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一生极为关注俄国、苏联文学,不仅译介了大量俄、苏作家作品,并且其创作也明显地受到了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对于鲁迅与外国文学的比较研究,也以鲁迅与俄、苏文学的比较研究成绩最丰。还在1939年,罗荪就写了《苏联文艺的介绍者——鲁迅先生》一文。但最早出现的论述鲁迅与俄国作家关系的专文,当是赵景深的《鲁迅与柴霍夫》(发表于1929年6月)。这里,我们拟先将鲁迅与俄、苏文学关系的总体论述作一下评介,然后再分头介绍鲁迅与各个  相似文献   

2.
韩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是随着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逐步演进的。历史上韩俄有过曲折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韩国实施北方政策,着力改善与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韩苏建交;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韩俄两国在政治、经济、能源等各个领域积极发展交流与合作,韩俄加强合作有利于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韩俄两国在未来的合作中将有崭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蒙俄三国山水相依,地缘优势明显,贸易互补性较强,同时近年来三国高层互访频繁,经贸合作不断升级,这些都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文章从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现实基础入手,分析其战略意义所在,并对其具体路径进行了规划.文章认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应包括东、中、西三条主干通道,各主干通道又包含若干分支通道,形成以主干通道为依托、以重点城市为中转、以沿边重点口岸为节点的网络型经济走廊布局.  相似文献   

4.
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六大经济走廊之首,而我国西部地区是国家发展潜力最大也是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为充分发掘中蒙俄经济走廊的经济潜力,满足三国新的发展需求,抓住新的合作机遇,提出建设一条纵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新的中蒙俄国际经贸通道,并从新通道发展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能力结构着手,论证新通道建立与发展的合理性,为中蒙俄国际经贸新通道的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简论1935-1945年日本与苏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侵占中国"南满"迫使苏联势力退出"北满"。苏联为避免与日本冲突,在获取一定权益后退守西伯利亚东部与中国外蒙古。1941年"日苏中立条约"是日、苏瓜分中国"满蒙"之侵略事件。1945年苏联对日作战是日俄战争以来俄(苏)、日在远东矛盾与争夺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和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孙慕天教授是俄苏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末他初涉这一研究领域,至今整整40载.在国内,他首创"苏联自然科学哲学"这一研究方向,创建了第一个研究苏联自然科学哲学的学术共同体;他率先阐发了20世纪60年代中叶以来,苏联自然科学哲学研究重心由本体论向认识论和科学逻辑转移这一重大变化;他首倡开展比较哲学特别是比较科学哲学研究,并以科学动力学为例,对西方和俄苏科学哲学进行了比较研究.孙慕天敢为天下先的学术创新精神值得自然辩证法业界学习.  相似文献   

7.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尔别林先生认为,应当将金帐汗国史同中国蒙元史和伊朗伊儿汗国史作比较研究,如果不以整个蒙古帝国的研究为出发点,那么,对于俄蒙关系的任何阐述都将是无法令人信服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把屠格涅夫和肖洛霍夫的艺术风格作为俄苏文学史上的两种文学现象来分析,论述了这两位俄苏作家融艺术追求和思想探索于一体的艺术特色,从一个新的角度阐述了钱国文学传统对苏联作家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苏联与三区革命前夕新疆中苏、中蒙边境地区的社会政治局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认为正是苏联所实施的一系列步步递进的,侵略性、离间性和颠覆性行动,才使得当时新疆边境地区的社会政治局势日渐走向紧张、混乱和激荡.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的中美俄唐天日冷战时期,世界舞台上的申、美、苏三角关系对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冷战结束后,这种三角关系随着苏联解体而宣击瓦解,取而代之是中、美、俄三角关系。近年来,中、美、俄三角关系的发展变化,对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也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中...  相似文献   

11.
资讯     
‘食·色中国'满洲里中俄蒙国际摄影节开幕6月25日,‘食色中国'满洲里中俄蒙国际摄影节在三国边境小城——满洲里市拉开帷幕。这是第二届中俄蒙国际美食文化节的一项并列活动。本次撮影节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展览、拍摄活动和摄影比赛。展览方面,摄影节邀请到中、俄、蒙三国顶级的摄影家在满洲里举办主题为食色中国的摄影展览,展览在满洲里市中心广场举行,全部是户外露天展览,摄影节还邀请了20  相似文献   

12.
沙皇俄国染指外蒙的野心,由来已久。以1907年签订第一次日俄密约为起点,它的侵蒙活动进入了新的阶段。俄国利用清王朝衰微破败、外蒙地区矛盾激化后的形势,插手进来,开始公开地干涉中国的内政。辛亥革命发生后,俄国趁机策动外蒙封建领主起来叛乱、宣布外蒙独立。随即,它刚柔并用,迫使外蒙当局签订“俄蒙协约”,攫取了大量的侵略权益。之后,它又诱逼中国袁世凯政府签订“中俄声明文件”,使非法攫取的侵略权益“合法化”。1915年中俄蒙三方签订的“恰克图协定”,是俄国这一阶段侵蒙活动的尾声。本文试对沙俄这一系列步步紧逼的侵略活动作一简要的论述,请读者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13.
万长松教授的新作《歧路中的探求》与龚育之先生的《历史的足迹》、孙慕天先生的《跋涉的理性》一起,构成了我国俄苏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三部曲",是这一研究方向上的又一里程碑.该书作者不是孤立地研究俄罗斯科技哲学,而是将之置于俄苏哲学的历史背景中,重点分析了20世纪60至80年代苏联"新哲学运动"对俄罗斯科技哲学范式转换的影响,并基于新的研究范式和俄罗斯当代哲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俄罗斯科技哲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该书观点新颖、分析透彻、视角独特、文笔流畅,是一部自然辩证法领域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14.
苏联社会和文坛的剧变,提出了要“重评苏联文学”和“重写文学史”,俄编苏联文学史已经达到“十年三变”的地步。面对新情况,我国学界也认为以往我们所讲授的正统文学;仅为半部苏联文学史;另外半部,即被贬斥的非正统文学须要加以补写。然而应该怎么写,看法并不一致,条件尚未具备。可以先撰写《20世纪俄罗斯非主潮文学》,以介绍新资料,引起研究的深入,为重写苏联文学史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15.
《简明藏蒙词典》(藏语:《Rtogs Cars La Ba》)是18世纪上半叶在北京编纂而成的,并用木刻术方法在北京出版。在这一时期,蒙古人从藏文翻译过来的材料特别多,这部词典就是适应培养翻译人员的需要而出版的。该词典是有知识的蒙古人所十分熟悉的,并且成为后来出版的一些蒙藏词典例如1838年由兰占巴·阿旺丹达尔编纂的词典(蒙古语:《Saran-ugerel》)的依据。科学院院士施密特在编纂第一部藏俄词典时以及O·M·科瓦列夫斯基在编纂三卷本的蒙俄法词典时,都曾利用过《简明藏蒙词典》。  相似文献   

16.
缓和与紧张、对话与对抗交织与交替是"冷战"结束以来俄美关系发展的规律与特征,俄美关系的这种周期性演变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系统性原因。在全球层面,俄美两国在战略稳定、核不扩散以及国际法体系及能源问题上立场相左;在地区层面,俄美两国在欧洲、中亚、后苏联空间以及亚太地区的矛盾与冲突共存。由于今天的俄美关系依然是建立在相互核遏制以及确保相互摧毁的军事政治逻辑之上,加之俄美关系内容的匮乏与狭隘,因而即使双方围绕本次乌克兰危机而发生的争斗得到妥善解决,其发展前景依然充满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7.
《蒙-汉语言干扰问题》副标题:中国的蒙古公牍语。作者N.T.卓格拉弗。苏联科学出版社东方文献总编辑部出版,莫斯科,1984年,共148页。这本书以元代流传下来的大量官方文书、碑铭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13-14世纪蒙汉两种语言的相互影响,并且还对某些文书及相应的原文的语法特征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日尔蒙斯基是苏联比较文艺学的奠基人,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他将局部特点的研究与普遍规律的研究有机结合,体现出由分析走向综合的学术思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日尔蒙斯基比较文艺学思想形成的初始阶段,也是他创建自己的方法论体系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9.
苏联解体后,基于新独立国家转型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吉尔吉斯斯坦充分利用俄美在其国家的利益追逐推行大国平衡外交.客观地讲,吉俄美平衡外交虽说为国家转型在政治经济上提供了国际资源支持,但在俄美矛盾中求生也给其国家政局稳定带来了巨大灾难.本文从转型的视角揭示吉俄美平衡外交的动因、本质特征、成就与问题,探寻其未来走势.  相似文献   

20.
中央民族大学云峰教授所撰写的《元代蒙汉文学关系研究》,2005年12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元代蒙汉文学关系研究》是云峰教授多年从事蒙汉文学关系研究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心血之作,是一部以蒙汉文化交流为背景,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系统论述蒙汉文学之问关系的学术专著。《元代蒙汉文学关系研究》,是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