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文教育在传授给学生各种语言知识,提高学生各项语文能力的同时,肩负着人文教育的责任,也就是通过语文教育要让学生受到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的陶冶。  相似文献   

2.
美育是情感教育,在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看来:“人人都有感情,但并非都有伟大高尚的情感,要培养陶冶伟大高尚的情感,取代卑劣的情感,除了美育,别无他途。而且他把艺术作为对人们进行美育的基本手段,认为美育可以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到他们遗失的情感”。法国美学家卢梭说:“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要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和创造能力,这是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适应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介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孩子们从美学角度去领悟、去体验、去感受,从而陶冶他们的理想、情操和品德.  相似文献   

4.
翻开中外教育史,我们不难发现,教育的历程总是伴随着美,语文教育更是离不开美育,当今语文课程改革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所包含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审美情趣的培养,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有效的语文教学美育设计,才能在帮助学生具有自觉审美意识的同时,通过美育,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以求得自我最大的发展和超越呢?  相似文献   

5.
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国力的强弱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与数量,这对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要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美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当前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加强美育的必要性 ,并结合自己教学实践 ,谈了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第一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提出了"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就意味着语文课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责任。但语文教材中的美,虽然丰富多彩,无穷无尽,也要靠教师的引导去发现它,感知它,才能很好地发挥它的审美教育作用。教师教学得法,就会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美的震撼,从而达到学生在情感的审美中实现思想的升华和灵魂的净化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美育的花朵在课堂绽放呢?我认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迫切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改变过去只重知识、技能教学的观念和做法,认真思考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问题.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的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诵读法、想象法、导情法、求异法.一旦学生拥有了这种审美的能力,那么就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基础,为社会培养一代全面发展的新人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美育在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大量出现,同时美育特点也符合青少年的审美特点.而现今青少年的审美能力极差,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还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更应重视和强调美育.针对现状,把审美教育落实到实处,充分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以及表达美和追求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工具学科,语文教学的目的最终还是运用.职业中学作为与社会生产紧密接轨的一种教育,对文化知识的要求相对低一点,但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要求并不低.那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让学生获得基本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呢,这就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罗德芬 《科学咨询》2003,(16):38-39
近年来,语文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材的编排都有了很大的转变,特别是涌现出一大批语文改革家如于漪、魏书生、杨初春、颜振遥、洪宗礼等,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学观念转变为以人为本,教师已基本具有尊重学生,课堂教学已有平等、民主的气氛.这些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2.
陈湘 《科学咨询》2015,(2):29-30
中国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素养。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是确定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在现行的课堂模式转变试验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工具性,而人文素养的培养却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相似文献   

13.
中国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素养。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是确定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在现行的课堂模式转变试验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工具性,而人文素养的培养却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语丈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其次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如何做人的教育,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为人处世的素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应该让学生获得基本的阅读能力、说话能力、写作能力等.  相似文献   

15.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通过审美教育来全面地培养人们对美的鉴赏能力,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净化、人品美化、感情高尚化。美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多角度让学生享受美、接受美的教育,提高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教育是全面性的基础教育,小学语文学科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学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如何,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的质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紧扣道德素质培养的结合点;紧扣文化素质培养的结合点;紧扣心理素质培养的结合点;紧扣劳动素质培养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7.
语文的生命     
语文涉及到形形色色的社会,涉及到灵动的生活,涉及到活生生的人和人的情感,它不仅在于包容现实,也展示历史,它始终表现永不磨灭的深厚的人文特质;同时,语文的内涵也展现未来,表达希望,袒露追求.为了凸显语文的鲜活的人文特质,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语文素养,使语文富有灵动的生命,我们提出:语文是生活的;语文是快乐的;语文是美丽的;语文永远和人生相伴;语文使人深刻和崇高;语文总是闪耀着自由的光辉;语文饱含生命;语文的本质就在于创造,这就是“生命语文”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王燕 《科学咨询》2008,(14):31-31
所谓审美素质,就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以及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造能力,提高生活趣味,使其在思想上得到健康成长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培养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其培养贯穿于各门功课、各个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9.
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的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建设正需要大量的人才。高职院校应积极把握美育对我国社会发展、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职业生涯成长的重要作用,全局性地统筹规划,从教师素养提升、第一课堂教学、传播媒介场域拓宽和桂商之美彰显等路径实施美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鼓励学生发挥审美优势并进行审美创作,让学生成长为职业形象优、职业能力强、桂商精神在的商贸人才,使学生为国家的建设、广西的建设贡献一份力。  相似文献   

20.
刘祖文 《科学咨询》2007,(14):32-32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美育教育,发挥美育的独特功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