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生态文明构建视域中,基于我国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现状,分析我国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实现我国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路径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民众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抱怨不断增多,对于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政府在生态治理中的作用研究就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鲁尔区作为曾经的生态环境恶化极其严重的资源型城市,它在生态治理方面的经验是十分丰富和有效的,因此,对于鲁尔区政府在生态治理方面的研究,对于我国政府在生态治理中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丽娜 《现代交际》2011,(10):120-120
在我国西部实施可持续发展,首先面临的是生态环境问题。由于自然和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原因,给西部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致使西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日益恶化。本文在分析西部生态环境恶化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孙媛 《城市》2021,(8):28-34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积极推动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近些年,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逐渐走向深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三地对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整体目标存在偏好差异、行政区划导致体制性障碍、协同治理机制不完善以及缺乏区域协同治理合作组织等问题愈发凸显.更好地推动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面临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越加突出。中国的区域和人口重点在农村,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不从根本上扭转,将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农业稳定增收、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使"三农"问题变成越来越难解的"中国结",而且也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乎农产品安全,牵系社会稳定。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关注农村生态环境安全,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要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来弥补市场的缺陷和失灵,维护国家农村生态环境安全;要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建设,增强农业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拓展我们生态和发展空间;要加快科技创新,全面依靠科技进步,为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安全提供科技支持;要科学地构建国家农村生态环境安全体系,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灾害的应急能力,减轻灾难的损失;要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农民健康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旅游地开发与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到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良性互动,并融为一体。本文根据复合生态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并以重庆市武隆县为实证分析对象,分别对该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评价,从而得出武隆县旅游生态环境的整体现状。  相似文献   

7.
我国采取了指令规制、技术创新和经济激励等多种农业环境保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生产污染影响,维护了农村生态环境。但是,很多政策措施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政策力度不够。环境保护水平还比较低,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还相距甚远。其主要表现为:(一)直接管制乏力。制定法律法规,对污染排放和主体行为做出规定,依法强制实行,是世界各国污染控制的主要手段。这种手段要求不仅包括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文本,还要制定具体的执行标准、处罚细则,并有相关部门监督执行这些法规,并对违规行为实施处罚。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但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社会发展日益突出,虽近几年农村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在城镇化建设的影响下,生态环境形势依旧严峻。本文将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状况,提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罗丽艳  张甜甜 《城市》2010,(3):31-35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持续稳定的自然资源供给。在一个开放的区域中,自然资源供给可以借助区域外部来提供,生态环境则必须由区域内部来维持,从这个意义来看,环境质量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环渤海区域是目前我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其发展态势强劲,经济增长迅速。但是,在环渤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由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主管,省国土资源厅宣传中心编辑出版发行的《资源与人居环境》杂志创刊于1985年(原刊名《国土经济》,200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国内统一刊号CN51-1679/P,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822X,国内外公开发行。《资源与人居环境》是探讨人与天下资源、人与地球环境、人与居住环境之间辨证关系的一本集政策、学术、科普、时事、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刊物。其宗旨是要宏扬善待地球、合理开发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环境面貌等也得到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都得到很大改善,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但发展的同时却存在着诸多不科学、不合理的行为和现象,使农业生产环境、农民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极大地威胁着农村生态环境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中日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对比,分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探寻改善生态环境的对策,加快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它所依赖的生态环境。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趋严重。人类文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从一开始的和谐开始走向对峙。  相似文献   

14.
习谏 《职业时空》2008,4(3):49-5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既是对我国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的总结,也是对人类在20世纪末所取得的最关键的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而循环经济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从实质上看,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都是追求资源、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持久转换与发展。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殷威 《现代妇女》2014,(4):108-108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经济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近些年一些地区出现了雾霾天气。治理雾霾天气既需要对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亦需要通过环境行政法规对于其产生原因进行规范和治理。从而有效引导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米娜 《现代妇女》2014,(4):205-205,217
随着伊宁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如何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该市建设发展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坚持以实践为基础,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立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认真学习并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于推动伊宁市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绿化面积越来越少,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很多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雾霾天气。多项研究表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增加城市绿化。绿色植物在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滞尘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吸收有害气体,提高空气质量;释放负离子,净化空气;挥发性植物的杀菌作用;降低噪音等。在分析绿色植物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城市绿化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难题,在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走弱情况下,中国要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对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尤为重要。文中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剖析切入,提出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对于一个文明健康的社会而言,设计或艺术设计已成为当下使用最广泛的词语之一。设计无所不在,无所不需。对于我国而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恶化已经严重危害到了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实现最终目标的一块绊脚石。探索区域生态环境恢复和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完美应对模式,是各个地区的社会发展动力和经济成长的最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安排的约4万亿元投资中,对环境保护将产生影响的,绝非只有投向生态环境的350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