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来,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方法、手段、途径、目标等方面出现了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新特点:内容丰富,爱国主义突出;方式多样,注重渗透;途径广泛,具有全方位性:目标明确,阶级性鲜明;不断革新,适应性极强。涌现出众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新流派:人格完善理论;价值澄清理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等。介绍、吸收、借鉴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有利于提高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能力,也利于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大学生信仰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要从大学生道德信仰、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和法律信仰四个层面加强信仰理论研究,以及依据主体性人格生成规律塑造大学生信仰世界健康的人格体系.  相似文献   

3.
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遵循观察学习理论的逻辑理路,着力于当前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困境识别,从遴选方式、教育模式、价值取向和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增强大学生榜样教育效能的应对策略,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明确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解和分析研究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注重大学生情商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通过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探索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塑造并提升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和道德伦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文学具有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一功能是通过文学的基本功能表现出来的.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充分利用并发挥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达到反思自身,塑造完美人格、价值引导,明确理想目标、道德感知,内化行为习惯、调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西方当代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在内容上更加突出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强化道德价值观教育,注重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反对灌输、崇尚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道德教育是养成教育原则上出现的两个新变化。道德教育家努力创新,推出了道德判断法、价值澄清法、观察学习法和故事启迪法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养成方法。推崇隐性养成教育,强调以实际社会行动和关怀教育来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以义工生活锻炼促进素质积淀和提升等,则是在养成途径上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而当前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状况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因而道德人格的教育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首要地位.文章通过对渝西地区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的调查,对其成因从家庭因素、教育模式、社会环境和自身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进而提出渝西地区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对策--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找到立足点,为那些正在美与丑、善与恶之间徘徊的当代大学生找回人生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了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文章从大学生政治品格的培育、思想品质的锤炼、道德品行的提升以及人格品性的完善等四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梳理,探析其可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的现代性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关于人性的道德评价、人的本质的社会规定、人格完善的具体途径、理想人格的崇高典范、基于人性的政治理想等五个方面对孟子、荀子的人论作了比较,指出其思想意义和理论局限,说明它们对封建统治的重要作用和对民族文化的复杂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而当前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状况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因而道德人格的教育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首要地位。文章通过对渝西地区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的调查,对其成因从家庭因素、教育模式、社会环境和自身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进而提出渝西地区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对策——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找到立足点,为那些正在美与丑、善与恶之间徘徊的当代大学生找回人生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营造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依托现代新媒体搭建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充分利用“三个课堂”完善学生自我教育的体系三个方面阐述了提高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遵循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规律,符合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它不仅有目的性、计划性与可设计性,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需依托实践活动,由此做到形式与内容上的统一.同时,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具有效果显现慢的特点,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因此,为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最大化,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树立全员育人的思想,全面提高教职工素养,重视学生的需要,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并逐渐完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与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3.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继显性教育之后,又一种常新的教育方式,最初是由西方学者提出,引入我国已有30多年.根据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理论和以往获得的现实价值,提出学校和社会两个层面来实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隐性教育向深层次发展,满足受教育者的多元化需求,进而实现受教育者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诗歌作为最高的语言艺术形式重在塑造人的精神和灵魂,它能规避当代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其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和启迪,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诗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激发爱国热忱,树立崇高理想;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完善自我人格;宣泄情绪,抚慰心灵。文中针对实现诗歌对大学生思想政...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不仅要适应时代的变化,更要引领时代的步伐。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具有客观现实依据,它是随着时代发展被提出来的一个新型教育课题,需要教育资源、方式方法、实践和隐性课程的有效整合。充分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即通过美化物态环境、完善精神环境、优化人文环境以及创新制度环境等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在《公众舆论》中,沃尔特·李普曼从生成、本质、运行机制、存在形式和功能等方面对“刻板成见”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详尽阐述,以“刻板成见”的本质和生成为依据剖析舆论,强调通过教育、宣传和灌输方式改变人们的“刻板成见”进而影响舆论的思想,揭示了舆论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他对“刻板成见”的存在形式、运行机制以及如何限制“刻板成见”负向功能的论述,对思想政治教育发挥舆论引导功能提供的理论启示包括:转变教育方式、把握社会舆情、强化道德引导、探索多样化的引导方法和途径以及研究视野宏观拓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环境中的不适应性日益凸显,实效性不断弱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具有隐蔽性、渗透性、自主性等特点,它是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构建需要遵循方向性原则、受教育者主体性原则、借鉴创新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它主要包括校园文化、校园生活、隐性课程、师德师风和社会活动体系等五个方面。现阶段,构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立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从丰富的儒家文化借鉴教育资源和方法论,对促进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分析社会转型、网络文化及西方文化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不良影响,指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儒家文化纳入教学体系,纳入社会实践,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两者的最佳结合,培养大学生的完善人格和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备很强的实效性,在内容方面有传统儒家文化教育、公民教育、共同价值观教育等;在方法上表现为传统与创新相统一、显性与隐性相统一、灌输与启发相统一、严格与宽松相统一。借鉴新加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应弘扬儒家优秀文化,传承民族传统美德;紧密结合隐性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重视社会各方合力,构建立体化教育生态圈;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发挥法律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20.
表率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份宝贵遗产,它强调执政者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良好的道德形象、道德行为来教化、影响广大民众.这为我们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从自身做起,充分发挥自身人格力量对受教育者游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如此方能取得切实有效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