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恩格斯写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以下简称《起源》),其目的在于以唯物主义历史观阐述美国学者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及其意义。因此,很多学者都将摩尔根的理论视为恩格斯研究家庭问题的基础。实际上,对恩格斯的家庭研究影响最深的学者并不是摩尔根,而是巴霍芬。甚至可以说,恩格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所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著作之一。它以极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恩格斯在本书中对家庭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对原始家庭史研究的基础上的,特别是利用了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成果,在批判地继承这些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唯物史观。 摩尔根因在一八七七年发表《古代社会》一书而负盛名。他在家庭问题的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主要有两点: 第一,他揭示了家庭形式和亲属制度之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的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它不仅是我们研究家庭、私有制、阶级社会和国家起源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而且也是研究民族起源理论的指南。关于它在研究民族理论问题中的重大指导意义,周恩来同志曾经言简意赅地指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部民族学著作。”由此可知,《起源》是每一个民族理论工作者的必读本。下面谈谈我在学习《起源》中对有关民族理论基本思想的一些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一夫一妻制理论 在《起源》一书中,恩格斯研究了一夫一妻制家庭形态的产生,分析其在阶级社会中的特征,为全面理解恩格斯的家庭伦理思想打下基础. 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生 "个体婚制是文明社会的细胞形态,根据这种形态,我们可以研究文明社会内部充分发展着的对立和矛盾的本质."[1]随着原始社会的崩溃和私人所有制的出现,人类婚...  相似文献   

5.
<正>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是一部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重要经典著作。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理论问题极其广泛而又深远。它既是研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起源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又是探索社会主义婚姻家庭问题的指南。正确认识恩格斯的婚姻家庭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贡献,对于推动史学研究工作,以及完善和巩固我国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的一部重要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体现出了恩格斯在性爱婚姻问题上的历史发展观、未来统一观和道德评判观。解读恩格斯的性爱婚姻观有助于建立马克思主义性爱婚姻观 ,完善社会主义婚姻制度及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中阐明的两种生产理论,其确切的含义本来是清楚的,但是,近几年在有些同志中间却出现了用哲学教科书中的观点来重新解释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的趋向。徐亦让的文章和小册子,是这方面的一个代表,他认为:“当生产工具还处在萌芽时期”,“由于家庭关系在当时还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它同生产关系没有分离,所以,自然选择决定家庭关系,也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一种形式。而家庭关系决定亲属制度,也就是决定社会制度,正如在后来私有制社会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样,乃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由此可见,恩格斯的这个观点,不是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  相似文献   

8.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两种不同类型奴隶制的区分根据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研究,奴隶制基本上存在着东西方两种不同的类型。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论述“德意志人国家的形成”时指出: “由于这种野蛮状态,他们还没有达到充分发展的奴隶制:既没有达到古代的劳动奴隶制,也没有达到东方的家庭奴隶制”(第八章,以下引文简称《起源》)。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的巨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写作于一八八四年三月至五月,同年十月在苏黎世出版问世,到今年十月已整整发表一百周年了。 《起源》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史利民族学经典著作。本文主要从民族学的角度对《起源》发表的意义和我区的民族学研究作一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10.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通过对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洛克和卢梭的政府理论的理解,阐述国家的起源、政府和法律存在的现实必要性及意义,并主要关注恩格斯关于国家及国家治理的理论诉求。结合目前我国所面临的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说明恩格斯的国家理论对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以下简称《起源》),最初出版于1884年,今年恰值出版一百周年。恩格斯的《起源》一书,正如列宁称赞的那样,是传播最广的一部著作。在中文书刊中,最早提到《起源》一书某些内容的是《新世纪》,它是由旅居法国的中国无政府主义者创办的刊物。1908年4月25日出版的《新世  相似文献   

12.
对于家庭的研究,在我国的理论界尚属薄弱环节。家庭社会学在我国的兴起,大约是始于本世纪八十年代初,而这一学科在国外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近年来,国内也出了不少研究家庭的论文、专著,这些论文和专著对于揭示家庭的演化过程及其发展规律,无疑是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奇怪的是,这些文章在论及“家庭是否会消亡”这一问题时,大多是避而不谈,或者含糊其辞,有“勇敢”者,也只是把“家庭必然消亡”作为一个观点提出来,并未作详细论述。究其原因,大约有二:第一,“理论根据”不足。国内研究家庭问题者,大都以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观点为主要的理论根据,因为该书是马克思主义家庭社会学的经典著作。恩格斯在书中论及家庭是否会消亡时有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中,对原始部落时期战争作了论述。后来的许多军事理论家或学者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给予不同的解释,至今众说不一。争论的焦点是:该如何理解《起源》书中的“战争”概念?在阶级和私有制产生以前有没有战争?笔者认为,对战争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战争起源问题正本清源,实在很有必要。一、什么是战争?  相似文献   

14.
江洋 《理论界》2015,(2):1-8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是它的发表使唯物史观在史前社会的历史中摆脱了假说状态,成为真正的科学。列宁曾评价《起源》"是现代社会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其中每一句话都是可以相信的,每一句话都不是凭空说的,而是根据大量的史料和政治材料写成的。"然而,就是这样一部重量级的、根据大量史料和政治材料写成的科学巨著,恩格斯却仅用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便撰写完成,因此,读者不免产生困惑——《起源》的写作何以可能?笔者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为基础,从历史的视角详细考证了《起源》写作当时的理论背景,以期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域来理解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的序言中提出了“两种生产”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概念作了科学的概括.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概念全面揭示了生产现象的实质内容,论证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动力和规律.认真学习恩格斯“两种生产”的理论,对于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贯彻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特别是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廖盖隆同志在《理论信息报》(1988、3、14)著文认为,恩格斯在其1884年所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了“同马克思及自己类似观点相违背的笼统认为‘国家的消失’(或消亡)的著名论断”,认为这是恩格斯在国家问题上的失误。对廖老的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写道:“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以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作为基础的,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  相似文献   

17.
张春枝 《学术探索》2012,(12):14-16
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的出版,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度评价,他的伟大贡献为恩格斯完成《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奠定了基础。他们分别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殊途同归,成功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是对马克思晚年原始社会问题研究的继续,其研究深刻地批判了机会主义错误的民族和国家理论。该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深入阐释了民族同阶级和民族国家之间的辩证关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有力地指导了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因而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部经典。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也是民族学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正如列宁在他的名著《国家与革命》一书中所指出,这部著作“是现代社会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但是,由于当时所掌握的资料和研究条件的限制,某些依据的材料和提法不够充分、完善和准确,这是不奇怪的。恩格斯本人也是在材料不断丰富、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对该书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两种生产理论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将对两种生产理论中的若干理论问题,提出我们的见解,就教于学术界同仁。 一、正确理解两种生产的基本原理 在两种生产理论问题上的歧见,往往是由于对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中关于两种生产的基本思想的不同理解所产生的。因此,正确理解恩格斯的这一基本思想,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的关键。恩格斯认为“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据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