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兴中 《老友》2008,(9):59-59
《老友》专家门诊:我十多年以来视物时眼前好像有蚊虫一样的黑影飞来飞去,近年来越来越严重。医师说这是飞蚊症。请问:飞蚊症应如何治疗?萍乡市·杨××杨××同志:从信中知你患有飞蚊症。我要告诉你,  相似文献   

2.
杨氏出自姬姓,来源有二,一支系以国为氏,一支是以邑为氏。西周宣王姬静的小儿子尚父,于周幽王时被封于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建立杨国,为侯爵(春秋时为晋国所兼并),杨侯的子孙以国为氏,姓杨。此即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所云:“周宣王子尚父,幽王时封为杨侯,为晋所灭,其后为氏焉。”《辞海》云:“扬,石经初刻作‘杨’。”可见古代扬、杨二字通用。晋国灭杨后,将杨地作为晋国公族羊舌肸的采邑。羊舌氏也出自姬姓,晋武公之孙突食邑于羊舌(包括三个县:铜鞮、杨氏、平阳),称为羊舌大夫,其后代以邑为氏而成羊舌氏。突的孙子羊舌肸,字叔向,在晋国任大夫,是当时著名的贤臣。叔向之子伯石,字食我,以封邑为氏,也姓杨,因此又叫杨食我(见《古今姓氏书辨证》)。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最初给李白的诗作注的人,是南宋的杨齐贤。杨齐贤,字子见,宁远(湖南省零陵地区宁运县)人,庆元五年(1199)进士,应制科试,名中榜首,被举荐为贤良方正,任通直郎。此外的生平事迹就不清楚了。不仅如此,令人遗憾地是:杨齐贤的李诗注本已经失传,书名及卷数都无从得知。萧土赟见到的四川左绵(四川省绵阳市附近)刊本,被认为“博而不能约”,甚至有错误之处(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序例)。  相似文献   

4.
《老友》2008,(5)
《老友》专家门诊:我是一名高血压病患者,近半个多月来右眼视力明显下降,经医院检查发现右眼眼底出血。请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眼底出血能否治愈?湖口县·杨×杨××同志:眼底出血一般是指视网膜出血。它不是一种独立性眼病,而是许多眼病和某些全身疾病所共有的病征。由于出血原因不同,预后也就不同。少量出血可以完全吸收,不影响视  相似文献   

5.
1993年元月8日,天蒙蒙亮,阳城县河北镇匠礼村一高一矮走出两个人,高的叫杨万林,矮的叫李思林。两个人出了村,走上偏僻山道。行走间,杨不时辱骂李,李怯怯地并不还口,杨很恼怒,骂出了更刺耳的话:“你不是东西,你老婆也不是东西,在广西卖×,到山西也卖。”这一句把李激怒了,他一转身要打,没有打住,反被杨抓住了手腕,又被摔倒在地,李爬起来再次扑向杨,又被狠狠地摔倒,头撞在石头上流出了鲜血。此时,李已没有多少还手之力了,而杨却兽性大发,他抓起山路上的石块在李的头部、胸部猛砸,见李已奄奄  相似文献   

6.
相对一些闽籍华侨作家而言,杨骚的部分话剧、诗歌、散文等是东南亚华文视野中比较早出现的作品。以杨骚的东南亚之行为切入点,从宏观角度探讨分析杨骚从事东南亚华文创作的起因、成就及其地位,说明杨骚是东南亚华文剧坛的先行者,指出鲁迅对杨骚华文创作的提携与推动作用,对杨骚研究和东南亚华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国民 《社区》2011,(20):50
过节去姑姑家,姑姑告诉我:"你二叔快和杨大哥打起来了。"听后我大吃一惊,二叔和杨大哥是社区里的模范人物,都是喜欢热心帮助别人的人,这两个口碑不错的好男人怎么就闹腾起来了呢?记得前年我研究生毕业回家时,二  相似文献   

8.
清华图书馆曾向杭州“丰华堂”堂主杨复购得五千四百二十种线装古书,详细情况见表:  相似文献   

9.
从内黄三杨庄聚落遗址看汉代农村民居形式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杨庄遗址发现了汉代房屋,其特点是每个庭院都是独立的,互不相连,这与传世文献所定型的汉代农村印象有相当的不同。解释这种不同,大致有两种思路:一是认定传世文献对汉代农村居住形式的记载不完备,而把三杨庄遗址所见的庭院现象视为文献漏载的汉代民居的典型形式,以此可以要求重新改写关于汉代里居的既有含义;二是把三杨庄遗址所见的庭院现象视为特例,不把它视为汉代的典型农居。贾让《治河三策》在开篇处谈及:汉代一部分农夫,在原来黄河堤内的滩地上,稍筑室宅,遂成聚落,而且是稍去其城郭,排水泽而居之。如果我们以贾让所说的新起庐舍来观察和分析三杨庄遗址的房舍—农田的总体布局,似乎疑问可以豁然开释:这里不是汉代的寻常农村,而是在黄河滩地新垦殖区出现的新起庐舍。而传世文献所描述的闾里民居,对应的是贾让所谈及的城郭旧居。如此认识三杨庄遗址的性质,并没有降低其历史文化价值,而是更加拓展了它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0.
晓雅 《社区》2003,(13)
儿子开始上幼儿园了,去了几天后,儿子告诉我,他很喜欢他的杨老师,原因是杨老师的样子好看。我问儿子:“你最喜欢的是妈妈还是杨老师?”儿子看看我,又安慰性地补充道:“第二喜欢妈妈。”童言无忌的儿子,让我想起那个故事……那个女孩又和妈妈吵架了,女孩转身向外跑去。她流着眼泪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了许久。黄昏,逐渐冷静下来的她才感觉到肚子饿了。正巧,前面就有一个面摊,冒着香喷喷的热气。可是,她摸了摸身上,一分钱也没有。守摊的是一个很和蔼的老奶奶,看到她站在边上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对不起,我忘了…  相似文献   

11.
恋爱我曾问杨先生:"您和钱锺书先生从认识到相爱,时间那么短,可算是一见倾心或一见钟情吧。"杨先生答:"人世间也许有一见倾心的事,但我无  相似文献   

12.
《老友》专家门诊:最近我体检发现谷丙转氨酶高至50.0,是否需要服药?同时,甘油三脂2.20,葡萄糖6.29,也偏,请问应如何调治?宁都县·杨××杨××同志:你在体检中发现谷丙转氨酶50、甘油三脂2.2、葡萄糖6.29,这几项仅一次检查的数字还不能或不足以说明你得了肝病、高血糖和高脂血症,因为这些数值都还在  相似文献   

13.
从"杨姞壶"谈古杨国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山西曲沃曲村63号墓出土的"杨姞壶"是姞姓杨(扬)国女子嫁给晋国国君的自作之器.晋献公十六年(前661年),姞姓杨国被灭之日,也是姬姓杨国受封之时.从"杨姞壶"的出土及相关史料来看,古杨国的地望在山西洪洞县东南15里的范村.今杨姓源于姬姓杨国受封于杨,后食采邑于杨,为晋灭后以杨为氏.  相似文献   

14.
杨宏道的诗在当时极负盛名,但他一生多艰,"行天下四方多矣,而其穷亦极矣".文章就杨宏道与淄川的关系作了简略考述.杨宏道的远祖是从辽东迁居淄川的;杨宏道早年生活在淄川;杨宏道52岁返乡后住了一年多就再次离开淄川,去了济南.  相似文献   

15.
杨涟作为明末名臣、谏官、东林党人,致力于争挽救危局的明末,深预"红丸案""移宫案"等政治斗争以正宫闱,并终因反阉党遏止魏忠贤而死。杨涟一生的著作较多,但流传情形比较复杂,给研究者带来不少困惑和麻烦。细加梳理,杨涟作品主要分为《杨大洪先生忠烈实录》等明末收集本,李赞元六卷本《杨忠烈公文集》、张伯行《杨大洪文集》二卷本系列,以及杨苞三卷本、杨征策五卷本、杨祖宪十卷本、潘锡恩五卷本、胡凤丹十卷本《杨忠烈公文集》等系列。研究杨涟著作流传涉及版本学、校勘学、文献学、印刷史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机械工程专业科学家,也是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杰出专家,从事教育工作近60载,不仅发表了数百篇科学技术论文和教育管理类论文,还发表了上千篇诗词、散文、序函类文章,是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首倡者和有力推动者之一。欣闻杨院士今年80华诞之际,由杨院士的数十名弟子选编的《杨叔子槛外诗文选》、《杨叔子教育雏论选》、《杨叔子科技论文选》、《杨叔子散文序函类文选》四种文集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全部出齐。江苏大学杂志社社长带领本刊编辑趁赴武昌开会之际,特约请杨院士就其文集中所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访谈。访谈中杨院士对青年学者教育的核心思想、培养德才兼备的研究生、进行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教师职责、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讲解。杨院士指出,高校要构建适合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青年教师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相似文献   

17.
杨宏道的诗在当时极负盛名,但他一生多艰,“行天下四方多矣,而其穷亦极矣”。文章就杨宏道与淄川的关系作了简略考述。杨宏道的远祖是从辽东迁居淄川的;杨宏道早年生活在淄川;杨宏道52岁返乡后住了一年多就再次离开淄川,去了济南。  相似文献   

18.
杨匏安是五四时期华南地区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理论家和革命活动家。杨匏安经历过生活的窘迫,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也曾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部长、国民党中央常委、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常委兼组织部长等职务,薪俸优厚。但杨匏安将薪水绝大多数上交党组织,自己毫无积蓄。杨匏安牺牲后,有两个子女因病无钱医治而夭折。通过挖掘杨匏安淡泊名利、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事迹,为当今廉洁教育提供理论素材。  相似文献   

19.
我喜爱杨朔同志的散文。 杨朔同志的散文,结构精巧,语言洗炼,感情真挚,寓意深刻,并着力于诗的意境的创造。 杨朔同志就曾说过:“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我向来爱诗,特别是那些久经岁月磨炼的古典诗章。这些诗差不多每篇都有自己新鲜的意境、思想、情  相似文献   

20.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德明预测,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至少可以维持到下世纪三十年代。 杨德明的依据是:(一)新中国成立四十余年,经济平均实际增长速度为百分之九,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高速度增长的序幕,九十年代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二)未来二十年左右是中国工业化时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余地非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