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焦点资讯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14日表决通 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国家主席胡锦涛 签署第34号主席令,公布了这部法律。这 部法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新华社即日受 权全文播发《反分裂国家法》。这部法律 共10条,约1300字。这部法律明确规定, 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 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 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 定本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4日说,《反 分裂国家法》是一部加强和推进两岸关系 的法,是一部和平统一的法,而不是针对 台湾人民的,也不是一部"战争法"。  相似文献   

2.
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促进两岸共同发展繁荣,首先要排除影响两岸关系发展和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障碍。坦率地说,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攸关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和两岸关系的前途。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岛内“台独”势力恶性发展,“台独”恶行步步升级,“台独”既践踏一个中国原则,又危害中国的核心利益。本文描述了《反分裂国家法》出台的背景,分析了它的合理性,阐述了它的意义和作用。《反分裂国家法》必将对打击“台独”的嚣张气焰,促进两岸关系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对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以及两岸民众的福祉。文章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利于遏制岛内"台独"势力的影响、有利于增强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感、有利于提升两岸经济合作的水平、利于实现两岸政治关系的正常化四个方面阐述了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采取务必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原则、继续加大反对"台独"势力的政策力度、坚持用民主协商的办法化解各种矛盾、提升两岸经济合作的层次与水平等四点措施。  相似文献   

5.
坚决拥护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年初提出的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绝不坐视任何一寸神圣领土从祖国的版图上分裂出去,绝不允许任何外国势力插手我国内部事务,绝不允许我国的领海、领空主权和海洋权益受到染指和侵犯。“台独”分子的倒行逆施和任何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图谋都是注定要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光荣爱国传统。台湾当局是分裂祖国的罪魁祸手。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就要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学习宣传“八点主张”,严厉打击“台独”势力,迅速发展大陆经济。  相似文献   

7.
《反分裂国家法》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法律,它体现了维护台湾人民的福祉和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台湾民意对台海局势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台湾人民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关键力量.我们必须最大限度的争取台湾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8.
在解决台湾问题与推进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中共中央逐步提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思想与一系列政策主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国家整体和平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与“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建设两岸“共同家园”与“两岸命运共同体”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内容;“以民为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的核心理念;“共同发展”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目标;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同时也提出了推进与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原则、路径与手段.  相似文献   

9.
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政治谈判,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正是在中共第一、第二代领导人有关思想的基础上,中共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总书记1995年1月发表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创造性地提出了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分阶段、有步骤进行的主张。这一主张经过4年来的实践,越来越得到台湾各界人士的响应,两岸关系也因此而展现出进行政治谈判的前景。 众所周知,江泽民总书记重要讲话发表后,海协便积极筹备第二次“汪辜会谈”。唯因李登辉于6月初访美,在国际上大搞分裂祖国的活动,致使两岸会谈难以进行。祖国大陆的反分裂,反“台独”和一个中国的主张得到举世公认,台湾民众也普遍要求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事实表  相似文献   

10.
今年7月9日,台湾当局主政人物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广播电台记者采访时宣称,两岸关系是“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一举亮出了他蓄谋已久构建“台湾人的国家”,分裂中国的底牌。 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奸言怒中华,妄语乱天下:祖国大陆严厉谴责李是“分裂民族和祖国的罪人”;海外华侨华人强烈斥责李是背祖叛宗的“政治浪人”;台湾同胞愤怒指责李是想当“台独国父”,把广大民众推进战争深渊的“政治赌徒”;国际社会纷纷表态,叱责李是“破坏台海稳定和亚太和平的麻烦制造者”! 李登辉挑起两岸关系剧烈震荡后,又进一步煽风点火。7月25日和26日,他指使其亲信对祖国  相似文献   

11.
朝鲜半岛的统一是朝鲜南北双方积极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整个朝鲜民族的心愿。南北双方在不同时期都提出了自己实现统一的设想和主张,但终因两国都以自己作为实现统一的主体,互不信任,再加上受国际环境的影响,至今尚未实现统一。朝鲜半岛一直是东北亚乃至世界的热点地区之一,朝鲜半岛如能实现和平统一,将对东北亚特别是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政府和人民支持朝鲜半岛在没有外来干预的条件下共同努力,能逐步缩小差距,加速统一进程,早日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12.
“一国两制”是当代中国倡导的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政治选择。它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土 ,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发生了强烈的共鸣 :建构中华大文化的理念与传统的“多元一体”的政治文化本质高度结合 ;追求统一、反对分裂的文化意愿与传统的“大一统”思想产生共震效应 ;对一国四地全体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与传统的民本思想的合理内质相互贯通。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思想与国家统一及“一国两制”有着必然的联系。“三个代表”思想把握了共产党立党执政的规律、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 ,正确处理治党与兴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 ,为实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国策提供了前提保障、理论基础和战略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台独"势力的增长已成为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极为关注的现象,而在这一现象背后反映着台湾社会在"国家认同"问题上的深层次危机."台独"势力图谋"法理台独"的行为所带来的台湾民众在"国家认同"上的混乱,已成为中国和平统一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既是以"合法"对抗"非法",而且对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有着正式的规定性、引导性以及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有利于和平统一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5.
台海问题目前是祖国统一大业的最大障碍,并对祖国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原则,加强大陆与台湾的经济联系,以发展促统一,坚强两岸人民的亲情联系,以民意促统一,是我国政府在新时期对台方针政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洋务新政时期除非遇到新的重大侵犯,竭力维持“中外相安”局面是清政府内的普遍主张,即使是公认的爱国官吏或极端仇外的守旧派也持这种主张。不能将这种避战守和主张简单地斥为投降主义。一些人这样主张是因为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敌之强,己之弱,因而认为中国暂不宜战,许多人并且希望利用和局振兴自强。  相似文献   

17.
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核心部分。中美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同中美之间台湾问题处理的好坏紧密相关。因台湾问题引发的中美关系危机的责任在美国政府。中国人民最后完成和平统一大业的信心绝不会动摇。  相似文献   

18.
台湾海峡两岸关系,近几年来继续发展,呈现好势头,表现在:两岸人员来往日益增加;科技、文化、学术、体育等方面的交流不断扩大;通邮、通航、通商既成事实;台湾当局的“三不政策”已有所松动,且成立了“国家统一委员会”等机构,以具体的组织形式来决策大陆工作,又制定“国家统一纲领”、终止“戡乱时期”,从而有利于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在两岸关系发展趋势方面,虽然存在严重困难和障碍,但是,祖国统一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且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因素都在向着有利于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因而,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无疑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9.
论知识分子与统战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古至今 ,中国知识分子与统战文化的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 ,有机地融合成了一个整体 ,知识分子在统一战线特别是在统战理论形成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研究、探讨知识分子与统战文化 ,对于统战科学的发展、祖国的统一和现代化建设、当今世界的多极化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 ,都具有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