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心态失衡是欠发达地区人才队伍建设中突出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人才只有加强学习,提高自己,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发展自己,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好扎实的专业本领,才能进入自由境界,实现对必然的把握和客观世界的改造。 相似文献
2.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或者说谋求科学与人文的协调发展 ,是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分别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作了界定 ;其次 ,探析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与对立的原因 ;再次 ,揭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合壁与融合之势 ;最后强调指出 ,要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整合中重塑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4.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48(5):155-158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不仅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屏障,也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生态危机已成为困扰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难题。导致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在于生态产权关系失衡,而"欲求无限性"[1]又是生态产权关系失衡的人性根源。因此,从完善生态产权制度、培育人的人文精神,使生态利益与人的内在品质追求相统一出发,寻找摆脱生态危机的路径,从而,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从古希腊时期至黑格尔,人文精神由于西方哲学固有的理性化特点而始终处于劣势地位。理性精神独大的事实及其带来的严重问题,使西方人在惊慌失措中寻找失落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6.
论生态危机的哲学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当今世界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哲学问题又一次尖锐地呈现出来。生态危机表面上是由生存与发展所引发的,但从深层来说是哲学的危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哲学思潮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而问题的根本则在于哲学本体论的失落。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的审计关系中,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合二为一,审计关系由三角形的稳固结构变为直线形的失衡结构。矫正独立审计关系的基本思路是增加审计第四关系人,由商业保险公司承担审计第四关系人的角色是目前比较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当代融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是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首先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作了界定,然后从科学发展引发的危机上说明科学精神需要人文精神的关照和渗透,再从两种精神内在的一致性和时代发展潮流上说明两种精神的融通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最后指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必然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通。 相似文献
9.
一定的发展理念是一定的发展观的内核所在。从发展理念和精神深层看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深层内涵 ,是科学发展观对以往发展理念的历史性提升。因此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思想之魂。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一环,生态危机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从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来看,危机的产生根源于整个人类社会高速发展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其中社会道德与制度机制是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只有不断提升公共参与和扩大道德准则,并在制度机制上寻求创新才能最终解决生态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南渡词人的隐居心态是复杂的、动态的。他们焦虑于乱世,却无力去拯救。他们心仪东坡的超脱,却无法学着去安放心灵。另外,“客居”的独特身份和情感体验赋予他们敏感多思的性格特点。漂泊无依的孤独感也促使他们寻求心灵的归宿。最终他们选择了陶渊明,以渊明精神为力量化解自己的矛盾与痛苦。 相似文献
13.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人类双翼,使人类不仅可以探索自然的玄奥,还可以思考自身的价值和命运,它们在最高境界中是共通的、融洽的,人为地将它们割裂开只会给人类精神带来残缺。作为一个完全人应当是二者在精神天平的平衡与融合。我国高校教育中若要培养完全人,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为大学生成人成才插上彩凤双翼。 相似文献
14.
论全球生态危机下传统国际政治学的背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危机是人类在20世纪追求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关系以极端形式表现出来的后果.全球生态危机的出现和恶化使国际政治学的传统理论受到极大冲击.这种冲击客观上呼唤一种新的国际政治学的研究范示,既表现为国际政治学的嬗变,更表现为传统国际政治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这种嬗变和发展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生态环境新维度环境、经济与政治的互动关系;2、国家主权观念的淡化;3、国际社会从"国家中心说"到全球市民社会的兴起;4、国家安全的多维度从军事安全到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5.
以资本为主导的全球化过程并没有传播资本主义制度的"福音",而是把西方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经济危机、生态危机以及集中体现为人的"物化"的人类生存性危机扩散到全世界.全球化发展所面临的现代性问题充分地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所决定的人的生存方式的局限性与片面性,也越来越凸显出马克思批判精神的时代价值.而西方左翼学者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批判精神的吁求则是时代精神的曲折反映. 相似文献
16.
关于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其解决途径一直以来就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但在这场争论中,却鲜有来自精神分析的视角。齐泽克精神分析哲学理论中的"现实"与"真实"概念,为重新解读"生态危机"及其根源提供了"另类的"理论工具,这一重新解读内含两种截然相反的脉络。精神分析的洞见在于将生态危机从"现实"之维提升至"真实"之维,拒斥生态危机的符号化解读,揭示生态危机的创伤性内核,以及人类面对生态危机的逃避心理,属于一种激进式"深度生态哲学"的理论探索。精神分析的贡献在于警示人类面对生态危机时不能过度沉浸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话语符号幻象之中,与生态危机共存是人类未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18.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从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关系入手,对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和规模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关联,并提出只有建立新的生态道德和生态文化,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才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既为解决全球性的生态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理论借鉴,也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素质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素质教育的内涵、要求和目标出发 ,探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对优化高校素质教育结构的基础性作用 ,进一步分析这一教育理念的渊源、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20.
李世书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3):71-74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直接将生态危机及自然观问题作为其研究的主题,形成了较系统的生态危机理论与社会自然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生态危机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重新评价传统自然观,批判资本主义盘剥自然的反生态性自然观,重新阐发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学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与完善注入了新的元素,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