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基督教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传播,是伴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西南地区的侵略而来的.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与云南部分少数民族社会原有宗教信仰及其生活方式、传统习俗以及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发生了碰撞和冲突,从而显示了与中原内地不同的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田野调查资料为依据,从民族学的角度记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云南布朗山布朗族女性择偶条件与婚恋方式的变迁。文章认为,内地青年男女择偶的价值追求为布朗族女性嫁往内地提供了条件。文章还探讨了布朗族女性大量嫁往内地这一现象对布朗族社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伊斯兰教在中国内地以回族为主要载体。历史上伊斯兰教所以能够在中国内地扎根发展, 与回族文化认同密切相关。从回族文化认同角度探讨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 不仅可以对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汇融合有较清楚的了解, 而且可以从现实出发, 摸索伊斯兰教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模式, 并进而探求回族社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历史资料和历史建筑学的角度探讨了明清时期云南地区一些著名清真寺的历史沿革、建筑特点、文化特色和社会功能.在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互印证中,云南回回穆斯林社团在历史进程中非常出色地将世界两大文明文化中的精华融为一体,在坚定地维护了伊斯兰教教义和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吸纳和发扬了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为云南伊斯兰教在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环境中的生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在流传过程中与其他民族的社会生活和传统文化相交融,形成了具有多民族文化特质的<格萨尔>.土族<格萨尔>就是在藏族<格萨尔>的深刻影响下产生的一部以韵散结合体形式说唱的长篇史诗.文章阐述了土族<格萨尔>的流布情况,说唱程序、形式和内容,整理、研究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学角度分析指出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呈现出随文化距离的增大而递减的总体特征;港澳台同胞、外国游客因文化背景的差异及其与中国内地文化关系的不同,在旅游需求结构上表现出"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同"的文化特征.指出旅游市场细分和选择、旅游产品开发要以文化及其保护为基点,注意分销渠道的文化选择,以文化为媒进行宣传促销.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与其他地区少数民族的改革既有共性,又由于云南各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的独特性而具有个性.本文将在简要叙述云南少数民族民主改革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来分析其改革特点及其对云南少数民族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冯瑜、赵卫东、李红春著《"地方性"的尝试:云南回族特殊族群民族认同、族群关系及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是第一本较为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云南回族特殊族群的书籍。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从历史到今天都是一个人群与文化  相似文献   

9.
铜鼓是中国南方与东南亚古代文化的共同载体之一,自春秋时期铜鼓在云南由铜釜脱胎之后,于滇池地区逐渐发展成熟,继而传播到越南和川、渝、黔、桂、粤、琼等地,然后再传播至东南亚诸国.20世纪以来这些地区先后出土了大量铜鼓,这些地区基本上属于壮侗语族(侗台语族)生活的地区,铜鼓本身寄寓了丰富的稻作文化信息,在各地有着大致相同的社会文化功能,至今还不同程度存在着活态铜鼓文化.从文化圈的概念研判,上述地区可以看作是铜鼓文化圈,这一文化现象说明中国南方与东南亚自古以来便有着密切的文化与技术交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内地会在近代甘宁青基督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向甘宁青穆斯林传教的主要力量.内地会对甘宁青穆斯林的传教运动经历了兴起、发展、兴盛、衰亡等阶段,对甘宁青穆斯林社会造成强有力的冲击,推动了甘宁青穆斯林社会的革新运动.中国传道人参加了传教运动,且随着运动的进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传教运动没有改造穆斯林,反而改造了基督教传教士.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是少数民族文化大省,少数民族多达25个,其中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就有基诺族、独龙族、怒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等15种.近几年来云南因自然地理风貌、独特的民族风情,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较为迅速,旅游文化产品的比重在云南省经济发展中呈上升态势.可是现有的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太明显,其中以傣族文化及特色为元素作为产品开发的少之又少.所以本文的研究观点是想把傣族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设计制作出新的旅游文化产品,既有新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产品形式与文化内涵,并起到宣传云南傣族文化,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云南的民族多样性决定了其文化的多样性。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创新的源泉,是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是云南和谐社会构建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正确认识云南的民族文化多样性,探究保护和发展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举措,对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应用人口社会学的统计分析方法,讨论了我国汉族人口的出生性别比与少数民族妇女从边疆迁徙到内地省区之间的关系.从云南拉祜族和佤族妇女的婚姻迁徙人口统计数据中看到,某些汉族农村出生性别比升高后,逐渐突出的婚姻挤压问题引发了少数民族妇女的婚姻迁徙,并从而使得部分小规模的少数民族社会面临更大的婚姻挤压和其他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整体转型看,随着中国内地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城市郊区在未来社会中居于重要位置,也面临文化重构问题。但是这一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甚至被忽略。本文借助留肖壮族新村个案,研究剖析了民族传统文化如何在地方政府、精英人物、当地民众的协同努力下,一点一滴地融入新的社区之中,因之城镇化与文化保护与传承并不矛盾,“新型”城镇化之新也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藏族儿童内地求学呈现上升的趋势.在跨文化教育的环境中,藏族儿童能否适应内地的学习和生活,作者对藏族小学生集中的双流县3所学校就读的56名藏族儿童的文化适应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的儿童能在新的主流文化环境中独立生活、愉快学习,人际交往和谐,处于文化适应状态"整合"模式,有部分人存在融入的倾向.家庭、社区和学校的社会支持、时间因素、文化距离、儿童的汉语掌握程度以及人格气质等是影响文化适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与云南藏族的文化适应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郭家骥 《民族研究》2003,12(1):48-57
本文在对云南藏族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 ,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自然资源管理机制和婚姻家庭模式等方面 ,阐述了云南藏族对其所处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文章认为 ,文化是一个民族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体系。文化与自然的互动或文化对自然的适应可被称为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一个民族对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体系 ,它包括民族文化体系中所有与自然环境发生互动关系的内容 ,主要是这个民族的宇宙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为适应迪庆高原特殊的生态环境 ,云南藏族早在历史上就通过文化调适 ,形成了一整套与自然环境良性互动的生态文化体系。面向未来 ,云南藏族生态文化中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必将得到复兴 ,其中的古老智慧必将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全球化市场体系相结合 ,成为推动云南藏族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纳西东巴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品。这个包括文字、典籍、绘画、音乐、工艺、仪式等丰富内涵的文化系统,在本世纪以来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作为“’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国际东巴文化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0月16日至19日在云南丽江举行。来自我国内地16个省市及香港、台湾地区的200名学者,四川、云南的100名东巴和来自11个国家的58名外国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128篇论文。研讨会上,与会中外学者对东巴文化诸多内容各抒己见,进行了广泛交流。关于纳西语在藏缅语言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云南广南县壮族八宝歌书是刻写在日常器物上用于提示民歌内容的表意图符,图符及民歌反映了壮族人民的人生价值观、生产生活知识经验、社会文化活动等多方面的内容.歌书图符共收集到1072个.八宝歌书与云南富宁坡芽歌书同属一个符号体系,它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文字学价值、文学价值、音乐美术价值及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何达 《中国藏学》2024,(1):153-161+217-218
民国时期赴藏的内地商人群体在西藏地方的商贸活动,以及伴此产生的与西藏地方各阶层之间的族际互动,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通过梳理散见于各处的史料和商贸数据,结合实地调研、口述访谈,以期提炼和深化对于民国时期赴藏滇商的认识。云南在藏商人群体兼坐商和行商,多集中在拉萨和昌都一带,往来于滇藏茶马古道,经营沱茶、铜器、药材、氆氇、牛羊皮、土产等商品,在民国时期的民族贸易和跨境贸易中表现活跃,尤其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滇藏茶马古道因其特殊的战略地位和交通位置,使得各类物资得以源源不断地输入内地,古道上的云南商人踊跃参与到物资运输及商贸活动中,对我国抗日战争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探讨彼时赴藏滇商的经营之道和历史贡献,可为新时代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强化中华民族历史观提供借鉴与经验。  相似文献   

20.
经济人类学与中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发展国际研讨会于2011年6月15至16日在云南大学举行。来自澳大利亚、法国、美国、波兰以及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1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的多位学者齐聚一堂,就经济人类学学科的发展和前沿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