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姚小鸥  孟祥笑 《云梦学刊》2012,33(5):157-158
车晴的《张上将自忠年谱简编》(以下简称《年谱》,《年谱》编辑委员会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无论是从谱主身份、编撰水平,还是从编辑特色来说,都是一本很值得推荐的好书。众所周知,中国史传之体,自古即有纪传与谱谍之分。纪传、谱谍,各有所长。纪传以描写生动见长,而往往以作者之见解对史料有所取裁。谱谍则要求全面准确,不以作谱者自己的意志与好恶为史料取裁的标准。从客观性来说,人物年谱是更为重要的一种历史记载。  相似文献   

2.
《含晶道人自订年谱》及其史料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偶然机会,在钱萃恒先生处发现一部抄本《含晶道人自订年谱》(以下简称抄本《年谱》),经过考察,它从未公开梓行,不见于任何目录书著录,因此鲜为人知。这部抄本《年谱》,对研究近代史的捻军、白莲教及山东人民起义等方面,都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 关于秋瑾生年,目前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是秋瑾卒年29岁,生于1879年;二是卒年31岁,生于1877年;三是卒年33岁,生于1875年。日本学者、《清末小说研究》主编樽本照雄先生以最近从日本报纸中发现的新材料,为1877生年说提供了新的史料根据,从而补充与论证了郭延礼同志《秋瑾年谱》中一八七七生年说的可靠性。樽本照雄先生在他的《秋瑾来日时的新闻报道》中这样写道:“秋瑾年令二十八岁,是记者听秋瑾本人说的(见以下史料)。关于秋瑾的生年,众说纷纭,这两则史料,为1877生年说提供了可靠的史料根据。(参照:郭延礼《秋瑾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83年9月出版、第5—10页)。”(载《中国文艺研究  相似文献   

4.
南宋时四川地区史学名家迭出,尤以二李最著。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与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以下简称《要录》)和《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以下简称《杂记》)都是史学名著,也是后人研究宋史的基本史料。遗憾的是,《长编》和《要录》经过四库馆臣的窜改,已非本来面目。最近我写了一篇《四库本〈续资治通鉴长编〉发覆》(载《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3期),本  相似文献   

5.
<正> 郭延礼著《秋瑾年谱》(以下简称《年谱》)由齐鲁书社出版了.这是《年谱》作者继其《秋瑾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1982年版)以后,关于秋瑾研究的第二部专著.秋瑾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和文学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但对于这样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过去学术界是重视不够的.秋瑾就义后七、八十年来,虽然有不少这方面的论著和文章,但作为学术研究总觉得零碎、肤浅,以致有许多问题众说纷纭.如秋瑾的生年、生地、就义日期,赴台、赴湘、出嫁、两次东渡和两次返国时间,居长沙事、居京岁月等问题,迄今难以统一认识.《年谱》作者怀着对烈士的崇敬心情,出于高度的革命责任感,二十余年来,孜孜不倦,南北奔走,广泛搜集资料,详细考辨,精心研究,终于著成此书.可以毫不溢美地说,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秋瑾年谱中的最好的一种.  相似文献   

6.
钱仲联先生的《黄公度先生年谱》(修订稿,载《人境庐诗草笺注》,一九五七年九月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年谱》)出版后,很受学术界的重视。《年谱》材料丰富,引证翔实,为黄遵宪研究和近代文学史研究者提供了不少资料。不过,可能由于谱主的某些资料当时编者尚未见  相似文献   

7.
近日重读郑涵同志所著的《吕坤年谱》(以下简称《年谱》),总觉得这是一本颇具价值的好书。以内容言,它浓郁醇厚,内涵达到了饱和的地步;就编纂之法而论,严谨缜密,深得撰史门道。读后,对于我的学问见识,治学属文,裨益良多。 《年谱》的浓缩度极高。它仅十一万多言,但举凡谱主吕坤之行年、治学、著述、仕历、实绩、政见、思想、交游、出处等,皆详备无遗。读后,不但对吕坤其人有一个明晰的、确确实实的认识,而且对于有志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8.
这是《鲁迅年谱稿》一部分的节选。当中的“大事记”已删去;对著述、翻译的评介,对比较常见而又不很重要的史料,或从简,或不提。 谱主年龄基本上以实岁计算。 经常引用的书籍,采用代号或简称,如: ①《鲁迅全集》(十卷本)用阿拉伯数字标卷数,并用六角括号括起来。例如“〔1〕,4页”,即指十卷本《鲁迅全集》的第1卷第4页;余类推。 ②《鲁迅书信集》的代号为“〔21〕”。  相似文献   

9.
一 大概是抗日战争刚结束,李宗吾的《厚黑学》甚嚣尘上之时,我在一个朋友的书架上,看到过一部李汉魂先生著的《岳武穆年谱》(以下简称《年谱》)。对于涉及岳飞的著作,我一向比较关心。但李汉魂当时是国民党政府的内政部长,我对于当  相似文献   

10.
路大荒先生编著的《蒲柳泉先生年谱》(以下简称《年谱》)对于蒲松龄的世系、出身、生活经历、著述年代和社会关系等,作了系统的整理与介绍,为研究蒲松龄及其作品的人们提供了必要的参考资料。但是,这部年谱的内容,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现将问题提出来,就正于路先生,并向本刊读者同志们请教。  相似文献   

11.
岑参诗写作年次,现已确知大半。赖义辉《岑参年谱》(1930年《岭南学报》一卷二期,以下简称《赖谱》)发表最早,是开创者。闻一多《岑嘉州系年考证》(1933年,见《闻一多全集》三,以下简称《闻考》)工力精深,堪称楷模。李嘉言《岑诗系年》(1956的《文学遗产增刊第三辑》,以下简称《系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年诗三百余首,可说是洋洋大观。以后,陈铁民《岑嘉州系年商榷》(1963年《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版第三期,以下简称《商榷》)又对一些问题作过一些辨正。但前人所见,或有千虑一失,系年未尽确当,且有些未系年诗,仍须进一步探索。本文拟对此略述浅见,供各研究者参正。  相似文献   

12.
岑参在两《唐书》中无传,因此,唐代杜确《岑嘉州诗集》序,是现存研究岑参生平唯一重要的资料。此外,闻一多先生的《岑嘉州系年考证》(以下简称《考证》)以及陈铁民、侯忠义二同志合编的《岑参年谱》,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价值。鉴于岑参两度出塞期伺写下的出色诗篇,奠定了他作为杰出的盛唐边塞诗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论述的三部悲剧作品是《长生殿》(以下简称《长》)、《桃花扇》(以下简称《桃》)、《梼杌闲评》(以下简称《梼》)。它们的作者分别是洪升、孔尚任和李清。前两部是中国戏曲史上并峙的高峰.诞生后曾轰动全国、震惊剧坛.后一部作为长篇章回小说,尽管清末王(?)生曾经把它和《红楼梦》、《金瓶梅》、《儒林外史》相提并论.以为皆“深极哀痛.血  相似文献   

14.
周永祥的新著《瞿秋白年谱新编》,受到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近由学林出版社出版。本年谱定名为《新编》,是相对于作者本人编写的旧本《瞿秋白年谱》而言。旧本于1983年出版之后,作者仍然不间断地广泛搜集有关瞿秋白的资料,撰写论文,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修订、充实旧本,而成此《新编》。《新编》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的唐《御史台精舍碑》(以下简称《精舍碑》),是件难得的法制史文物。它以石刻史料填补了新旧《唐书》的空白,为研究唐代监察制度、监察机构、狱政措施以及立法状况与法制思想,尤其是宗教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碑文说明,唐朝在其封建的监察机构——御史台中,不仅设置台狱,而且于台狱之内又置精舍(佛舍)。这一重要的狱政措施,反映了佛教思想对唐代法制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 最近,读《角厮罗家族世系考述》(以下称《考述》,载一九八二年《青海社会科学》第一期)一文后,感到汤开建同志对青海历史上作出贡献的人物角厮罗家族世系,根据汉文史料,作了较为详细的考述,指出了某些史籍记载的错误,表达了自己对角厮罗家族世系的看法,这一切都是作者努力研究的结果,十分可贵。 但是,我结合平时校点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认为有些问题,《考  相似文献   

17.
<正> 一王夫之《楚辞通释》自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初刻本问世以后,至今近三百年了.在这近三百年中,前后辗转刊刻的版本共有八个:(一)清康熙四十八年王敔湘西草堂初刻本(以下简称康熙本)。(二)清康熙年间王敔湘西草堂递修本(以下简称草堂本),属《王船山先生书集五种》本之一。(三)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衡阳学署俞焜补刻本(以下简称学署本),属《船山子集遗书五种》本之一。(四)清同治四年(1865)曾国藩、曾国荃南京金陵节署《船山遗书》本(以下简称金陵本),属《船山遗书》集部。(五)清光绪十三年(1887)衡阳船山书院增补递修刻本(以下简称递修本),属《船  相似文献   

18.
<正> 汝信、王树人、余丽嫦主编的八卷本二百万字的《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以下简称《西传》),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我国第一部评传体西方哲学史著作,它对从泰勒斯到罗素90余位西方重要哲学家的生平活动及其哲学思想作了评述,基本上反映了从古希腊罗马到二十世纪上半叶两千多年西方哲学史的主要内容。这部评传内容充实,史料丰富,形式活泼,兼顾普及与提高,比较集中的反映了我国对西方哲学史研究的新成果。李泽厚同志认为“它的水平在国内同类著作中已大大前进了一步。”(《读〈西  相似文献   

19.
陈意新  曹树基 《学术界》2003,(3):116-132
本文是就王丰、李中清发表的《摘掉人中决定论的光环———兼谈历史人口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下简称《摘掉》)一文中对作者同期发表的文章《马尔萨斯理论与清代以来的中国人口———评美国学者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以下简称《马尔萨斯》)一文的批评所进行的反批评。作者没有就《摘掉》中对《马尔萨斯》的所有批评逐条回应 ,而是在学术批评的原则和方法上做一澄清 ,主要是从学术上就《摘掉》所涉及到的中国人口史的重要问题做出回应  相似文献   

20.
朱文通多年致力于李大钊生平思想研究。我和他相识也是在一次有关李大钊的学术研讨会上。他主编的《李大钊年谱长编》(以下简称《长编》,44万字),作为《燕赵文化丛书》的一种,于2009年底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