨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乡村男性的性别怨恨,源自于城市女性凭借着城乡的文化差异对他们所实施的性别权力。虽然这种性别权力询唤了乡村男性的主体生成,但它依旧是传统秩序的表现。在社会转型期非但没有改变男性的主体性认知,还进一步强化了两性之间的性别对立,无益于性别秩序的改善和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2.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一个国家利益表达机制健全、公共权力合法运行乃至政治体系良性运转的基本表征,而在转型国家中,怨恨往往会成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心理梗阻,导致怨恨主体在"政治冷漠"和"政治参与爆炸"之间游走极端,严重影响现代国家政治生态的健康生成与理性发展.因此,转型国家要实现"良善"的政治,必须从政治层面、治理层面以及价值层面等疏导与消解怨恨主体的怨恨心理,引导公民有序、理性、自主、适度地参与公共事务.  相似文献   

13.
王明科 《河北学刊》2006,26(1):142-147
在“新怨恨”理论视野下重新解读鲁迅思想,认为“怨恨”是21世纪鲁迅研究的新判断,是鲁迅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体验。鲁迅不但反抗与怨恨中国传统弊端,同时也反抗与怨恨西方现代文化缺陷。  相似文献   

14.
对于我们来说,作为一个曾经辉煌但又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失去具体感受的词,"运动"更多地代表着民间的历史记忆和经院学术处理的题材对象.在申言历史已经"终结"的今天,社会运作的模式可能更多地依附于越加细分的行业领域,而不是诉诸集团性的政治行为.目前,建立在自由主义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正是依循于这样的原则,希望通过资源的合理分配,经由社会合作达到利益共享.这显然是一个理想的模式,容易制造某种市场万能的神话.在这个神话里,对市场机制的迷信要远远大于对市场伦理分析.然而吊诡的是,一旦市场失去伦理的倾注,并被夸大为唯一的不容置疑的力量,一个异化的市场必然就会出现.  相似文献   

15.
在转型中国,当工人提出工资增长等诉求时,场景中个体行动似乎正在消逝,取而代之是大量的集体行动。是什么因素推动了这种行动的产生?在从个体行动到集体行动的过程中,其动员的中观和微观机制是什么?通过研究发现,社会结构变化、怨恨集聚、共同命运和宿舍空间是工人集体行动几个主要变量,其线性序列构成工人集体行动动员机制。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4000美元,由于社会日渐断裂,从而为工人集体行动提供了机遇;生活中的怨恨集聚为其动员提供了情感动因;集体命运在组织缺失下为集体认同动员发挥了重要作用;宿舍等公共空间为工人集体行动动员提供了独特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王明科 《社会科学论坛》2005,11(15):138-14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一部分作家极力反抗传统,但他们始终就在传统之中;另一部分作家试图建构现代文化,但他们或者急于建构而不得,或者发现现代性也是一种有着弊端与缺憾的悖论性存在,所以在追求现代时就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回瞥中的怨恨体验.中国文化的现代建构就是在反抗、追求、回瞥等各种力量的综合张力甚至对立中实现的动态的创造性融合.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一部分作家极力反抗传统,但他们始终就在传统之中;另一部分作家试图建构现代文化,但他们或者急于建构而不得,或者发现现代性也是一种有着弊端与缺憾的悖论性存在,所以在追求现代时就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回瞥中的怨恨体验。中国文化的现代建构就是在反抗、追求、回瞥等各种力量的综合张力甚至对立中实现的动态的创造性融合。一、鲁迅的回瞥与怨恨鲁迅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对传统的怨恨与反抗,还在于怨恨地意识到自己就在传统之中,自觉认识到自己属于旧一代,而去和旧一代做斗争。鲁迅称自己是抽了鸦片而劝人戒除的醒悟者,是“思想…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多数研究都将怨恨视为结构不公和弱势无能的产物,鲜有人探寻二者之间的中介机制。本文从情感社会学角度,分析了羞耻在总体上构成伤害的内向化累积机制和外在化发泄机制,以及不同羞耻之间的强化机制和走向怨恨的转化机制,这些羞耻伤害机制在结构不公、弱势无能与怨恨心理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最后,该理论模式还有助于澄清有关羞耻和怨恨的一些常见误解,从而为当前的社会心态研究提供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甲骨文枝字,作■、■等形,上从止从小点,下从根符号。指从树木主干上分出的比主干水嫩的枝(条)。甲骨文条字,作■形,上从倒立之止,下从木枝条柔弱无力之形体。它像树木等禾本植物枝条上的枝杈呈倒立状之形,是条的象形会意。甲骨文萌字作■形,上从止从小点,下从一斜竖及小点,像种子发芽、上面长出枝杈、下面是一根直直的根形。它是萌的象形会意。甲骨文耑字,上从止从小点,下从根须形符号或从根从小点符号,像植物上部渐生歧叶之状,下像植物根须之形。甲骨文倒字,正是耑字的倒立,上从倒立的根须形,下从倒立的植物枝杈形体,像植物之头与根须上下颠倒、翻转之形。倒的古文是到,到的金文是从人从至(■)偏旁。至的字义是到,甲骨文字形是倒立之矢——■,与甲骨文倒字(■)字在上下颠倒、方向倒转上含义相同,故甲骨文倒(■)字后世废而倒(到)字流行至今。对甲骨文枝、条、萌、耑、倒五字的考证与辨析,有助于学术界了解止这一偏旁既是来源于人体之足的象形,还是来源于草木枝杈的形体符号。  相似文献   

20.
语言工作者有必要认真分析各对或各群近义词,以对其细微差别把握得更好,从而适应汉语应用的需要。本文尝试对近义词群"看来"、"看起来"、"看样子"、"看上去"进行比较分析。经过分析发现这4个词语都有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推测、估计的意思,口气委婉,留有余地。但"看来"只表根据客观情况推测、估计。"看起来"既可表依据客观情况估计,还有观察外貌,进行判断的意思。"看上去"有强调主体实施"看"这个动作的意味,"看样子"有突显"样子"的语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