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2010,(3):48
早上,28岁的银行职员小项早早地起床,打开电脑,不是为了工作,也不是偷菜,而是在网上参加限时抢购,从今年8月份开始,小项就加入了这个被自称为抢抢族的群体。他们每天守着电脑,关注网上有关限时抢购、限量赠送等优惠 相似文献
2.
万斌 《大江周刊.城市生活》2009,(11)
不忙的人是可耻的,装忙的人是无奈的。——某装忙族语录【场景一】江西南昌福州路某连锁咖啡店,某小商人在悠闲地接受本刊记者的专访。突然电话响起,只见他拿起电话哦,你好。啊,你来了南昌啊,唉,好忙哦,没时间哦,我现在还在昆明,后天又要赶去上海开会,好几个业务要谈哦,先这样说了,还好多事呢。【场景二】数次约某同学出来小聚,答复大抵如此现在在开车,呆会说、在开会、这些新来的大学生什么也不懂,在给他们上课——然后,数次在街角那间旧台球室见到他挥杆而笑…… 相似文献
3.
2009年4月12日上午.一个令人震惊的新闻突然在网上出现: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沙僧的扮演者闫怀礼于这天上午10时20分因肺部感染,医治无效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去世,享年73岁。这个消息令广大《西游记》迷扼腕痛心的同时,更令一个人肝肠寸断,他就是在《西游记》中扮演孙悟空的六小龄童,回想起与闫怀礼当年任拍《西游记》时,以及拍竣《西游记》后与之相交的一幕幕往事,他的眼泪如决堤的湖水般涌出。 相似文献
4.
5.
6.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新思想、新词汇、新风尚。当那些穿梭于写字楼的单身白领女性,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回丰厚的薪水,并用这些金钱尽情地享受生活时,“乐富族”悄悄地形成了。 顾名思义,“乐”是快乐,“富’是有钱。她们是一群懂得生活的人,既懂得创造生活,也懂得享受生活。她们喜欢名牌,更注重个人品位。她们缺乏足够的耐心,总想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一切,获得一切,她们越来越不喜欢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宁愿发短信、寄卡片、送鲜花。拼命工作,尽情享受,率性而为,快意人生,这是她们的座右铭。优厚的报酬,丰裕的物质条件,使她们在这个喧嚣的都市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所以,她们说:“我们是一群游移在都市的快乐的鱼。” 相似文献
7.
8.
9.
花鼓戏表演艺术家钟宜淳,塑造了许多颇具个性特色的艺术形象——《小姑贤》中的姚五娘,《讨学钱》中的陈大嫂,《刘海砍樵》中的刘母和大姐,尤其是《补锅》中的刘大娘,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她塑造的人物形象诙谐幽默,生动鲜活,让人拍手叫绝。 相似文献
10.
11.
12.
李秋林老人今年73岁,老伴去世早,身体一直不好,儿孙们想尽了办法,但效果不大。2008年9月,保姆带老人去游乐园玩了半天,这个游乐园老年娱乐的设施很齐全,从早到晚都有老人们的各种自发活动,歌舞笑声不断。那天之后,老人每天都提出去游乐园玩,但多了个要求:让保姆送他到游乐园门口就回家,他自己玩,吃饭前保姆再来门口接他就是了。 相似文献
13.
刘丽 《大江周刊.城市生活》2010,(12)
周末,家住北京二里庄的陈泽准时来到建国门附近的一家茶室,他与网友小璐相约在这里上第二堂书法和吉他课。在书法课上,陈泽是学生,他所要付的学费是教小璐弹吉他。陈泽是一位专业音乐制作人,吉他技艺精湛,除了流行音乐,平日里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也很感兴趣,一直想学学书法,闲暇时用来修身养性。 相似文献
14.
15.
毛主席在延安讲过:“《西游记》中的白龙马驮着唐僧师徒历经磨难西天取经,我们共产党人要学习白龙马精神,驮着中国人民去取得革命的胜利!”所以,已到花甲之年的我就给自己取了个“老白龙马”的网名。 相似文献
16.
以省钱、节约为宗旨的“拼客”消费引领了一股新的时尚潮流,这种类似于“AA制”的消费吸引了越来越多青年人的加盟,且衍生出众多“拼法”。拼车、拼房、拼吃、拼玩、拼贿等众多“拼”消费已成为都市青年人的另类时尚,“拼”的项目几乎覆盖了人们的衣、食、住、行。他们认同“花钱少,办事多”的生活方式,期待用最小的经济成本追求全方位的品位生活。随着都市“拼”客一族逐渐发展壮大.他们在创造节约消费文化的同时.也给城市公共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本研究于2009年1月以杭州、宁波两地的上班青年为研究个案。通过对9人深度访谈和852人问卷调查,描述了上班青年拼客消费的现状。分析和解释了“拼客”消费呈上升趋势的原因和弊端。 相似文献
17.
明朝人汤若士所作的《牡丹亭》,是我国传奇剧本中的一朵奇葩。该剧已在昆曲界中流行数百年,至今不衰,其“知名度”直欲驾《西厢记》而上之。连《红楼梦》中都有“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这样的回目和情节,便是明证。因此可以说,中国读书人若不知道什么是《牡丹亭》,可算得是一个小小的“缺点”。 相似文献
18.
《离骚》、《史记》、《资治通鉴》、《红楼梦》……这些名著既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代表作,也汇成了世界文化的宝库。可将这些作品推向世界的,却是一位名叫杨宪益的著名翻译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用一生的勤劳“翻译了整个中国”,译著均被欧美各大图书馆收藏。可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富的学术译著, 相似文献
19.
你最近“悠”了没有?到哪里“悠”去了……面对这样的问题,有人或许会一头雾水。不过,这却是眼下不少都市白领的时尚问候语,而他们,也将自己标榜为“悠客”一族。“悠客”是指都市中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主动从高速运转的职业状态中暂停或减缓下来,把更多时间留给自己,或者给自己放一个大假,或者尝试一个全新的开始,他们想自主控制生命的节奏,不愿再成为工作的“奴隶”。如令,“悠客”一族的队伍正日渐壮大。 相似文献
20.
从l942年起在新四军开始从事新闻工作的马达先生,是一位红色老报人,在60年的新闻生涯中,从记者到领导,先后担任《人民报》、《劳动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多家报社总编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