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默与漫画     
《可乐》2007,(7)
治疗心脏病大夫对一名前来就诊的老太太说:“您的心脏功能有点弱,以后回家就别爬楼梯了。”一个月后,老太太来复诊。大夫听了半天后说:“心脏功能明显增强,您以后回家可以爬楼梯了。”“谢谢你孩子,”老太太感激地说,“最近一个月每次回家都得爬水管,再从窗户钻进房间,可把我累坏了。”  相似文献   

2.
央视报道引起强烈反响 冯成林奇特的医疗故事四处传扬,引来了中央电视台记者的注意.1995年7月6日,中央电视台《天涯共此时》栏目组在组长张冬华带领下来到广西,想一探冯成林及其“骨康液”的“庐山真面目”. 7月7日上午9时,听说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到一位骨伤病人.采访组火速赶往医院.病人因踝骨骨折,疼痛难忍.服用“骨康液”10分钟后,疼痛基本消失;25分钟后,按冯成林医嘱下床做50个下蹲起立;90分钟后,患者便可自由行走……摄制组采访了大量骨伤患者,亲眼目睹了“骨康液”的神奇疗效.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些采访内容毕竟不是一件小事,必须慎之又慎,因此他们决定扩大采访范围,从广西到云南,从山东到广东、河北、上海……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结果,他们了解到,用药医院对“骨康液”赞不绝口,骨伤病人称冯成林为救命恩人……  相似文献   

3.
孙欣 《社区》2010,(24):63-63
这是一位台湾作家讲过的一个小故事: 一个卖水果的摊主遇到了一位难缠的老太太,“这么难看的苹果也要卖5元1斤吗?”老太太拿着一个苹果左看右看。摊主很耐心地解释:“其实我这苹果还是很不错的,你可以去别家比较比较。”老太太说:“4元1斤,不然我不买!”  相似文献   

4.
把心转转     
而是发现和感悟快乐的心态!我们缺少的不是快乐,到一个朋友家做客,突然地震,大家正惊慌失措,朋友94岁的老母却笑嘻嘻地说:“老天爷真开心。”地震停后,大家问老太太:“您为什么不说老天爷发脾气,要说他开心呢?”老太太一笑:“我又没得罪他,干吗想他生气?他是开心,一笑一摇,就地震了。”  相似文献   

5.
徐一健 《社区》2012,(25):51-51
马上就要下班了,社区莫名奇妙地“捡”到了一个老太太。 下班时,来了一个大伯和一个老太太,老太太七十好几,据大伯所说,老太太本来是去女儿家的,可是下了车就不知道方向了,老太太说是一直朝南走,可是大伯说,她走的方向明明是北方,所以越走越远,越走越迷糊了。  相似文献   

6.
您知道“香八拉”在北京啥地方?知道啥叫“装香蕉”?“毁容小道”是如何锤炼这帮“男驴女驴”的?如果您知道一部分,说明您爬过山;全知道,说明您已经爬了不少日子;如果您一样不知道,那得努力,最起码说明您“奥特”了。  相似文献   

7.
德国西部城市伍佩尔塔尔风和日丽,一户恩氏家庭的大院里鲜花盛开。 屋里电话铃响,心情愉快的恩老妈妈接过电话应一声:“恩斯特。”对方听出了接话人的身份,随口说:“我要找您儿子讲话。”“我有5个儿子,您找哪一个?”“我要找你那娶了中国太太的年轻人。”不料老太太的回答令听话人大吃一惊:“我有3个儿子娶了中国太太,您找哪一个?”…… 恩家是正宗日尔曼大家庭,因为结上了中华民族的缘,就多了一个随缘简化的“恩”姓。  相似文献   

8.
从朋友家的小区出来时,已是万家灯火,我在小城的马路上漫步。当我行至一排柳树下时,一位坐在长椅上的老太太叫住了我。我应声走上前问:“老人家,您有事吗?”老太太诺诺了半晌后,说:“小哥,我求你点事,请你到马路对面的西瓜摊上帮我买块西瓜,行吗?”我朝马路对面望去,只见一位中年妇女正苦苦地守着瓜摊。当我回过头来时,老太太已拿着一元的硬币等待我的回话。我感到了老太太此时的[神里包含着乞求,心想老太太可能行动不便,就帮帮她吧。我从老太太的手中接过硬币,快步地穿过公路,三步并作两步地来到了中年妇女的瓜摊前。中年妇女的瓜摊上就只…  相似文献   

9.
平安 《社区》2003,(13)
一位年轻的小伙出差回来,发现自己门前放着一双拖鞋,很是诧异,对门的老太太出来告诉他:“孩子,这双拖鞋是我放的。”原来,这位老太太从电视上看到近来有贼白天撬锁入室偷盗,担心有人趁小伙子不在家入室行窃。于是,这位老太太便每天拿一双拖鞋放在小伙子的门前,并每天都把塞进小伙子家防盗门中的广告取下来,形成家中有人的迹象。我们在称赞这位老太太精明的同时,也为老太太关心邻居的行为所感动。与那些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者相比,老太太的确是“多管闲事”,可正是这份自找的“闲事”,给不相往来的邻里关系松了绑。现实生活中,同…  相似文献   

10.
《社区》2010,(12):6-6
“好心得好报”是句俗语.也是我们社会的通则。如今,在社会中.社区里.相互帮助、共筑和谐的故事层出不穷.绝大多数的善行义举都会被奖励.被称赞。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和谐的例子。最引人关注的案例是南京市的一年轻人帮助一位摔倒的老太太.却被老太太指认为是撞倒她的人,要年轻人赔偿医药费.  相似文献   

11.
心态     
有一个朋友乘船到英国,途中遇到暴风。船上的很多人都惊慌失措。然而,他却看到一个老太太非常平静地在祷告,神情十分安详。等到风浪过去,朋友好奇地问这位老太太:“您为什么一点儿都不害怕?”老太太回答:“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被上帝接走,回到天堂;二女儿还住在英国。刚才风浪大作的时候,我就向上帝祷告:如果接我回天堂,我就去看大女儿,如果留住我的性命,我就去看二女儿。不管去哪里都一样,都可以同最心爱的女儿在一起,我怎么会害怕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挫折、不幸、灾难或厄运降临的时候,我们务必保持乐观的心态。…  相似文献   

12.
圣诞前夕,渥太华唐人街头。寒冷的清晨,路人寥落。我们几个人和两个老太太擦肩而过。一眼便可看出,她们是中国人,而且是典型的南方人。商店都还没有开门,无处可逛。走了很长一段路,游兴索然,于是折返。折返途中,再次和她们相遇,不知怎的,大家都停下了脚步,互问“客从何处来”。我的朋友是从上海出差来的,其中一位老太太正是上海人,他乡相遇,双方倍感亲切。老太太说,她给女儿带孩子,在这边已经住了五六年了。“住了这么长的时间,再回上海恐怕不习惯了”,我插话说。她急忙回答:“哪里,哪里,倒是在这里住不惯,想上海哟!…  相似文献   

13.
我性格耿直,说话做事向来不拐弯抹角,认识老公后,这一性格也丝毫没有收敛,好在,老公平素表现也一贯良好,实在也没有什么要我经常“直言不讳”的。倒是我的婆婆,那个劳苦了一辈子,节俭了一辈子的老太太,时有许多言行让我纠结到“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14.
76岁的赵奶奶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儿子、儿媳常常抱怨:“老太太整天唠叨,没完没了的。家里没人时,她还不唠叨,单单我们下班回来,她才唠叨。”  相似文献   

15.
“您是否因不知道给小孩取什么名字而抓狂?您是否厌烦了一个人逛街、旅游?您是否在为室内装修而苦恼?如果有这些需要,您都可以联系我。”小凡的名片上,写着“自由职业”几个字。  相似文献   

16.
《小康生活》2000,(5):63-63
全国骨伤医院学术研究会理事、郑州市十大杰出青年、郑州市管城中医院骨病科主任郭永昌,创立了“郭氏疗法”——非手术治疗骨坏死、椎间盘突出等症.疗效显著。●骨坏死的十种类型对症查因诊断准确。(1)创伤导致骨坏死;(2)药物导致骨坏死;(3)寒湿导致骨坏死;(4)肝肾亏虚导致骨坏死;  相似文献   

17.
何雪婷  柳景春 《社区》2012,(13):46-46
“蒋师傅,又从单位赶回来烧中饭啊?…是啊,老太太下午还有别的事儿,所以今天得早点开饭了。”蒋师傅家住杭州市上城区清波街道清波门社区,到他家里的时候,已接近午饭时间,刚和邻居打过照面,他就一个人在2平方米左右的厨房间里又是洗菜、剥豆,又是切肉破鱼,忙活开了。红烧大排、清蒸鲈鱼、豌豆炒木耳、香菇炒青菜、番茄蛋汤……没过多久,四方形的餐桌上就被蒋师傅的“手艺”给占满了,今天的菜有荤有素还挺丰盛的。平日里,他中餐、晚餐都会烧个4菜一汤,除了自己和家人,他还会多准备一双碗筷给他口中的“老太太”。“老太太”姓阮,住在隔壁一个单元,今年72岁,是社区里的一位独居老人。当问起为何天天要请邻居上自己家吃饭,蒋师傅笑着说,他和阮奶奶的故事还得从2010年5月份说起。  相似文献   

18.
信任     
出租车把我载到一幢大楼前。“劳驾,”我对司机说,“别关计价器,我到公司去去就回来,然后我们朝前开。”司机不满地皱了皱眉,“先结账不是更好吗?”他问。“不,不,我还要继续坐您的车呢。”我说,“瞧您,不信任我吗?您以为我可能会溜掉?”“我什么也没想,”司机说,“什么样的乘客都有,有人会溜,也有人不会溜。”“哎,也就是说,您还是认为我可能会溜?那……我把我的帽子扣在您这儿。”“您说哪儿去了!”司机生气了,“我要您的帽子干嘛?我信任您……您把公文包留下再走吧!”“啊,什么?”我冒火了,“行啊,我把我的公文包留下。只是,您要允许我记下您的车牌号码。”“您这是干嘛?”司机皱起了眉头,“您不信任我吗?您以为我会开车溜掉?”“我可是什么也没想,”我说,“什么样的司机都有,有人喜欢帽子,也有人喜欢公文包。”  相似文献   

19.
《社区》2013,(30):4-4
在贵州省贵阳市,有一位名叫谭小珍的老太太,今年已经101岁高龄,但她每天却只能靠拾荒勉强维持生计。老太太说:“我来贵州五十几年了,没有户口、没有收入。因为年迈找不到活路,又因为是四川来贵州的,领不到低保,只能到处捡拾泡沫(包装材料)卖钱。”  相似文献   

20.
邓建平 《老友》2013,(3):30-31
当52岁的李护真刚走进江西省遂川县“夕阳红”居家养老服务站的院子时.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性痴呆)的老太太就迎面向她扑了过来。她赶紧小跑着迎了上去,搀扶住老太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