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31年,辽西民众一举歼灭侵华日军古贺骑兵联队,戳穿了日军战无不胜的谎言。为廓清辽西抗日义勇军抗战的基本史实,在借鉴、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挖掘日本军方和新闻媒体的有关史料。探究古贺骑兵联队覆灭的史实。  相似文献   

2.
中国抗日战争到底消灭了多少侵华日军,一直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按照美国学者根据日本战中统计计算,在大陆被击毙的日军,共计44万余人。研究抗战历史的专家张忠义先生,旁征博引日军史料,也得出一个45.5万的近似数字。国民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侵华日军为了彻底摧毁中国政府和人民抗战的意志和决心,对大后方实施了惨绝人寰的空中杀戮,制造了死亡100人以上或死伤500人以上的重大惨案共达86次。这些惨案在时空分布上呈相对集中的鲜明特征。具体来看,在时序分布上,惨案集中在抗战相持阶段,1940年达到最高峰。另外,因为地形和天气的影响,夏季是惨案的高发期。在空间格局上,惨案集中在四川、重庆战略核心地区;水路、铁路和公路等交通干线所在区域是重灾区;县级及其以上城市最为惨重。这种时空分布格局彰显了侵华日军企图通过制造重大惨案,造成恐怖气氛,达到动摇抗战大后方民众意志,迫使国民政府妥协屈服,实现占领和殖民中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抗战初期的河南抗日救亡运动陈传海1937年7月7日夜,侵华日军向卢沟桥发起进攻,开始了武力灭亡中国的新阶段。驻守在这里的第二十九军广大爱国官兵奋起抵抗,拉开了全民抗战的序幕。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各界的努力,执政的国民党政治上表现出的...  相似文献   

5.
徐州会战     
1937年12月至1938年5月,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路南北广阔地域内,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会战,史称“徐州会战“。它是抗战爆发以来规模最大、兵力最多、伤亡最惨重的一次会战。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决定攻占长江以北各战略要地,  相似文献   

6.
抗战期间,华北地区的侵华日军为达到长期霸占中国沦陷领土目的,除依靠各伪政权对"沦陷区"民众实行殖民统治外,还妄图从思想上进行欺骗和麻痹。因此,由日军幕后操纵的各种伪政治性组织遂应运而生。日伪新民会,即是其中仅次于伪政权的一个政治性组织,凡存在日伪政权的地区大都伴有同级伪新民会。不同时期,侵华日军因战局变化曾几次对伪新民会组织机构、人事制度等进行调整。通过对伪河南新民会的考察,我们不仅能勾勒出日军在华北地区势力消涨的轨迹,同时也可以揭示日本侵华策略演变的大致路径。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政府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因侵华日军的大肆摧残,中国教育受到了战争的巨大破坏。为避免教育发生大断裂的危险,国民政府在艰难困苦中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战时教育政策.保存并发展了各级教育。就当时来说,它培养了大批人才,适应了抗战和建设的需要,促进了抗战的发展;就长远来看,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对大西南和大西北落后地区智力的开发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建川博物馆收藏有三千余封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与日本国内亲友往来的家书。本文对其中部分家书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字里行间透露出了当时的一些历史真相:(1)侵华日军发动的军事侵略战争及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2)侵华日军的军队编制;(3)日本国内的战争总动员。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的诗歌曾经是抗战中最有力的"号角".诗篇充满着爱国主义激情,激发了全民族抗战的热情和爱国情绪,它们在抗日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抗战时期的诗歌被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是特殊时空下的一种具有特色的文学现象.从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阐述了抗战诗歌鲜明的时代特色;论述了抗战时期诗歌的历史作用以及和平安定的今天重读抗战诗歌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略南京与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最高当局全力实施对华武力征服与战争恐怖威慑的殖民政策,以迫使中国军民与中国政府畏惧与屈服,达到以战迫和、实际是以战迫降之目的。但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持久抗战面前,日本当局的殖民政策从占领南京那一天就开始破产了。日本当局不得不陷入他们所极不情愿的对华长期战争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历史证明,南京之战与南京大屠杀,既是日本最高当局对华推行武力征服与恐怖威慑政策的最高峰,也是这政策走向失败的开始。  相似文献   

11.
从对日本逐步侵华、中国东北和关内的关系、中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以及1935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内外政策的转变的具体分析,批驳了到1935年的"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才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观点。重新评价了"华北事变"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李德懋作为一位饱学中国诗学理论的朝鲜文学家,他在品评朝鲜与中国的诗人诗作时,善于运用品藻的批评方法去评点与比较中、朝、日等国诗作在风格类型、体制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品评优劣。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意新语工之品(诗歌修辞批评),其二是辨味之品(诗歌风格批评),其三是格调家数之品(诗歌比较批评)。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日本占领区的亲日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从殖民语境和沦陷区文学研究史角度,对"汉奸文学"加以辨析。文章分析了"汉奸文学"在三种不同的殖民体制中的差别,并在如何界定"汉奸文学"的问题上,提出五个方面的区分原则。正确认识"汉奸文学",不但有利于中国沦陷区文学研究的深化,而且有助于客观评价沦陷区民众的行为方式和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4.
辽宁国民外交协会是"九一八"事变前辽宁民众自发形成的反日爱国团体。它成立后,积极开展对日交涉、宣传国民外交常识、抵制日货、协助东北政权开展外交活动。其组织迅速扩大,会员急剧增加,成为辽宁国民开展外交活动的一个新途径。这些外交活动在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唤起民众的爱国主义意识、捍卫国家主权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历史作用。但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做出的英明决策.晋察冀地区历史悠久,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聂荣臻领导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一部在此建立了晋察冀军区和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在对日伪军的艰苦作战中,不断扩大和发展了解放区,使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成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为坚持华北抗战和争取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台湾革命领袖李友邦在大陆组建台湾抗日义勇队,参加祖国的抗战,一开始就受到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指导与政治上的帮助。李友邦也始终拥护这一政策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中共浙江省委派遣党员在其内部扎实贯彻落实党的指示,努力工作,取得信用,使中国共产党与台湾抗日义勇队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散文中描述了丰富的日本形象,诸如日本的风俗宗教、自然风光、教育艺术、人物形象等等,从散文当中考察作者们笔下的日本形象,可以较客观真实地窥探中日文学的交流和相互关系,并且从日本形象这样一个远距离和广阔的视角来反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开始时间问题,是学术争论激烈的热点问题。目前关于抗日战争起点的观点有“九一八”、“七七”等说法。之所以存在这些分歧,主要是没有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与抗日战争时期区分开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作为专史,可以以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为其起点。抗日战争时期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可以以1936年12月西安事变为其起点。  相似文献   

19.
东北救亡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思想的影响和推动下,由东北爱国民主人士、流亡民众、东北军爱国官兵共同发起的抗日爱国运动。这场运动不仅以宣传抗日爱国、支援东北抗日、收复东北失地为宗旨,而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统战性质的救亡团体,直接参与和协助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促进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这场运动汇入全国抗战的洪流,为推动全面抗战,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东北救亡运动谱写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史、中国抗战史的光辉一页。  相似文献   

20.
侵华日军为了封锁、扼杀华北地区的抗日根据地,除在长城沿线、晋东北、冀西大规模制造了"无人区"外,还在山东省和晋中、晋西北及河南省等地制造了大大小小若干块"无人区".在制造"无人区"过程中,日军实施极其残暴的"三光作战",不仅使"无人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到了空前灾难,而且使当地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遭受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和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