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岱年对“理”的诠释,不仅对“理”进行了分类,不仅对诸种意谓“理”之关系进行了梳理,而且对“理”的特性进行了审定.这些探讨的学术意义,不仅表现在对“理”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上,更表现在对“理”之认识主体数量的扩充和素质的提升上.但是,由于唯物论原则被绝对化使用,使得张岱年对“理”内涵的诠释显得贫乏化,对“理”特性的认定显得单一化,从而使“理”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因此,对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的诠释,我们既要积极地引用新方法、新知识,同时要考虑所引用方法的适度性.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接受了玄学思想的影响,但他把玄学思想落实于现实人生和诗歌创作,他的日常生活与诗文创作都灌注了一种诗性精神.他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玄学义理,呈现了"诗化哲学"的思维方式;以"任真"的原则指导日常生活,形成了"诗化哲学"的行为方式;通过"写意"的诗歌创作原则,形成了"诗化哲学"的表现方式.陶渊明是一位真正的"诗人哲学家".  相似文献   

3.
陆九渊以"心即理"为核心的道德哲学体系,继承了儒家德性伦理的历史传统,其理路就在于由个体伦理而社会伦理."心即理"的道德哲学意义不仅在于把握了道德的形态是作为"主观意志的法"的道德自由,而且解答了伦理道德哲学本性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揭示了道德的本质是道德主体性与规范性的统一.因此,陆九渊"心即理"思想更为深刻地揭示了道德本性不是他律而是自律,不是制裁而是自愿,它是推动人们道德行为选择与践履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一种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4.
以张岱年总结的中国古代哲学中理字的五个意谓即形式、秩序、规律、所以、至当为根据,主要站在理的至当、规律、所以、形式的意谓维度来审视以魏晋南朝为跨度的六朝的时代精神,进一步分析和阐释六朝呈现出的儒理崩坏、玄理洞见、佛理隆盛的特征及受其影响的六朝美学思想,即美在自然深情、美在玄心妙赏、美在形式.  相似文献   

5.
陈来 《船山学刊》2014,(1):74-77
张岱年先生从其青年时代起,便很注意对中国哲学总体的倾向、特点做出总结。他对中国哲学基本特点的总结,大致可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即《中国哲学大纲》著作的时代,但《大纲》的各部分提法有所区别:自序所说的基本倾向、序论所说的根本态度、结论所说的根本倾向,这些概念是相通的,但如何确定中国哲学的根本倾向,这三篇的提法有所不同;后期即1956年以后,而张先生在后期不同阶段的提法也很有不同:总起来看,张先生晚年对中国哲学基本特点的揭明,更多地从中国哲学基本观点自身来加以总结。就其中后两点来说,张先生晚年对这一类问题的分析,已经是把文化和哲学的分析结合在一起,把价值和哲学的思考结合一起,而不是纯就哲学的特色而言了。这也表明张先生的思想已经从早年注重本体论转到了注重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张岱年与二十世纪中国哲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岱年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在三四十年代创造了中国现代新唯物论的哲学体系。在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和发扬方面,他开辟了与现代新儒学迥然不同的“继续王(船山)、颜(习斋)、戴(东原)未竟之绪而更加扩展”的唯物主义哲学方向;他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所做的独辟蹊径的探索,是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不应忽略的重要一章;他是昙花一现的“解析的辩证唯物论”学派的主要理论代表,其实这派哲学亦颇适切于中国哲学现代化的需要;他倡导的以辩证唯物论为基础和主导的中、西、马“三流合一”、综合创新之路,代表了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正确方向,也是新世纪中国哲学继续前行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7.
《东岳论丛》2017,(12):51-56
张岱年的哲学启蒙始于阅读罗素的著作,他高度肯定罗素哲学所提倡的逻辑分析代表了哲学的基本方法。张岱年对罗素哲学的诠释和运用是多方面的,从研究方法到哲学命题都有深刻的影响,并且在张申府"三流合一"命题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哲学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将唯物、理想、解析综合于一",在方法上将现代唯物辩证法和形式逻辑结合起来,在内容上将现代唯物论哲学和古代哲学的优秀传统结合起来。最后,比较了金岳霖和张岱年对于罗素哲学的诠释会通,揭示其在20世纪哲学史上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文化、社会、民族之间发生强烈冲突的时代,张岱年形成了他独有的兼和哲学。兼和思想是他在传统的和谐、中庸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西方哲学的精华发展而来的。张岱年早年受到其兄张申府"三流合一"的哲学观的影响,形成"综三合一"的哲学体系,并最终形成了"工"字型的"三极哲学体系"。兼和哲学中,"兼体"概念是"兼和"价值体系中的一种本体范畴,而兼和则具有创造性、多样性、统一性。兼和理论能够普遍适用于处理社会中复杂的阶层之间以及各种宗教与哲学派别之间的矛盾。张岱年认为传统的中庸思想使人们缺乏创新的精神,必须转换为兼和的"永恒两一"对立统一的精神和价值标准。兼和理论在内涵上具有自强的进取性和厚德的包容性,而包容性是兼和价值平衡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
张岱年及其七十年的哲学因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来 《河北学刊》2003,23(3):63-68
文章简要回顾了著名哲学家张岱年七十余年来与哲学结下的不解之缘 ,并总结了他的理论特色、治学特点、人生态度以及在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领域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从这条主线出发,在如何正确对待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出现的历史经验教训和失误以及前进道路上的问题上,邓小平理论中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思想.文章从四个方面较系统地阐述了邓小平有关对待"错误"的辩证思想,它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岱年是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他在长达七十余年的不懈探索中,致力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汲取中西哲学精华而创建新的中国哲学.他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哲学、民族精神等多方面阐扬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当代价值,力图实现传统哲学的当代转化,其有关论述对现代中国哲学的新建构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元晓和义天这两位韩国佛教史上著名的国师,一倡“和诤”,一主“圆融”,这两者其实一脉相承,他们继承了中国传统中儒释道融合的思想,但不失佛教的立场。这两者稍有不同的是,元晓着力在和会诸宗内部的纷争,义天重在宏观上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两课”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素红 《云梦学刊》2001,22(5):87-88
"两课"教学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探讨"两课"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原因及其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全面提高"两课"教师素质,切实改善"两课"教师待遇,才能真正搞好"两课"教学.  相似文献   

14.
张岱年学术思想的六大理论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东 《河北学刊》2004,24(4):89-92
张岱年的主要学术贡献概括起来说 ,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论这一条红线的指导下 ,在中国哲学史与哲学理论研究、文化走向与民族精神研究、价值观念与伦理道德研究这三个层面上 ,产生了六个大的理论创新 :中国哲学史论 ,中国哲学理论 ,综合创新论 ,民族精神论 ,新道德论 ,新价值论。正是由于这六大理论创新 ,使得张岱年成为 2 0世纪中国有独立学术思想体系的大家大师。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理论 ,分析了“德治”与“法制”的关系 ,对正确认识、处理“继承”与“发展”、“借鉴”与“抵制”、“长远”与“当前”的辨证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尚烨 《阴山学刊》2005,18(5):73-77
《圣经》中的伦理思想非常丰富,其中,有关“罪”与“爱”的阐述既体现了宗教的神圣性,又对现实人生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从人性本恶出发,基督教认为人具有有限性,故需时时反省、忏悔。而耶稣被钉十字架,则表达了上帝时人的无尽之爱,俗人需以上帝为榜样,以博爱之心宽恕他人之过。  相似文献   

17.
苟小泉 《社会科学》2012,(9):108-115
在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终极视域是一个绝对超越的无限世界,对于终极视域的探讨产生了终极本体即"虚极"、"太极"或"太虚"。终极本体不是从逻辑性、知识论,而是从感应性、感通性的维度实现主体对终极本体的发现。由于感应性、感通性往往具有主体所赋予的价值性规定,所以,终极视域的本体论形态最终表现出价值论的特征。从理论意义看,终极视域的本体论提供了解决有限性视域或经验世界的终极根源问题的根据。  相似文献   

18.
论张岱年早期的新道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加世纪三四十年代,张岱年先生就提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必须建立新道德"的论断.新道德观的基本原则是"理生合一"、"与群为一"、"义命合一"及"动的天人合一";新道德观的基本规范是"六达德"即"公忠、任恤、信诚、谦让、廉立、勇毅"和"六基德"即"孝亲、慈幼、勤劳、节俭、爱护公物、知耻";新道德观的最高纲领为"新三纲说...  相似文献   

19.
王帆 《河北学刊》2012,32(4):178-181
张载是宋代理学的哲学构架的真正确立者,理学不少关键性哲学命题都是由张载给出了系统的理论证明。通过对张载哲学体系的始基,即其必须解决的主要理论难题及相应的逻辑出发点的考量,可以事半功倍、提纲挈领地掌握宋代理学的哲学主干命题,并能真切体会到宋代理学开创者的真实心路历程,从而加深对理学发展史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