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6年盛夏时分,我们对河北省著名学者梁勇先生就燕赵文化和封龙山文化进行了深入采访。梁勇先生详细介绍了燕赵文化的地域特性、文化构成和文化特点,指出燕赵文化是京津冀历史上博大精深的文化精华和重要的文化镜鉴,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形势,用燕赵文化唤起京津冀地区的文化共识和文化本底的归属感,在文化共识、文化共同归属感的基础上,提高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文化协同。同时,梁勇先生也为石家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如何依托封龙山文化、传承封龙山文化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
地域文化研究具有多重意义,除了历史人文研究自身的价值之外,还有现实重要性:提供区域精神价值定位、形成地域品牌乃至于打造新的产业文化品牌。今天地域文化研究面临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挑战。燕赵文化是河北文化的代名词,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提出“冀文化”概念有深层挖掘河北文化内蕴并向区域延伸形成大区域新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傅建安《20世纪都市女性形象与都市文化》一书,基于女权与男权博弈的文化背景,深入探索了中国20世纪女性文学形象生发的逻辑起点问题,清晰勾勒出都市文化形塑下20世纪中国文学中女性形象自我建构的历史轨迹,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昆仑山是中华民族之根,昆仑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昆仑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创造性、多元性、开放性、衍射性和凝聚性,其他各种地域文化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其主体特征派生而成.神话传说是昆仑文化中一支劲旅,西王母的形象孕育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初情愫.  相似文献   

5.
城市文化形象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集中表现,研究城市的文化形象特征,才能把握城市文化脉络的走向,规划和创造出充满地方特色、性格魅力和生命活力的现代城市形象.本文讨论了城市文化形象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形象形成的基本条件,对城市文化形象继承和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河朔诗派是明清鼎革之际崛起于燕赵大地的诗歌流派。燕赵大地厚重的人文历史和多彩的自然景观所构成的统一的文化环境,孕育了河朔诗派的诗歌情怀,确立了河朔诗派的诗歌生命基调,熔铸了该诗派愤激而和平的诗学特征,使其以独特而鲜明的地域特色成为清初北方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  相似文献   

7.
《三国志演义》的关羽形象所蕴涵的文化和美学内涵异常丰富。这既是作者对创作素材  取舍、整合与再造的结晶,也是经典文化和大众文化碰撞、融合的结果。这需要从关羽形象演化史中去探究。历史上的关羽是一个有着忠义品德、武勇才能和刚傲禀性的名将奇人,同时,其思想性格中也有一些难下断语的复杂因素。《三国志平话》中的关羽故事有一半与史载大体相符,而在道德、才能等层次又有所丰富和强化。在元杂剧家的笔下,关羽成了汉民族的象征,其果敢刚毅、勇猛顽强、斩钉截铁、宁折不弯等性格特征,充分体现出令人仰慕的阳刚之美。罗贯中融合了在关羽形象中凝聚的经典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精华,最终将关羽形象熔铸成了忠义的楷模,武勇的化身,意志和力量的代表,寄托着士人与大众的道德理想与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8.
在文化强省战略的引领下,应该积极探索和挖掘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而深蕴中华文明精髓的燕赵文化,是河北人民的精神家园,其精神沉淀是当今河北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本土资源,能为河北现代化建设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弘扬燕赵文化精神,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高校因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社会、引领社会文明的社会职责,在弘扬地域文化精神中应肩负更大的责任,也具备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强省战略的引领下,应该积极探索和挖掘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而深蕴中华文明精髓的燕赵文化,是河北人民的精神家园,其精神沉淀是当今河北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本土资源,能为河北现代化建设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弘扬燕赵文化精神,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高校因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社会、引领社会文明的社会职责,在弘扬地域文化精神中应肩负更大的责任,也具备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今日京津冀文化圈源头的冀文化是中国古代地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一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京津冀区域文化的渊源和载体。冀域文化圈内发掘的大量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及原始族群的大量活动遗迹表明冀文化的产生源于华夏族群的长期共生,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有形的历史文化载体及长期的繁荣为冀文化的研究以及挖掘冀文化的贡献,对探讨京津冀区域文化特征提供了可靠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