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权外交”已成为美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的形成有一定的过程,从其表现形式和特点来看,它具有很大的虚伪性。促进和保护人权及基本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而相互尊重、平等交流才能促进人权领域的正常合作,我们坚决反对把人权作为推行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加以进一步探讨.关于人权形成的基础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此谈一些看法.在人权形成基础的问题上,近年来有些同志发表文章,提出了一种目前在国内有影响的观点:“商赋人权”,即主张商品经济是人权形成的基础.在这些同志看来:人权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结为自由和平等,而自由和平等都是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产生的,因此商品经济就成为人权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美国把“人权”作为“外交政策的基石”和“发展中美关系的基石”,向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向我国发动了猛烈的人权攻势。剖析美国的人权外交,揭露其反动实质,无论是对于我们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还是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斗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人权外交是美国用以摆脱危机,树立“新形象”的手段对外政策与对内政策的总和构成一个国家的基本政策。如同对内政策一样,对外政策也是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人权外交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或部分,是直接为维护美国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霸权心态源于清教文化中的使命观与"救世主心态",并由此演绎出诸如"负有传播先进文明、教化落后民族义务"的思维模式.基于美国特质文化的霸权心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同意识形态斗争和冷战思维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权外交理论.美国人权外交绝非出于利他性目的的,而是同其认知界定的国家利益(主权利益与强权利益)联系在一起,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人权目标服务于国家利益.在霸权心态驱使下的人权外交实践实际上成了人权异化于其本质内涵的载体.美国人权外交的非策略性决定了人权异化的持续性.冷战后的国际现实进一步刺激了美国的霸权欲望,在可预见的将来,割裂人权概念的完整性与历史性、人权高于主权和人权双重标准等人权异化现象仍会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5.
国家主权是人权的基础,是人权的基本保障."人权高于主权"曲解、混淆和颠倒了人权与主权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对西方国家和其他国家实行双重标准,其实质是西方国家在新形势下以"人权"之名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和侵犯别国主权,是全球化时代的新干涉主义.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美国的人权政策曾经长期剥夺黑人及其他种族人民的人权,在美国的司法领域中存在着极严重的种族歧视传统,美国最高法院等司法部门更是滥用其职权限制和剥夺黑人人权,司法暴力现象司空见惯。无数案例和大量精确的统计资料表明,美国并非是如其自诩的“自由者的乐土”。相反,美国的黑人至今仍是世界上受苦最深的民族之一,他们仍要为争取“自由、平等、幸福”的权利作艰苦持久的斗争。  相似文献   

7.
回顾美国人权外交的演变历程,分析其不同时期的人权外交可以看出美国推行人权外交的实质是推行其“霸权”政治。  相似文献   

8.
论文对西方某些人鼓吹的民族国家“过时”论和“人权高于主权”论进行了评析。考察了“工人没有祖国”的原意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工人阶级一掌握政权 ,就“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当今世界民族国家中的多数尚处于初创阶段 ,捍卫和建设国家的路还很长。接着分析了“人权高于主权”论本意是利用“人权” ,凭借强权 ,干涉和侵犯别国主权 ,实现自己的霸权 ,是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新发展 ;并揭露了鼓吹者在主权与人权问题上搞双重标准  相似文献   

9.
本文力主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可以被称为“商赋人权论”(即人权是由市场经济派生出的社会上层建筑体系)和“人权悖论”(即人权固有内在矛盾,它不可以被作为最高尺度)。本文从这种“人权两论”出发,对于我国近年人权实质研究的一系列著述和观点进行了扫描,批评了悖离“人权两论”的一些见解,其中包括从人性导出人权的思路,以及“人权源于实践”的理论、“人权是社会关系”等见解。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美国外交中 ,以“人权”为武器实现既定的外交目标是美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美国“人权外交”的由来、美国对华推行“人权外交”的事实入手 ,着重探究其深层次的文化动因 ,对全面认识美国推行“人权外交”的原因以及对我国政府思考制定长期的战略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人权外交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一部分,在历史上是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的。威尔逊的理想主义纲领促成了人权外交的兴起,二战期间和战争结束以后,历届美国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为美国对外政策注入了人权因素,进行了人权外交的实践,到卡特时期,美国人权外交则达到了顶峰,而里根和布什任内的对外政策又意味着人权外交的继续。以上各个时期人权外交的历史背景、表现形式及国际影响尽管是有差别的,但在其本质上却是日益呈现出以下四大特色:重视意识形态的外交工具;重整美国国力的重要手段;与苏联争霸的一种新策略;干涉别国事务的主要借口。  相似文献   

12.
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是霸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人权”是近年来美国推行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肆意践踏干涉别国内政的主要手段。从美国人权外交的历史演变、理论依据和推行人权外交的种种手段等方面 ,分析了美国实施人权外交的实质是在世界上强行推行美国的价值观、人权观和社会制度 ,是美国企图控制全球的战略需要 ,是十足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相似文献   

13.
创设新的人权理事会取代原人权委员会是联合国人权机构改革的重要步骤,是“加强联合国作用、提高工作效率”改革设想的集中体现。新的人权理事会在成员国规模、构成、产生办法和工作方法等方面都不同于人权委员会,包含了一些新的、积极的因素。新成立的人权理事会,应以避免人权工作政治化和双重标准为今后工作的重要原则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4.
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权保护成为联合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主流是反对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权利。但美国把人权作为其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的准则,依仗其实力,把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强加于人,在国际政治活动中,以“人权”之名,行“强权”之实,干涉别国内政。美国人权外交具有极大欺骗性,其实质是为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服务的,是其“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工具。当前,从理论上、实践上揭穿美国人权外交的真实面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权所涉及的本质内容是人的基本权利问题,其中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内容是人的自由权、财产权以及生命权,而刑罚的实施则是在不同程度上给犯罪人的自由、财产等以剥夺、限制或没收。因此,在讨论人权保护问题时,不能不涉及到刑罚问题。本文拟就我国刑罚体系中的人权保障进行探讨,批驳西方“人权卫士”们的攻击。  相似文献   

16.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现在提出的“人权高于主权”的理论是否定国家主权思想的总体现。美国的人权学说继承了洛克、卢梭等人的思想。美国将人权思想因素注入外交始于罗斯福。中国主张主权高于人权,应相互尊重国家主权,优先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从而为全世界广大人民享受各项人权创造必要条件。2000年中美关于主权与人权问题进行了激烈交锋。   相似文献   

17.
人权的国际保护问题是二战以来国际法领域中引人注目的问题。由于人权本身的特殊性,在人权国际保护中存在着政治化倾向,一些国家利用人权实现自身的政治利益,以保护人权为名干涉别国的内政,导致人权的政治化。人权的政治化主要表现为“人权外交”和“新干涉主义”。文章指出人权政治化的原因主要在于国际力量对比的差异,而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应成为人权国际保护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人权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这一问题上的斗争,是当今两种制度间激烈争斗的一种值得注意的新形式。人权问题涉及国家的内政、外交,把人权的基本原则运用到对外政策中去,将之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一种准则,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人权外交。二十世纪后半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大搞所谓的“人权外交”,以维护人权之名,行干涉他国内政之实,用种种借口对他国施加压力,加强对他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渗透,以期达到其和平演变的战略目标。对此我们应引起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人权成了国际关系中一个重大的争议问题。西方一些学者提出“人权无国界”的主张,照他们看来,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依据法律惩处从事颠覆本国合法政府的人和其它刑事犯罪都可解释为侵犯人权,西方国家有权干预,甚至实行“制裁”。而《联合国宪章》在规定各国应承担起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法律责任的同时,要求各国尊重主权平等、不干涉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顾中国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这几年在各方面包括人权领域,已取得长足进展的事实,在人权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大肆歪曲、攻击中国的人权,企图以“人权外交”为主要手段推行西方的“人权、民主和价值观”,迫使中国接受西方的观念和社会制度,以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自1990年以来,西方国家连续六次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抛出反华议案,都相继遭到失败。这充分说明,反华不得人心,借口人权干涉别国内政不得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