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语的方式状语可以变换成定语。这一变换的语义根源是方式状语的语义可以指向句子中的施事或受事。但这种变换要受到语义、结构和表达上的制约。方式状语变换成定语后。在语义特征等方面表现出一系列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语义指向动词中心语的状语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状语的类型不同,状语的语义指向可能不同。通过对搜集到的5000余条状语的语义指向的逐一分析,归纳出状语语义指向的几种类型来揭示状语的语义指向和状语的结构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使状语的语义指向这一语义平面的问题能得到合理的形式上的解释,使状语的研究能更好地把意义和形式两个方面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从成句功能和篇章功能两个角度所展开的现代汉语简单状语和复杂状语的研究状况,显示出简单状语的功能研究在研究范围上还局限于各类副词或句首状语,在研究深度上停留在对单一句型的简单分析上,缺乏比较全面和系统的描写研究,这不利于复杂状语功能的研究,因此,全面深入地展开现代汉语状语功能研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方式范畴是重要的语义范畴,方式范畴主要的句法表现就是在句中作状语。根据动作的主体对方式成分控制度的不同,运用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相互验证的研究方法,把方式状语分为可控方式状语和非可控方式状语,可控方式状语又分为自主方式状语和非自主方式状语,得到一个方式状语的立体的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5.
主谓结构在状语位置受到状语位置的句法规约限制,使其产生了三类语义特征:(1)语义强调性。表现在形式上为重叠、修饰语的附加、极端例子的列举等等。(2)主体显现性。在小主语可以隐藏的情况下显现小主语,增大了信息量,强调了小谓语的主体。(3)不自足性。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状位主谓结构不能单独成句。  相似文献   

6.
在汉语的句法语义关系中,一种是状语同谓词中心语句法与语义相一致的情形;另一种是状语语义指向主语、宾语及状语语义的双指向等情形,这表明状语具有多功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状语一般是位于主语后谓语前,对谓语中心词起修饰或限制作用。但是有些状语只能位于句首,不能还原到句中去。这类状语不能后移是有其内在原因的。总的来说,是受到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元明清是汉语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经历唐宋时期的发展,元明清时期的方式状语在形式和语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状语语法标记完全成熟并广泛运用,主观化结构大量产生;出现大量实词性结构;方式介词非常丰富,变化较大,产生了一些新的方式介词;方式状语经常连用等。构成特点是:重叠结构、对称结构、像似结构、从句结构、介词结构做状语,还有多重的方式状语结构。语义特点是:可以指向跨层结构成分,前指或后指;可以是受事性成分,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这一时期方式状语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其结构形式和语义特征是现代汉语的直接源头。  相似文献   

9.
着重讨论方位状语表达所有关系与时间概念的机制 ,指出方位状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具有特殊的语义功能。  相似文献   

10.
程度副词可以作状语也可以作补语,程度副词作状语是典型句法功能,作补语是非典型句法功能,两者具有不对称性。根据标记理论,程度副词作状语是无标记项,作补语是有标记项。有标记项可以是显性的,如程度补语必须有“得”或“了”作形式标记;也可以是隐藏的,如程度副词部分语义或功能消失。笔者用标记理论对程度副词作状语和补语的不对称性作了描写和解释。  相似文献   

11.
副词状语在句中的位置复杂多样 ,句法结构、语义分类及语用含义都对副词的位置产生很大的影响。探求副词作状语时在句中位置的特点、规则 ,对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副词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状语"更"与情态补语共现,状语"更"的语义指向上存在差异,有的指向情态补语,有的指向述语.状语"更"与情态补语共现受隔指凸现焦点、语法匹配因素、功能匹配因素、语义匹配因素四种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语气副词作为现代汉语状语的重要成员之一,其信息功能集中表现在预设、焦点上。这种状语的预设是语 用预设,是指命题在语言交际中的适切性;其焦点是信息焦点。语气副词状语的预设焦点功能主要是复制预设、标 示焦点和充当焦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索英语非限定动词作状语时的歧义问题,着重讨论在缺乏语境和类别符号条件下的分词状语和不定式状语中的歧义现象、歧义范围和语义倾向。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讨论了中英文中句首状语的功能并对其信息地位进行了对比。我们总结了句首状语的三个功能:修饰功能、强调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语篇功能又可以分为语篇衔接功能、语篇接续功能、语篇限定功能及语篇预示功能。在信息地位对比方面,我们发现状语在英语中倾向于放在末位,而在汉语中倾向于置于前端。中英文状语从句的标记性不同,中文的状语从句是无标记性主位,而英文的状语从句是有标记性主位。  相似文献   

16.
古汉语名词状语的分类,除了以内容和词汇意义为划分标准外,还应以句法结构和语义指向为判定的条件,形成词汇意义、语法结构、语义结构的综合分析方法。笔者据此将名词状语分为表示状态等六类,并对各类的异同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7.
状语主位化是一种能产生语篇效应的语言手段,它具有五种语篇功能:语篇背景设定功能、语篇语义凸显功能、语篇话题导入功能、语篇信息焦点对比功能、语篇衔接功能。依照认知语言学中图形一背景关系理论,主住化的状语是背景成分。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状语主位化具有突显小句图形和强调已知背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英语状语(adjunct)的多功能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功能语法的角度,英语状语的分类:环境状语,情态状语,连接状语,分别体现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状语与补语有着功能性差别。上述三类状语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它们实现的功能不同;并且某一状语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其意义或功能亦不同。上述三类状语在分类上存在级差问题。在讨论分类级差问题的过程中分析了某一类状语,在实际语篇中可以同时实现两种或三种元功能的性质,即,多功能性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是基于语料库的认识立场状语的对比研究,对比对象是某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本科生英语议论文写作语料库CEEW和英语本族语者语料库LOCNESS本族语学生的议论文语料。通过语料中数据的统计和计算比较中国学生和本族语学生在认识立场状语使用时用词的选择和使用频率的区别。总体上,中国学生较少使用认识立场状语;具体到每一句法或语义子类,中国学生认识类立场状语的使用频率与本族语者也存在较大差异,除了过少使用,还有一些词汇会被不恰当地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前人有关旁指代词作状语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同时分析了旁指代词作状语的功能差异。比如:“另外”可以修饰双音动词,而“另”一般用在单音节动词前面。“另外”在主语前后两种位置上均可以出现,而“另”则只能出现在主语后的位置上作状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