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26 0 0多年前的管仲从水与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上 ,全面而深刻地论述水的地位和作用。这在中外史上是一个创举。通过探索 ,旨在了解可持续发展水利深厚的历史水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3.
论《管子》整体性经济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子》是一本涉及中国早期"古典式"国家如何构建的重要典籍,其中整体性思维贯穿全书。它的整体性经济思维根源于中国传统的有机整体思维模式,服从于其"至善"国家的目标建构,包括重"本",而不"富本",农、手工、商协调发展;市场、货币、轻重多重调控;自然资源与经济生产之间可持续,最终实现经济领域的和谐、秩序和正义。  相似文献   

4.
《管子》的道德修养思想内容丰富且逻辑严整,它基于对现实人性的体察,指出人们只有借助"以心知道""自省其过""谨禁微邪"等修养路径,方可成就"因物之性""因时而变""无私公正"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5.
蕴含《管子》“王道”经济观的主要内容是在粟多国富、兵强战胜的宗旨和目标下,于战备“务具其备”、“盖天下”,以“战胜者地广”为目的,平时的战争动员则坚持视农事为“王之本事”;《管子》“王道”经济观所遵循的最高政治原则是“行义”、“顺于理义”。  相似文献   

6.
《管子》以治国为核心的人性论是以人生而就有的本能即情性为人性,可称之为情性论。《管子》情性论以满足君主、百姓情性,即以治国安邦为核心。它与孟子、荀子、告子等人性论思想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一,《管子》情性论关注的重点是君主、百姓所拥有的与生俱来的本能,并非探讨人性的善恶,属于西周、春秋时期传统的人性论;其二,《管子》情性论以治国为核心,并非以提高道德、实现理想人格为重点。  相似文献   

7.
《管子》法治思想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子》杂糅各家学说,内容极为宏富庞杂,全书主要以“道法”为纲要,以“法治”为核心,尤其是“以法治国”思想注重法治而不否定道德教化,倡导礼义廉耻而拒绝人治学说,深邃精湛,独具特色。《管子》的法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对法的特征、法的作用、法的制定、法的推行、德教与法并重诸方面的论述中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的《管子传》为他的传记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著作里,梁启超从现代思潮的角度出发,对管仲的地位与人格做了极高的评价与褒扬,将其塑造成一位爱国主义的典范。并且他还以许多近代政治理论为基础,对管仲的政术进行了不少诠释,这有助于宣传近代这些政治理论,但这种诠释方式同样也有很大的弊端存在。  相似文献   

9.
《管子“》事若自然”的思想,以“道”作为其哲学基础,以地、水、时、方之德为其内容,以务时寄政、勿作淫巧、遵守时令为其现实途径,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生态伦理智慧。  相似文献   

10.
《管子》诸篇从赋税角度出发,提出"取民有度"思想,包括予取之度、上下之度及"度"的比率等,确保百姓的最低生存线和维护政治统治的安全线。《管子》将"取民有度"思想上升为政治高度,主张利用赋税维护政治稳定,但这种思想实质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所以在一定条件下仍是维护专制王权。  相似文献   

11.
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纲要》的颁布实施是以德治国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提高全民素质的基础工程。高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 ,必须发挥其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教化作用、示范作用、辐射作用和监督作用 ,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道德建设 ,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提高道德水平 ,并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倡导 ,推动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理论、实践、课程建设三个层面对武德进行阐述,旨在牢固树立大学生健身强体、振兴中华民族的习武目标,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和人格修养,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研究《管子》对语言和言语行为的看法,认为《管子》中提出的“道在身则言自顺”、“有名则治,无名则乱”、“言脱于口,而令行乎天下”、“出言必信,则令不穷”、“言不周密,反伤其身”、“违言不存口”、“言辞慢,则臣下轻之”、“以天下之耳听”、“去奇说,诘诈伪”、“以法案其言而求其实”等命题值得今人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众及学术界自讨论"次道德"以来,大致形成了肯认与否认两种不同的观点,并对"次道德"的概念、行为现象、其产生与被关注背景、肯认意义和倡导上的可操作性等方面作出了思考,但仍有不少问题亟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理欲关系是人生随时都必然遇到并必须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中国先秦诸子各有与自己理论体系相结合的理欲观 ,奠定了中国理欲观发展的基础。《管子》主张以无欲治心 ,以有欲治事 ,无欲与有欲并重而宗归自然之道的理欲观 ,为其政治主张提供了一个哲学根据 ,是道、法合流的雏形 ,于今仍有可资借鉴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为学习的主导。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一改往日的传统教育观念 ,不能再进行填鸭式地教学 ,不要误以为教师讲得越多越好 ,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当然也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地位 ,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关系。我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中 ,以教育理论、信息理论、心理学理论指导课堂教学 ,采用精讲巧练的教学模式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 采用精讲巧练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精讲巧练的教学模式即 :…  相似文献   

17.
《管子》主要部分的产生当早于银雀山《王兵》,本文从三方面论证银雀山《王兵篇》为割裂之作:《七法》、《地图》、《参患》篇章独立,结构完整;《管子》相关篇章与《王兵》篇章结构和语句作比较,可以考证《王兵》是删减《管子》篇章而成;《<守法><守令>等十三篇》引用了《老子》、《墨子》、《尉缭子》及《周礼》的语言,可以推断《王兵》非独立成书,系抄录当时的传本,加以整理而成。《管子》主体部分当成书于春秋末年,《管子》抄袭《王兵》的观点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8.
“伊甸乐园”象征着快乐之地、乐土,而对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犹太人而言,美国就是他们的乐园。《只争朝夕》中的艾德勒医益是上帝的化身,而威尔赫姆则代表亚当,威尔赫姆同亚当一样因忤逆父亲/上帝而被赶出了伊甸乐园。艾德勒医生是个人主义道德的化身,他时时刻刻维护着个人利益——金钱,不愿意对威尔赫姆伸出援助之手。道德冲突的结果是个人利益战胜了亲情。尽管威尔赫姆认为自己要比崇拜金钱的父亲在道德上更为高尚,可事实是同化于美国社会的艾德勒医生继续享受在乐园中的幸福生活,而具有传统犹太伦理道德观的威尔赫姆则被驱逐出去。小说由此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19.
“《管子》四篇”存在着明显的“实化”精神、“虚化”政治的问题,这一问题与中国“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政治思想传统完全契合。本文着重辨析了“《管子》四篇”将老子之“道”往实际政治的方向引领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管子》四篇”中所表现出的君主专制思想因素,也将“《管子》四篇”对政治活动中精神作用的夸大与其他思想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