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亥革命即将迎来一百周年纪念,就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日本对辛亥革命的研究成为海外这一领域的重镇。因为日本学术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数量非常庞大,研究时限长,成果形式多样,研究队伍也颇具规模,所以本文并非对已有成果的一般性梳理和辨析,而是在总体上对战后日本学术界对辛亥革命研究的状况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的近代史研究中,对辛亥革命在黑龙江地区的状况,有的著述有所涉及;包括本人在内的一些研究者也曾发表过论文或文章。然而,今天看来,它们无论在史实的挖掘上还是在理论的研究、观点的阐述方面都显得不够了。适逢辛亥革命80周年之际,笔者根据近年来搜集的史料和研究成果,即作此文,以示纪念。如有不当,请方家赐教。历史上,任何一场革命都是在形成了革命的形势、具备了革命的条件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辛亥革命也是如此。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对清王朝的“龙兴之地”、地处极边的黑龙江地区产生巨大的冲击,更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3.
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张连起发生在本世纪初的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重大事件。对于辛亥革命全过程的研究,已经比较深人,而对于同辛亥革命准备相并行的清末新政,深入研究者却甚少;至于对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这两大事件之间的关系,更未...  相似文献   

4.
论述1911-1913年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著作在六十至七十年代苏联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著作中占有重要位置.1962年出版了由C.齐赫文斯基主编、东方学研究所研究人员撰写的论文集:《中国的辛亥革命》.该书主要论述革命的过程,只有少数几篇文章直接论述革命本身的问题.其中?.加鲁什扬茨的《辛亥革命时期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一文,对资产阶级史学,特别是中国史学否认阶级和阶级斗争在辛亥革命中的独立作用展开了论战.  相似文献   

5.
胡国枢 《浙江学刊》2001,(5):134-137
地处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的浙江,土地肥沃,近代工商业比较发达,民气开通,是辛亥革命蓬勃发展之地,堪与两广、两湖比美,而视为辛亥革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正如辛亥革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重要阶段一样,在浙江的历史上辛亥革命同样是不可忽视的.然而,有的人对浙江在辛亥革命中地位的重要性,至今估计不足,对浙江人民、浙江革命团体在辛亥革命中的贡献肯定不够,对浙江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研究不深,所以重新认识辛亥革命时期的浙江实属必要.而且深入考察在文物之邦的浙江土地上发生的辛亥革命种种现象,也许有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推进现代化的某些规律性的探讨与认识.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学术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其泰 《浙江学刊》2002,(6):119-128
新中国成立后 ,由中国史学会组织编撰 ,由著名史学家范文澜、翦伯赞、白寿彝、齐思和、邵循正、向达等任各专题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是第一次对近代史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的大型工程。《丛刊》包括《鸦片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1 0种 ,在 1 0年之内连续出版 ,共计约 3 0 0 0万字 ,半个世纪以来 ,以其丰富的内容和高度学术水平 ,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从刊》的宝贵学术价值 ;(一 )运用科学方法系统地整理近代历史文献 ;(二 )精心搜求外国史料 ,体现近代中国与世界的紧密联系 ;(三 )为学术界提供具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7.
社区服务产业化、市场化问题是近年来理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基层实际工作者在不断探索的一个难点问题。广州城市社区服务业市场培育和发展仍然处在初始阶段,需要从各个方面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8.
从1986年纪念辛亥革命七十五周年以来,辛亥革命史的研究持续繁荣。据统计,五年中发表论文四百余篇,出版专著、论文集十多部,史料专集十几种(其中有几种是已出版的史料的选编)。下面把有关研究情况择要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9.
再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针对目前文学界流行的一种不正确观点,即认为辛亥革命时机不成熟,是过激主义,其结果是中国出现了军阀混战,由此断言革命不如改良,革命破坏性更大,论述了辛亥革命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历史意义。作者从封建统治的没落性、改良力量的薄弱性、历史前进的特殊性,论述了辛亥革命社会历史的必然性;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社会群体结构的演变与思想舆论的准备、革命发展的规律,论证了辛亥革命自身进程的合理性;从政治体制的巨大更新、国民观念的深刻转换、对近代经济的有力推进,分析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列宁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最早见于列宁在1912年1月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全国代表会议上所做的报告.列宁在这个报告中祝贺中国的革命派,表明俄国无产阶级怀着深切的热忱和衷心的同情注视着中国革命人民获得的成就.列宁赞颂辛亥革命的世界意义,并对它表示深切的同情.列宁在那以后继续高度评价辛亥革命,说辛亥革命为"四亿落后的亚洲人"争得了自由,唤醒他们参加政治生活.他把辛亥革命作为民主革命来看待,认为在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术界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中国(大陆)学术界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研究情况的综述和评论。文中 回顾了中国学术界“南京大屠杀事件”研究史,对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在此基 础上,总结了中国学术界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研究的特点,并对该研究所反映出的中国学者的 历史认识、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学者的反思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的爆发不仅促进小说的现代转型,而且为女性公共空间的开展带来契机。陆士谔《血泪黄花》最早以小说的形式展现了辛亥革命爆发的全景,对辛亥革命在促进现代小说形式的生成、辛亥革命与新女性尤其是女性公共空间的开展都有所探索。小说对正面人物尤其是新女性的形象塑造、对"革命加恋爱"模式的创造、在描绘家庭与革命之间的关系上,都对此后革命"史诗"小说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际学术界对冷战时期和冷战后美国核不扩散政策作出了全方位的研究,中国学术界也对美国核不扩散政策有一些研究.对美国的核不扩散政策研究虽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今后学术界对美国核不扩散政策还应进一步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0月8日,由中华日本学会、日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实行委员会、湖南省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和湖南大学联合主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召开。来自日本、中国的近百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辽宋西夏金元日常生活史的研究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20世纪前半期,有关日常生活史的若干问题,陆续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被开辟为社会史研究的课题;后半期的前半段,中国内地学者对日常生活史的研究基本处于停顿状态,港台学者基本延续前期的研究理路,对生活史的研究给予了一定的关照,国外学者的成果中则产生了代表性的著作;后半期的后半段,生活史的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国外学术界则因"汉学"的日益被重视而不断涌现生活史论著;2l世纪的生活史研究,问题不断细化,传统的研究领域也不断与日常生活史视角相结合,取得的学术成果也日益丰富多彩,呈现方兴未艾之势。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参与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珍宝 《社会》2003,(9):48-53
近些年来,城市社区建设已经成为一个 热门话题,在政府和学界两方面的合力推动 下,对社区的研究,愈来愈为学术界关注和重视,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不断拓展,成果众多,堪称近期中国社区研究中最蔚为大观者。本文主要就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参与研究的有关成果、方法及其问题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7.
<正> 在中国近代史领域内,辛亥革命及孙中山是苏联中国学家最为重视的研究课题。叶菲莫夫和齐赫文斯基即以辛亥革命研究的卓越成就享誉国际汉学界。苏联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学术观点,对我国史学界无疑有参考与借鉴作用。本文拟先概述苏联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沿革,再分别评述其对一些重大课题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相似文献   

18.
进入80年代后期,南朝鲜出现了一股“中国研究热”,学术界、出版界、文化教育界的许多人士成立研究机构,发表专著论文,把对中国的研究推到一个新的阶段。在70年代之前,南朝鲜的所谓“中国研究”实际上只是为李承晚等统治集团的反共政治需要服务的。除了跟在美帝国主义和台湾国民党政权后面亦步亦趋,中国研究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少数学者或政界人士甚至打着学术研究的招牌,实际上不断玩弄着诸如谋求领土野心的伎俩。进入70年代,尤其是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得到改善以后,南朝鲜学术界开始意识到研究中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然而由于7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朴正熙军  相似文献   

19.
评《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江世银党的十四大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开展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理论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化,对市场经济的研究著述之广、论述之深是前所未有的。然而,许多理论...  相似文献   

20.
周新国 《阅江学刊》2022,(2):15-22+171
赵声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民族民主革命家、军事家和宣传家,是黄花岗起义的总指挥。赵声对辛亥革命具有重大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系统梳理百年来海内外有关赵声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赵声遗墨、赵声传记、纪念赵声的文章、研究赵声的论文、赵声遗址保护等。拓展赵声研究,传承其革命精神,应在发掘考订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后裔和相关人士的后代进行口述采访,集中力量对相关事件、人物和区域开展专门研究,建立研究网站,筹建基金会,适时召开关于赵声研究的国际研讨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