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首先对非营利性组织的概念进行了立法定义,进而阐释了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税收优惠的理论基础,接着梳理了我国现行税法关于非营利性组织税收优惠的有关规定,并分析了我国现行税法关于非营利性组织税收优惠方面存在的税收优惠的立法位阶较低、税收优惠的政策比较零散、没有明确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证制度、营利性收入与非营利性收入划分不明确等四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西夏统治者十分重视档案立法工作,西夏建立伊始景宗元昊就着手建章立制,天盛年间仁宗仁孝敕命编纂《天盛改旧新定律令》。西夏王朝在文书的拟制、处理、传递和档案保管等方面都制定了具体的法规条文。西夏档案立法受到唐宋档案立法的影响,但也有发展和创新,具有西夏民族和地域特色,当然也存在着一些缺憾和弊端。  相似文献   

3.
西夏文书撰拟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夏文书撰拟制度是西夏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西夏统治者管理国家的强有力工具之一,受到了西夏历代统治者的重视。本文根据《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和其他有关西夏汉文史籍,从文书队伍、文书格式、文书内容、文书语言等四个方面对西夏文书撰拟制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由于西夏统治者在立国之初就大力推崇和倡导佛教,致使佛教成为了西夏政权的国教,因此佛教及僧人在西夏历史有过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僧人在西夏社会生活中有较高的地位和享有特权;二是僧人在西夏社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并做出贡献;三是佛教与西夏政权之间相互依存并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5.
电子商务对税收工作的影响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形态正全面走进我们的生活,但目前的税法对其规定仍有许多不明确的地方。本文就电子商务对税收工作造成的冲击及税收政策的改进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由于各国对境内外课税对象普遍行使税收管辖权,导致跨国经济活动面临被多次征税的可能,这就产生了国际双重征税的法律问题。为消除或减轻国际双重征税的问题,我国国内现行税法采取了直接抵免和间接抵免两种方法。除国内税法的渊源外,我国政府还与许多国家签订有税收协定,其中有的协定也包含了消除或减轻国际双重征税的方法。但是,我国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对间接抵免的规定比较原则,仅规定了一个基本的计算方法和居民企业对外国公司参股的因素。我国税法的国际法渊源与国内法渊源在某些具体的规定上也存在差异,即便是国内新、旧法之间也存在衔接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国内法与国际法、新法与旧法的法律冲突,需要运用立法法、国际私法等法律原则和规定来解决。  相似文献   

7.
税收行政强制执行制度(或称税收强制执行制度)是一项重要的行政法制度,也是一项与税法密切相关的制度.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统一的行政强制法,有关税收行政强制执行内容的规定也不够具体.本文根据<行政诉讼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阐释税收强制执行的一些模糊概念,揭示税收强制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重点提出了完善税收强制执行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新税制及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以来,客观上长期存在会计与税收对费用要素确认差异.因此,<税法>明确规定,"会计与税收处理不一致的,应根据税收有关规定进行调整",这对企业会计信息处理产生了较大影响.企业会计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我国目前缺少对税收基本问题进行集中统一规定的法律规范,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并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制定单行的税收基本法,以解决长期以来税收立法混乱、税法体系不完整问题。税收基本法是各单行实体性和程序性税法的母法,在税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0.
将新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中涉及固定资产处理的规定进行全面归纳,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一方面,由于税收必须依赖会计资料,税法在固定资产确认、计量属性、计量方法等方面表现出与会计协同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税法与会计服务的目的不同,税法在初始计量、后续计量等具体操作方面又与会计有很多差异。税法突出强调确定性和权威性,税法规定比会计更加明确、具体。而会计为了体现经济业务的实质,更加强调企业的个性和自主性。  相似文献   

11.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否具有必然性 ,不少社会历史理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但在社会规律是否是预成规律这个问题上又存在着分歧。以往的一些社会历史理论中都内涵着预成规律的思想。而唯物史观则坚持社会历史是人的活动的历史 ,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规律的观点 ,从而否定了社会规律是外在于和先在于人和人的活动的规律的思想。文中还分析了几种将唯物史观的社会规律理解为预成规律的做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2.
自然法有悠久的传统,对自然法的理解应当从同样悠久的自然观念出发,因为不同的自然观念会导致不同的自然法。以自然法发展时间段为基点,从自然的观念着手,分析不同阶段自然法的含义。经过对不同阶段自然法中自然观念的探讨,指出不能赋予自然法以单一的含义,或是根据历史发展阶段赋予其含义,应当从不同的自然观念入手理解自然法。  相似文献   

13.
非洲法律文化在长期的变迁转型过程中,荟萃了本土习惯法、宗教法、近现代西方大陆法和英美法,多样法源相融共存,展示出一幅法律发展的多彩画卷。非洲法的历史,主要是非洲习惯法、伊斯兰教法与西方法相互排斥、相互融合的历史。在非洲,“本土法”和“外来法”,是个相对的概念。真正意义上的本土法是所谓“祖先法”,它是与非洲的原始宗教相连的习惯法;而伊斯兰法经过长期本土化和民族化后最终演化为非洲的本土法,并与新的外来法——西方法对立。作为非洲的第二波外来法,西方法与非洲固有法和伊斯兰法发生着对抗和融合,但它最终又成为非洲最具立法意义的法。本土法与外来法的冲突与融合、相融与并存的错综复杂关系一直是非洲法律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4.
对历史艺术的探讨在欧洲学术史上可说是源远流长,但是,从古代到16世纪上半期,这类著作系统论述的主要是"历史写作艺术"问题,而16世纪后半期的法国学者关注的是"历史阅读艺术".在论述阅读或理解历史的方法的过程中,法国学者完成了对历史的重新界定,法学的"历史方法"最终转变为历史学方法,为近代新史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论习惯法的法源地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法源在原始含义、基本构成等方面不排斥习惯法成为一国法制的渊源。从制度史上看,习惯法始终是人类法制上一个生动的渊源。习惯法在当代各国法制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无论从理论还是从规范上分析,习惯法在我国法制上至少应占据次位法源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现代刑法理论是在对刑法发展史上主、客观主义刑法理论扬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本文系统分析论证了刑法史上第一个理论形态———客观主义刑法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 ,无疑对进一步全面正确地把握现代刑法理论的根基 ,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加纳是黑非洲的一个古国,有悠久的习惯法文化,特别是阿散蒂人在近代历史上又曾建立过强大的王国,法人类学家和文化史学家因此高度重视阿散蒂传统社会与法律的研究。殖民时期加纳本土法与外来的西方法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独立后的加纳继承了宗主国英国的法律遗产,重视发掘固有习惯法的价值,其现代化历程可谓曲折发展。对加纳法文化的演进,特别是对殖民时期的加纳本土法与英国法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个案研究是进一步了解非洲国家法律文化历史变迁的一个极好范例。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 ,立足于社会发展理论 ,纵观东西方法律发展的历史进程 ,运用唯物史观 ,揭示了人类社会及其法律发展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基础条件、基本途径和主要动力 ,确证了不同历史、不同民族的社会及法律发展的共同规律及其不同发展道路 ,指明了法律发展的世界意义及其演进方向 ,展示了马克思宽阔的法律视野。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法律史教学中,引入多样化法学方法综合适用,不仅能够克服中国法律史教学中法学方法原有的单一化,严重意识形态化、教条化、封闭化等种种倾向,还可以在各种法学方法之间形成互补。对应对复杂、多维的法律史问题,开阔法学教育的理论视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方国家内部存在着促成“法治”的“基因”。其法治的生成是其政治权力多元与制衡的政治传统、法律至上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的商品经济历史等社会、文化、经济原因逻辑演化的结果。通过对西方法治的生成路径的分析,并揭示法治的形成规律,将对其它正在进行法治建设的国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